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到洛杉矶:跨越国度的“双城故事”_20251024
2025-10-24 10:20
林芝 Elyn Lin
THE DESIGNER
MOZ SPACE空间主理人、摩兹设计创始人、艺术生活策展人。拥有十余年海外家居、设计经验的林芝创办了MOZ SPACE,秉承“赋空间,予温度"的设计理念,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国际化视野和“不设限”的人生视角,在高端私宅设计、进口家居的多元业态中屡获业内好评。实现以人为本,真正为业主打造“有情感,有温度的”新艺术生活宅邸。
住宅白色立面与温暖的石材纹理相互映衬,
环绕的绿植与阳光交织。
从上海的都市节奏到洛杉矶的阳光海风,一对80后的企业家夫妻,为了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的多样性,在比弗利山庄的山坡上购置了一座2000平米、三层楼的住宅。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度假别墅,更是一个承载了家庭温度与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第二居所”。
泳池边的露台以橄榄树为点缀,
温暖的木质座椅融入自然的色调。
洛杉矶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代名词,更是多元文化的象征:美式文化的开放与自由,与华人带来的东方底蕴在这里交织;阳光、海岸线与现代都市生活在这里共存。这种文化的多元与包容,与屋主夫妇“上海出生、洛杉矶定居”的背景天然契合。设计师希望通过空间的塑造,让屋主在这里真正感受到“这就是洛杉矶的生活”。
入户门厅,
钢化玻璃桌面是来自建筑师
Gae Aulenti设计的TOUR Table,
边上放置Guido Drocco-Franco Mello设计的仙人掌衣架,
墙上挂着艺术家景昱创作的《METRO SYSTEM纵横》
“我们没有把它当成‘在海外的孤立项目’,而是希望‘家’能够真正融入这座城市的特质。”设计师林芝如此形容这座比弗利山庄住宅的“底层逻辑”。作为屋主夫妇的多年邻居兼好友,双方对设计审美和生活价值观有着高度认同,在无数次的交流中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开放式餐厅与客厅相连,
延续了空间的通透感。
木质墙板与艺术画作相映成趣,
户外景观成为室内设计的自然延展。
这并不是林芝与这对夫妇的第一次合作。几年前,他们共同完成了位于上海的住宅设计,那座住宅以黑白灰为主基调,冷静且极具现代都市感。而此次在比弗利山庄的设计,则是一次完全不同的尝试。
在山坡上的这座住宅,设计师将双重文化融合得更为内敛与隐性——既保留了东方的细腻与克制,也融入了西方的开放与自由。
简洁的布局以木质墙面为背景,
黑色沙发与大理石茶几
突显优雅的现代设计风格,
圆形地毯柔化了空间整体线条。
不同于上海住宅的冷峻线条,这次设计的色调与材质更多来源于洛杉矶的自然馈赠。山坡的地势让住宅拥有四季不同的景致,阳光穿过棕榈树洒在庭院的石板上,微风拂动橄榄树的枝叶,影影绰绰地投射在室内的墙壁上。
设计师将这一切融入居所的设计语言:以低饱和度的色彩系为基调,结合轻盈的家具和艺术装置,整体营造出一种轻松而舒适的生活氛围,让空间与自然的环境和谐共融。
客厅落地窗眺望比弗利山景,
活动空间围绕多彩的模块化沙发布置,
鲜艳的图案与温暖的石材背景形成对比。
“当你走进这个住宅时,感觉像是住进了洛杉矶的阳光里。”林芝补充道。每一个房间的色板都经过精心推敲,客厅的米色、砂色与木色组合,与窗外庭院的绿意交织,空间里弥漫着自然的轻松与惬意感。
这种设计并非简单复制自然,而是将自然的动态与室内静态的空间有机融合,形成一种无缝的延续。
客厅是家的核心,也是全家互动最多的地方。设计师放弃了传统的“电视墙 沙发”对称布局,而是采用灵活的麻将组合沙发,布局形式自由随性,为空间增添更多开放感与趣味性。通透的落地玻璃让人坐在室内即可眺望山景,阳光洒进客厅,与艺术品、家具融为一体,使其既是艺术展示空间,也是全家共享的生活场域。
家庭区域以黑色皮质沙发和经典休闲椅为主角,
窗外的绿植为空间增添了几分自然气息。
“家应该像港湾,能让人真正放松。”林芝的设计理念从一开始就聚焦于生活的本质,而非风格或预算。她更关注屋主作为“夫妻”“亲子”的日常相处模式。“先懂人,再做设计”的逻辑,让屋主感受到被理解,也成为双方深化信任的关键。
家庭休息空间,
黄色休闲椅从大地色背景墙和
深色皮质沙发组合中跳脱出来,
为客厅增添活力与现代感。
作为上市企业的创始人,这对夫妇事业有成,但在谈及设计需求时,他们却并没有提到“彰显身份”或“打造豪宅”,而是回归家庭的本质:“希望孩子回家后能有舒适的活动空间,一家人能有温馨的相处场景。”这种对家庭的重视与对生活本质的纯粹追求,成为整个设计的情感起点,也为空间注入了温暖的触感。
餐桌背景是艺术家曲丰国的《四季》
通透的落地玻璃让人坐在室内即可眺望绿地景观,“最重要的空间是客厅,因为这里是全家互动最多的地方。早上一起吃早餐,晚上一起看电影,朋友来访时也在这里聚会。”屋主说,“对我来说,客厅既是生活的中心,也是艺术的中心。”
餐吧深色木质柜体与浅色石材台面形成温暖的色彩对比,
弧形吧台搭配精致的木质高脚椅。
吧台与家庭厅则成为连接生活与社交的纽带。设计师通过开阔的布局模糊了室内与户外的界限:泳池与庭院成为住宅的自然延伸,阳光与温暖的材质在这里交织,形成了一处洛杉矶阳光下的“第二故乡”——
既拥有洛杉矶的阳光与自由,也带着上海那份熟悉的亲切感。
主卧阳台,
落地玻璃门将室内与户外无缝连接,
阳光透过纱帘洒入。
TUTU艺术定制全家福,
记录屋主一家人的快乐瞬间。
阳光洒在庭院的橄榄树上,微风拂过泳池,波光粼粼的倒影映在墙壁上;树影随着风的轻拂在室内地毯上移动,清晨,轻薄的纱帘柔化了刺眼的阳光;阳光、微风、庭院和泳池共同构建了一种轻松、开放的居住氛围。
在这里,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都被引入了室内,模糊了自然与人造的边界。
主卧落地玻璃门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
营造出开阔的空间感。
室内家具以简洁的白色与深蓝色为主,
搭配柔和的木纹地板。
在这座住宅中,材质不仅是功能的选择,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天然木材的温润、石材的厚重与亚麻织物的轻柔为空间注入了“触感美学”。这些材质与光影的变化交织在一起,被赋予了“空间灵魂”的意义。南向的大面积落地窗采用开放式布局,将自然光线尽可能引入室内,随着时光流转,光影为空间注入了更多层次与动态感。
主卧床头设计展现个性与趣味,
拼接式靠背采用丰富的花纹与质感,
旁边的简约床头柜和悬挂式灯饰。
浴室以简洁的白色调为主,
椭圆形独立浴缸搭配柔和的自然采光,
营造出宁静的放松氛围。
卧室是整座住宅中最能沉淀心灵的私密空间。在主卧的设计中,柔和的色调与自然材质完美融合,木质家具的温润感与床头的一件木雕装饰相得益彰,整体呈现出静谧而温馨的氛围。床品选用了轻柔的亚麻材质,触感温暖舒适,与窗外的绿色景色自然呼应。这样的设计让卧室不仅是一个休息的场所,更成为了身心的“避风港”。
儿童次卧之一以魔方为主题,
皮质床架与黑色长凳展现现代气息,
几何收纳架与家具纹理相呼应。
儿童书房设计简约实用,
墙面上的彩色储物盒和磁性挂板增添了趣味性,
同时提供了充足的收纳空间。
两个次卧则根据孩子的兴趣主题进行了个性化设计:一个以魔方为灵感,鲜艳的跳跃色彩营造出活泼的氛围,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另一个以星球大战为主题,通过深色调与科幻元素展现独特风格,充满想象力与未来感。这些设计既延续了家的温暖氛围,也让孩子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
地下一层楼梯厅,
柔和的线条和材质细腻的质感
营造出优雅的过渡空间。
弧形墙面搭配柔软的白色扶手椅,
简洁的小摆件收藏家庭的趣味故事。
“艺术化生活”并不是“把家变成美术馆”,也不是“用昂贵的艺术品装点门面”,而是让艺术从“高高在上的殿堂”走进“日常的烟火气”。林芝说,这是一种“用审美感知生活”的态度,是在平凡的日子里多一些“能触动情绪的小细节”。
地下一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聚落回廊”。
“聚落”象征人与人之间因情感凝聚的共同体,而“回廊”是一条流动、开放、充满艺术与故事的空间路径。
设计师打破了传统住宅的刻板定义,将地下室塑造为一个如画廊般精致,又如街角广场般自由的复合空间。
地下室娱乐区以桌球台和桌上足球为核心,
兼具趣味与互动性,
成为为全家营造美好回忆的场所。
这里被定义为“家的核心情感区域”,同时兼具艺术陈列廊与家庭聚会场所的功能。
艺术品不再只是静止的“摆件”,设计师刻意弱化了艺术的“距离感”,通过空间设计里的巧思,让艺术自然成为日常的一部分,而非孤立的存在。
如今,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早已从“物质满足”转向“精神共鸣”。正如屋主在最初提出的需求:“我希望家有艺术感,但不是靠摆放多少名贵的画,而是希望每个空间都能让我停下来看一眼,感受生活的细节。”
画廊式墙面系统,
展示着艺术家潘微的《年·月·日》
地下艺术空间“聚落回廊”,
温暖的木质调天花与顶部的灯光设计凸显空间深度,
营造出画廊般的空间体验。
充满个性的“展厅”,
陈列着艺术家居组合《花瓣-椅》
地下艺术廊道展示了一组名为《双城故事》的摄影作品。当“双城艺术”的概念融入设计中,东西方文化在影像中交织,作为在上海出生、洛杉矶定居的屋主一家,设计中巧妙融入了“上海元素”与“洛杉矶元素”的艺术碰撞,呼应屋主的“双重归属感”,为相隔遥远的双城之家制造的情感链接。
艺术家景昱《METRO SYSTEM纵横》
“我们希望通过设计,创造一种能够安放情感的双重归属感——无论是身处熟悉的上海,还是阳光明媚的洛杉矶。”让住屋子里的人在两个城市之间找到精神上的平衡与依托,是林芝和屋主共同的愿景。
这座住宅,不是炫耀身份的符号,而是一个装满家庭情感的“生活容器”。它适配洛杉矶的城市特质,承载上海的文化记忆。从上海的冷静黑白,到洛杉矶的温暖阳光,这座住宅串联起两座城市的文化与氛围,成为连接屋主两个故乡的精神载体。
无边泳池与远山景致相连,
模糊了水面与天空的界限,
让人不禁想起故乡。
家,不只是生活的空间,更是情感的归宿。是她和先生在露台的餐桌旁喝咖啡,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后院的橄榄树在风中摇晃;孩子坐在客厅里玩游戏时的笑声与温柔的细节。
“无论身处何地,家,永远是我们停靠的港湾,也是我们回望初心的地方。”
摄影|Ngoc Minh Ngo
文|Nicole
编辑|Hang
设计|彼方
看完这个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家,你最喜欢家里哪个角落? 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订阅最新出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