2020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Grafton Architects:现代女性的力量 !
2020-03-05 08:10
令人瞩目的2020普利兹克奖得主刚刚公布,授予爱尔兰建筑事务所 Grafton Architects 的两位合伙人伊冯·法雷尔(Yvonne Farrell)和谢莉·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
△Grafton Architects
她们有着共同的梦想,一起毕业于著名的学府都柏林大学,1976年毕业后两人一起追梦,并在全球完成了大量的城市改造项目,也许对于每一位建筑师来说,我们都应该怀揣着一颗纯粹的建筑心,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建筑实践,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而Grafton Architects的两位合伙人,就是现代女性最有力量的榜样,为她们点赞。
伊冯·法雷尔(1951)与
(1952)相识于校园时代,彼时两人都就读于都柏林大学(UCD)建筑学
院,师从新晋加入的理性主义建筑师们,力图挑战学术机构固有的思想与文化。19
76年毕业时,两人双双获得留校任教的难得机会,她们在UCD执教直至2006年,并于2015年被聘为客座教授。“于我们而言,教学始终是一种平行现实,”法雷尔评论道,“这是我们尝试提取经验,并将其馈赠给未来世代的方式,让他们随着文化的发展人尽其才。因此,教学是一项双向的工作,我们在向学生学习,同时希望学生也能从我们身上有所获益。”
△利马工程技术大学校园,摄影:Iwan Baan
1978年,法雷尔和麦克纳马拉与其他三位同仁联合创立了格拉夫顿建筑事务所(Grafton Architects),名称取自最初办公室所在的街道,意在优先体现一方处所,而非一群个体。其重要的建筑作品包括北国王街住宅(爱尔兰都柏林, 2000年),都柏林大学爱尔兰城市研究院(爱尔兰都柏林, 2002年),索尔斯蒂斯艺术中心(爱尔兰纳文, 2007年),洛雷托社区学校(爱尔兰米尔福德, 2006年),财政部办公楼(爱尔兰都柏林, 2009年),以及利默里克大学医学院(爱尔兰利默里克, 2012年)等。
△图卢兹第一大学经济学院 摄影:Dennis Gilbert
回顾童年时代,麦克纳马拉追忆道:“我的建筑兴趣的启蒙源自孩提时代一次去利默里克拜访姨母的经历。这是一栋十八世纪的巨宅,坐落在一个优美的主街区,姨父在一楼经营药房,用一排精致的桃花心木铺陈衬护,而姨母利用门厅上方的一个房间开办了一所小型蒙台梭利学校。这唤醒了我对房子的认知好奇,我至今清晰地记得空间和光线带来的感觉,这对我而言绝对是一个启示。”
△洛雷托社区学校, 摄影:Ros Kavanagh
法雷尔分享道:“我儿时最初的记忆之一就是躺在家里的小型三角钢琴下面,仰靠着地板上的垫子。当母亲在我上方弹起钢琴,我记得这件胡桃木乐器下充满音乐旋律的美妙空间已经刻入我的意识里。我在爱尔兰奥法利郡的塔拉莫尔长大——一座由错落的街道和广场、石头搭起的仓库、精心建造的房屋和一条运河组成的小镇,水道在风景中剪出一条奇妙的弧线。每到春天,城郊的一片橡树林里有漫天遍野的风信子。大自然感觉如此亲近,触手可及。”
五位最初的合伙人中,只有法雷尔和麦克纳马拉坚持留了下来。25年后,她们迎来了第一个爱尔兰本土以外的国际委托项目——位于米兰的博科尼大学(意大利米兰, 2008年),并以此荣获 2008年于巴塞罗那举办的首届世界建筑节(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的年度建筑大奖。随后其它国际项目也接踵而至,赢得了建筑界的一致好评。利马工程技术大学的校园设计项目(秘鲁利马, 2015年)被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授予2016年首度创立的RIBA国际奖。矿业与电信学院集团(法国巴黎, 2019年)和图卢兹第一大学经济学院(法国图卢兹,2019年)已于近期竣工。
△内尔广场文化中心和城市图书馆
她们同属爱尔兰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和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资深荣誉会员。此前,她们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丹下健三教席(2010年)和耶鲁大学的路易斯·康教席(2011年),曾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任教,并游历全球高校,展开国际演讲。
格拉夫顿建筑事务所以“建筑成为新地理”为主题的参展作品曾获得201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银狮奖。法雷尔与麦克纳马拉共同担任2018年第16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并提出主题概念“自由空间”。她们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获得爱尔兰皇家建筑师学会颁发的RIAI詹姆斯·冈东终身成就奖和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授予的RIBA皇家建筑金奖。
△矿业与电信学院集团, 摄影:Alexandre Soria
她们的许多建筑作品都建在她们的祖国爱尔兰,但是通过参与竞标,她们也赢得了意大利、法国和秘鲁等世界其它地方的重大项目。通过研究获得对建筑地点的深邃理解,凭借敏锐的洞悉力、开放而又总是充满好奇心的探索精神以及对文化和氛围的深刻尊重,法雷尔和麦克纳马拉能够让自己的建筑作品对周边环境乃至整个城市做出最恰如其分的回馈,同时仍然保持新鲜感和现代感。对“场所精神”的深刻理解,意味着她们的作品能够提升和改善当地社区的境况。她们的建筑就像一个个“好邻居”,力求能做出超越建筑边界本身的贡献,因而使城市的运转更加良好。她们在都柏林的北国王街住宅(2000年)就是一个例子:项目中设立了一个内部庭院,并在繁忙的街市旁营造了一处受人欢迎的休闲地带。
她们对于建筑的态度永远是诚实的,从大型结构到最小的细节,无不展示了她们对设计和建造过程的理解。在这些细节上,即便是预算适中的建筑项目,依然能够创造出巨大的影响力。例如,爱尔兰城市研究院(都柏林,2002年)采用了建筑师称之为“工艺表皮”的技术,通过改变建材选择,根据开口、折叠、对遮蔽的需要以及其它方面的考虑创造出一栋视觉上非常有趣味性的建筑。同时,她们还运用合乎常理、实践良好的环保控制方法来营造高效和可持续的建筑。在都柏林一个特别敏感的地点——财政部办公楼(2009年)的设计证明了她们在建材和建筑技术选择方面的知识和关照:她们采用了手工精心制作的青铜栏杆和大门以及砂岩石灰石外立面。
两位建筑师非常娴熟地成功应对了规模迥异的设计项目——从大型机构建筑到面积仅100多平方米的房屋。无需华丽或浮夸的手法,在适当的时候,她们会建造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但是即便如此,她们也会进行分区和细化,形成更为私人的空间,在建筑物内部营造社区氛围。在她们的大型建筑设计中,例如秘鲁利马的工程技术大学校园(2015年)或博科尼大学(2008年),她们通过不同维度大小的空间和体量的组合,创造了最佳人体比例。她们创造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对话,让人们对建筑作品和所在地获得全新的欣赏视角。
作为她们一贯的风格,两位建筑师对如何设计建筑物的复杂分区了如指掌,以至于景观能够将深层内部空间与更宏大的外部空间连接起来,让自然光可以穿透进来激活建筑物深处的内部空间。通常来自天窗或高层窗户的光线会贯穿建筑物的整个内部空间,提供了温暖和视觉的欣赏效果,帮助居住者能在其中轻松确定自己的方位,并提供与外部空间的必要连接。
为了表彰她们对待建筑及创作方式永不妥协的敬业实践,对合作的坚韧信念,对同行的慷慨分享——尤其是在2018年威尼斯双年展等活动中的表现,为了她们对追求卓越建筑的长久承诺,对环境担负责任的创作态度,她们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同时对各个项目地点的独特性兼收并蓄……综上所述因由,未及悉数概括,我们把202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伊冯·法雷尔和谢莉·麦克纳马拉。
矶崎新1931年出生于日本九州岛大分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他14岁时对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记忆,对他后来的建筑理念不无影响,他认为建筑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应让当前的使用者感到愉悦,无论是偶然经过的行人或是周围生活的居民。
“当我成长到足以开始了解世界的年纪,海峡对岸的广岛被投下原子弹,我的家乡毁于一旦。我是在核爆中心附近长大的,那里是一片满目苍夷的废墟,建筑物摧毁殆尽,甚至看不到城市的影子,我身边只有兵营和避难所。因此,我对建筑的最初体验是一片虚空,我开始考虑人们应如何重建家园和城市。”
Balkrishna Doshi
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Doshi(1927.8.26—)出生于印度,1956创立Vastushilpa Consultants建筑工作室,是印度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建筑师。
他吸取西方建筑前辈的经验,以其对生活、东方文化和自然力量的深切敬畏,塑造出独特的艺术视野,创造出极具个性风格的建筑。
△印度班加罗尔管理学院 艾哈迈达巴德 1962
△桑伽事务所 艾哈迈达巴德 1981年
△艾哈迈达巴德洞穴画廊 艾哈迈达巴德 1994年
Rafael Aranda、 Carme Pigem 、Ramon Vilalta
2017普利兹克奖授予西班牙RCR Arquitectes的三位创始人。拉斐尔·阿兰达Rafael Aranda、卡莫·皮格姆Carmen Pigem与拉蒙·比拉尔塔Ramon Vilalta。
设计风格自然、极简、充满敬仰与诗意,不仅满足着人们对建筑的传统需求,且兼顾功能、审美与工艺。
△贝尔略克酒厂 帕拉莫斯 2007年
△排屋 奥罗特 2012年
Alejandro Aravena
2016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1967.6.22—)出生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1994年成立了Alejandro Aravena建筑事务所。
他人生的目标是:“为穷人造房子,一年建造一个建筑”,曾用5年多时间研究和设计,最终为智利贫民区的居民建造的一种造价仅仅7500美金的廉价住宅,给政府解决了由来已久的难题。
△UC创新中心 智利 2014年
△智利天主教大学连体塔楼 圣地亚哥 2005年
△金塔蒙罗伊住宅 伊基克 2004年
弗雷·奥托Frei Otto(1925.5.31—2015.3.9)出生在德国的Siegmar,在柏林长大,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还是一位梦想家、完美主义者和生态学者,在轻型材料和保护自然资源领域,为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慕尼黑 1972年
△蒙特利尔世博会德国国家馆 加拿大蒙特利尔 1967年
△联邦花园展大雨伞 德国 1971年
Shigeru Ban
坂茂Shigeru Ban(1957.8.5—)出生于日本,1977-1984年之间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及库伯联盟建筑学院,设计风格自然、轻盈,具有强烈的东方精神。
1995年,坂茂担任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顾问,此后一直致力于灾后过渡性建筑的研究与实践,被视为极富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
对于坂茂来说,社会责任意味着使用一些建筑材料,像硬纸管、竹子、泥砖和橡胶树。这些材料不仅容易得到,而且便宜,可以循环使用。因此在建筑界,坂茂也以敢大胆使用最廉价、最脆弱的材料而闻名。2006年,他用中国竹编帽子设计的法国蓬皮杜中心新馆,从其他153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梅茨篷皮杜文化中心 法国梅茨 2010年
△纸板教堂 新西兰基督城 2013年
△坂茂为阪神地震灾民搭建的纸木宅 1995 年
△赫斯利九桥高尔夫球会所 韩国 2010年
伊东丰雄Toyo Ito(1941.6.1—)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当代建筑师,也是第六位荣获普利兹克奖的日本建筑师。
他的作品中不仅涵盖不同的使用功能,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建筑语言,建筑形式既不依从于极简主义也不追求参数化设计。
△巴洛克博物馆 墨西哥 2016年
△仙台媒体中心 日本仙台 2001年
△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日本东京 2007年
△蛇形画廊 伦敦肯辛顿花园 2002年
王澍(1963.11.4—)生于乌鲁木齐,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1997年成立个人建筑工作室,致力于重新构筑中国当代建筑的研究和工作。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英国引用今年获奖评审辞来说明王澍获奖原因:“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討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宁波美术馆 浙江 2005年
△富阳文化综合体 杭州 2008年
△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浙江 2016年
Eduardo Souto de Moura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1952.7.25—)出生于葡萄牙波尔图,是经验丰富、行事低调的欧洲建筑大师,其作品往往用简单的材质、外形以及细节营造出让人流连忘返的建筑。
他的作品是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对话,通过巧妙地改造基地以适应环境,但这些人工的改造不着痕迹,胜似浑然天成,营造出建筑和自然相互对应、彼此需要的感受。
△市政体育场 布拉加 2003年
△保拉·雷戈博物馆 葡萄牙 2008年
△达阿拉比达的住宅 葡萄牙塞拉 2002年
Kazuyo Sejima 、Ryue Nishizawa
SANAA建筑事务所由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1956—) 和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1966—)于1995年共同创办。
SANAA呈现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除了对结构和设计的研究,更关注周围生活群落,环境和客户的个人需要,为各种不同情况的需求提供了实际的、灵活多变的设计。
△新艺术博物馆 纽约 2007年
△21世纪美术馆 金泽市 2004年
△美国格雷斯农场 新迦南 2015年
Peter Zumthor
彼得·卒姆托 Peter Zumthor (1943.4—)生于瑞士巴塞尔的建筑设计师,早在80年代就为人熟知,被誉为“自然主义的建筑大师”。
他因1996年建成的瓦尔斯温泉浴场(Therme Vals)而被世人知道,该项目在光与材质、建筑与环境都表现得完美无瑕,是现代主义建筑最为重要的作品。
与同时期的建筑师相比,他更侧重于技术、文化和理论的探索,用抒情却不矫饰的构建手法,来实现心中对于建筑功能最理想和单纯的追求。
△瓦尔斯温泉浴场 瑞士瓦尔斯 1996年
△挪威锌矿博物馆 挪威
△布鲁登·克劳斯田园教堂 梅歇尔尼希市 2007年
△Secular Retreat度假屋 英格兰南德文郡
Jean Nouvel
让·努维尔Jean Nouvel(1945.8.12—)是法国当代最为著名的建筑大师,他综合采用钢同玻璃,熟练的运用光作为造型要素,使作品充满了魅力。他认为建筑设计的过程更多的是适用外部自然、城市、社会条件的结果。对于努维尔来说,建筑设计从开始构思到施工完成更象一部电影的形成。
△阿布扎比卢浮宫 阿布扎比 2017年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卡塔尔 2018年
△巴黎爱乐音乐厅 法国巴黎 2015年
Richard Rogers
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Rogers(1933.7.23—),英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致力于掌握建筑的工艺和技术,利用它来建造高效的建筑,并打造一种富有表现力的建筑语言。
他的代表作很多,例如巴黎蓬皮杜,伦敦罗伊德银行总部。他的作品有着相似的主题,使用明亮的色彩与结构元素来创造一种易于识别的设计。
△蓬皮杜中心 法国巴黎 1977年
△千禧巨蛋 英国 2007年
Paulo Mendes Da Rocha
保罗·门德斯·达·罗查Paulo Mendes Da Rocha(1928.10.25-)是巴西最负盛名的建筑师之一,是继奥斯卡·尼迈耶之后第二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巴西建筑师。
设计风格粗犷开放,与环境融为一体,保罗追求的是“可塑”的混凝土,在足够钢筋的加固下,利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相当丰富的纹理,反映清水混凝土的美感,而水自然也是其中的要素之一。
△国家博物馆 里斯本 2005年
△巴西雕塑博物馆 圣保罗 1986年
△圣保罗美术博物馆 圣保罗 1993年
汤姆·梅恩Thom Mayne(1944.1.19-)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美国建筑师,1972年,汤姆·梅恩以加州为主要发展地点,在圣塔莫妮卡与伙伴迈可·罗东迪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称为Morphosis建筑事务所。
Morphosis的意思是“处于构成之中”,为“结构形态派”的代表。
而Morphosis所追求的,正是能够打破材质、形式的传统疆界,走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二元论的设计领域。
△联邦大楼 旧金山 2008年
△ KOLON集团研究及开发中心 韩国首尔 2018年
△ 爱默生学院 美国洛杉矶 2014年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1950—2016.3.31),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她的设计大胆前卫,充满不定性,被称为建筑界的未来主义大师。
扎哈·哈迪德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一大批建筑师及室内设计师,开创了流动性建筑的设计时代,推动了参数化的发展。
△北京新机场 中国北京 在建
△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巴库 2012年
△广州大剧院 广州 2010年
△520 west 28th 纽约 2018年
约恩·乌松Jørn Utzon(1918.4 . 9—2008.11.29)出生于哥本哈根,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悉尼歌剧院,他在设计中主张建筑必须表达地域文化。
他游历甚广,足迹遍及墨西哥、摩洛哥、印度、尼泊尔、日本、中国等地。丹麦建筑协会对他的评价是:“约恩·乌松一生的辉煌只有一次,但这一次已是传奇。”
△悉尼歌剧院 悉尼 1973年
Glenn Murcutt
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1936.7.25.-)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作品倡导建筑与风景融为一体,同时也被奉为”生态建筑”的典范。
他设计的小型住宅集现代性、本土文化、精湛的地方手工艺和对自然的尊重于一身, 自然和谐、独具一格,焕发着杰出设计师的个性风采。
△Lerida Estate Winery房屋 新南威尔士州 2003年
△清真寺 墨尔本 2016年
Pierre de Meuron、Jacques Herzog
成立于1978年的Herzog&de Meuron Architekten是瑞士最著名的建筑事务所之一,总部位于美丽的巴塞尔,两位事务所创始人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1950—)和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1950—)是大学同学,他们很早就是极好的朋友。
他们因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设计而被国人所知晓,他们摒弃复杂的手段,让材料、效果效果更为直接,格外注重建筑外观的材料创新。
△安联足球场 德国慕尼黑 2005年
△北京国家体育场 2008年
△易北爱乐音乐厅 德国汉堡 2016年
Rem Koolhaas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1944—)出生于荷兰鹿特丹,OMA的创始人及首席建筑师,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教授,1975年在伦敦创立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
作为理论家和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已经彻底改变了建筑师与空间互动及设计方案的方式,并且始终致力于探索建筑在不同环境下的设计与发展思路。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中国北京 2012年
△波尔图音乐厅 葡萄牙波尔图 2005年
△Dall’Ava 别墅 法国巴黎 1991年
Norman Foster
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1935—),建筑界“高技派”的代表人物,当代极具国际声望的一位建筑大师。苹果总部园区及苹果最新全球旗舰店就是出自他的设计,代表建筑往精细化产品设计方向发展的趋势,2017年完成的彭博欧洲总部也颇为出色。
△汇丰总行大厦 中国香港 1985年
△SkyCycle 英国伦敦 2014年
△苹果园区 美国加州 2017年
△彭博欧洲总部 英国伦敦 2017年
Renzo Piano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1937.9.14—)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建筑师,因对热那亚古城保护的贡献,获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
他的建筑的特点就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特立独行,从不雷同,绝不墨守成规。皮亚诺认为建筑是门令人惊叹的艺术,跨越在艺术与科学的边界,它来源于生活,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生。
△碎片大厦 英国伦敦 2012年
△吉巴欧文化中心 努美亚 1998年
△加德纳博物馆新馆 美国波斯顿 2012年
Sverre Fehn
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1924-2009.2.23),2009年2月23日在奥斯陆逝世,终年84岁。1997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同时代挪威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顺延着现代运动的箴言,也展现了北欧的文化和精神。
他的设计有着非凡的诗意,对光和影的运用是极具创造性的,强调水平和竖向元素的搭接,对材料、场地、结构和功能都有着非凡的感知力。
△威尼斯双年展的北欧馆 威尼斯 1962年
△挪威冰川博物馆 挪威 1989年
José Rafael Moneo
拉斐尔·莫内欧José Rafael Moneo Vallés(1937.5— ),西班牙著名建筑师,1996年普利茨克建筑奖得主,还是国际建筑师联盟金奖、斯德哥尔摩斯考克基金及皇家艺术研究院联合颁发的斯考克视觉艺术奖等众多知名奖项获得者。
他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分为教育和实践两部分。无论是在哪个方面,他都否定那些现代却只有短暂生命力的建筑,强调建筑师尝试为社会创造“恒久纪念碑”式建筑的重要性。
△国立罗马艺术博物馆 罗马 1985年
△圣玛利亚大教堂 洛杉矶 2001年
△哥伦比亚大学西北角楼 纽约 2010年
安藤忠雄Tadao Ando(1941.9.13— ),日本著名建筑师,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独特、崭新的建筑设计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混凝土诗人”
对安藤来说,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充满感情色彩且理性的精神庇护所。
△光之教会 日本大阪 1989年
△水之教会 日本北海道 1988年
△头大佛 日本札幌 2016年
△伊丽莎白152号 美国纽约 2018年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1944.5.5— ),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设计师、艺术家。
他主张在建筑设计中利用空间来构筑实体,而不是以实体的叠加组合来构筑空间。
△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 巴西里约热内卢 2013年
△Dior 旗舰店 韩国首尔 2015年
Fumihiko Maki
桢文彦Fumihiko Maki(1928.9.6— )是日本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建筑师,也是亚洲最早一代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植根于风土并具有文化品质,凝聚了东西方双重文化的精神。
△世贸中心4号楼 纽约 2013年
△螺旋大楼 东京 1985年
△暮张展览馆 千叶 1989年
Alvaro Siza
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1933年6月25—)出生于马托西纽什,葡萄牙著名建筑师,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
注重在现代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建立深刻的联系,并因其个性化的品质和对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敏锐捕捉,而受到普遍关注和承认。
△Saint-Jacques-de-la-Lande教堂 法国雷恩市南部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杭州 2018年
△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 葡萄牙波尔图 1995年
Robert Venturi
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1925.6.25 —2018.9.18)生于美国费城,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最为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实践引发了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他在当代建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儿童博物馆 休斯顿 1992年
△文丘里母亲住宅 费城 1964年
△消防站 哥伦布 1966年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1931-1997)出生于意大利著名的设计之都米兰,在三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国际的认可:理论,绘画和建筑,他的作品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简洁和几何性特征。
△博尼苏丹博物馆 荷兰 1995年
△DelMondo水上歌剧院 意大利威尼斯
Frank Owen Gehry
弗兰克·盖里Frank Owen Gehry(1929.2.28—)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是解构主义建筑最重要的奠基人,擅长以扭曲线条塑造外观的建筑闻名于世。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大大推动了毕尔巴鄂的旅游产业,影响了后来20年全球地标建筑设计的价值观。
△流行文化博物馆 西雅图 2000年
△迪斯尼音乐厅 洛杉矶 2003年
Gordon Bunshaft
1988年的普利兹克奖同时授予了美国建筑师戈登·邦夏与巴西建筑师奥斯卡 · 尼迈耶。
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1909-1990)凭借他在1952年完成的设计项目——纽约24层Lever House ,开启了摩天大楼设计的全新时代,成为美国建筑设计的重要里程碑。
△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 纽黑文 1963年
△利华大厦 美国纽约 1952年
Oscar Niemeyer
奥斯卡 · 尼迈耶Oscar Niemeyer(1907.12 .15— 2012.12.5)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并在那里的美术学院学习。尼迈耶的建筑被认为是抒情的雕塑,它延续了勒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原理,并加以创新,成为一种自由形态的建筑雕塑,被誉为“建筑界的毕加索”。
△巴西议会大厦 巴西利亚市 1960年
△巴西利亚大教堂 巴西利亚 1970年
Kenzo Tange
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Kenzo Tange(1913.9.4—2005.3.22),1961年创办了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
1964年设计的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他也是是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第一位亚洲建筑师。
△圣玛利亚教堂 东京 1964年
△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 东京 1964年
△富士电视台台址 东京 1996年
Gottfried Böhm
哥特弗里德·波姆Gottfried Böhm( 1920.1.23-)生于德国奥芬巴赫一个建筑世家。其父多明尼库司·波姆(Dominikus Böhm)以兴筑德国境内数座教堂而闻名,而其祖父亦为建筑师。
他的建筑往往带有这样一些特征:几何形、向心性、尖顶、穹窿,风格坚实、浑厚、大气,独特。
△圣玛丽大教堂 德国 1968年
△胡贝图斯教堂 德国亚琛 1965年
Hans Hollein
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1934.3.30-2014.4.24)是一名奥地利建筑师、雕刻师和建筑理论家。他著名的建筑作品包括有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哈斯大楼。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评价他说,他突破性的思维方式对建筑师和设计师产生了巨大影响。
△vulcania博物馆 法国奥佛涅 2002年
△现代艺术博物馆 法兰克福 1991年
Richard Meier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1934—),美国建筑师,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他设计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永远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响而迷惑。
史密斯住宅 美国康涅狄格达里恩 1965年
△牛津郡住宅 英国 2016年
△罗马千禧教堂 罗马 2003年
贝聿铭(1917.4.26—2019.5.16)出生于中国广州,美籍华人建筑师,一生创造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作有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环中银大厦 、苏州博物馆等,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他也是全球华人的骄傲。
△卢浮宫金字塔 法国 1989年
△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 2006年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华盛顿 1978年
Kevin Roche
凯文·洛奇Kevin Roche(1922.6.14-2019.3.1)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前几天刚逝世,1948年移居美国。
他的设计没有鲜明的风格,也不追逐流派,坚持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协调,追求人性化与实际的为基础的建筑创新。
△卡耐基生命保险公司总部 印第安纳波利斯 1970年
△哥伦布骑士会大厦 纽黑文 1969年
△福特基金会大楼 美国纽约 1968年
James Stirling
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1926.04.22-1992.06.25)是英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城市规划师。1981年第三届普利兹克奖得主。英国皇家建筑学会设立了以他命名的斯特林奖。
在英国、德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斯特林通过设计高质量的作品影响着建筑的发展。它是现代主义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促使了建筑风格向新的方向转变。
△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 德国斯图加特 1984年
Luis Barragán
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1902.03-1988.11.22)来自墨西哥。他的作品规模都不大,以住宅为主,常常是建筑、园林连同家具一起设计,他以超凡表现、充满诗意想象力献身建筑界 , 各种色彩浓烈鲜艳的墙体的运用是巴拉甘设计中鲜明的个人特色。
克里斯特博马厩 墨西哥
路易斯·巴拉甘自宅及工作室 墨西哥 1947年
Philip Johnson
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1906-2005)是美国建筑界的领军人物。早在1932年,他就与亨利-卢梭·希区柯克(Henry-Russell Hitchcock)一起,在现代艺术博物馆馆举办了“现代建筑国际展览会”。正是在这个展览,“国际风格”诞生了,现代建筑的进程从此彻底改变。
玻璃屋 康涅狄格州新迦南 1949年
水晶大教堂 美国 1980年
推荐作品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