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数国后,这对夫妻在温州为自己造一片精神自留地

2025-10-20 21:01
    

                            
杨洋 - 黄余新
THE HOST
未来Home创始人杨洋,经营着1200㎡的买手店,那里汇集了她与丈夫、W.studio未来设计空间创始人黄余新在世界各地收藏的经典单品。凭借十多年海外家居与设计经验,夫妇二人以高度默契的合作,将硬装的理性结构与软装的感性艺术完美融合,以“不设限”的审美视角,为空间注入艺术的灵魂与情感的温度

                            

                            

                            
玄关处,一块手工编织的中古挂毯点亮墙面,
搭配Recasa粉玉石材条凳,为空间注入精致优雅。
“房子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使它显得大的是阴影、对称、镜子和漫长的岁月。”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杨洋和黄余新对于家的理解。从事设计十五年,这对夫妻搭档打造过无数个“别人的家”。面对业主,他们是倾听者,听取对方对“家”的想象、给到最佳实现方案、再一一落地。但
这一次,当自己再次成为业主,他们更像是对谈者,与自己对话、拆解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设计别人的家是在解决问题,而设计自己的家是在表达自我。”
这是他们共同设计的第三个家,每一次的改变都映射着人生新的阶段。从第一套婚房的精致浪漫,到第二个家的现代极简,再到如今的融合表达,他们的关注点逐渐从“形式上的风格”转向了“本质上的生活”,这个家也逐渐成为他们性格与生活轨迹的合一,“它更柔和、更包容,也更像我们自己”。

                            
玄关至客厅的走廊,悬挂着屋主小女儿临摹的画作,
这里被预留为她未来创作的空间。
半根罗马柱与柱头,是设计师对喜爱的欧洲建筑元素的解构,
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复古符号,
更像是一个嵌入现代空间的艺术装置。
孩子的涂鸦、旅行带回的纪念品,成为空间的一部分,家随着时间成长,变得越来越有温度。对于新家,杨洋和丈夫黄余新的想法非常清晰,
“我们希望这个家可以更‘任性’一些,能够完全忠于我们的直觉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希望它更‘松弛’,不再执着于绝对的完美,而是学会接纳生活的痕迹。”

                            
餐厅黑色胡桃木餐边橱柜、大理石墙面台面,
色调统一且层次分明,既沉稳又有个性。
对于两位设计师而言,这个家更像是他们性格的表达——既可以外向社交、享受时尚与艺术带来的激情,也可以内向回归、在绝对的宁静中汲取能量,“这个家,就是我们生活态度的完整映射”。在家的设计分工上,杨洋与黄余新的定位同样清晰。
黄余新负责硬装、打造“空间骨架”,构建整个家的结构、动线和基础色调;杨洋则擅长软装,用生活的情感与艺术的细腻来填充“空间灵魂”。
于是,一个根据不同的功能、容纳不同情绪的空间自然而成。

                            

                            

                            
剔透的水晶、清透的玻璃、现代的亚克力、
冷冽的金属……不同质感的元素在同一空间中交织碰撞,
在黑白主调的包容下,既冲突又和谐。

                            
设计师试图创造一个既具有社交属性、充满仪式感,且又能满足私人休憩、安静的多元空间。
公共区域开放式的布局,让家人之间的互动更自然,确保家庭成员在各自忙碌的同时,始终保持着情感的紧密联结。

                            
从餐厨区域眺望客厅与书房,视线范围内一览无余,
黑白点缀的Recasa鲲鹏书桌及背靠椅,打破空间的沉闷。
客、餐厅与书房连成一体,让分享与陪伴都在抬眼可见的距离里,“无论我在吧台准备水果,还是先生在沙发那边阅读,我们都能随时看到对方、随口聊上几句,或者只是简单地共享一片阳光。这种‘在一起’的感觉,才是我们认为‘家’最宝贵的氛围。”杨洋说道。

                            

                            
客厅内,保留大面积白色作为主调,
来自Cierre Vogue的沙发搭配Glas的异形边几
创造出明亮、宁静的氛围基底。
一组黑色系Recasa背靠书椅与Usm边柜推车
则成为白色画幅里耀眼的点缀。
“我们牺牲掉的是一点点隐私,但换来的是整个家庭的亲密。”即使是空间里的一张长桌,同样也拥有多种可能性,它既可以是书桌,也可以是餐桌,还可以成为亲子互动台,“未来的日子里,家人们能在这里一起工作、学习、做手工,而不是每个人抱着电脑与手机躲进自己的房间。”
在两位设计师看来,家的价值不在于墙与墙之间划分出了多少个房间,而在于它为家人创造了多少共享的时光和记忆。

                            
画面由左至右:
黑白相间的方凳出自FRANK CHOU,
几何形状的Cierre Nadir边几,稳定而轻盈,
手工编织的地毯与沙发自成一体,营造出空间纯净,
从全球带回的收藏遍布家中,记录着旅行的记忆。
而一个充满生命力、会呼吸的家,必然离不开情感上的承载。对于软装和家具的选择,设计师更注重“忠于自我,而非潮流”,大件家具追求经典实用,确保舒适与耐久;小件单品则完全遵从直觉,为空间注入灵动的艺术感。

                            

                            
画面由上至下:
大幅落地窗将室外景色引入,自然生动,
由丹麦设计大师Verpan设计的黑色布艺休闲椅,
优雅与理性兼顾;
休闲椅旁伫立着的则是空间主人杨洋与设计师赵子晗
联合设计的UNICOGGETTO圆桌。

                            
家中散落着设计师亲手设计的家具,以及从世界各地带回的小物件,生活在继续、家中的物品也在持续更新,新与旧、未来与回忆交织,“它们在一起,讲述着我们的过去,也共同憧憬着未来,让这个家成为一个不断生长的空间。”杨洋描述着。而自然、轻柔的材质以及柔和丰富的线条,也弱化了时尚元素的冰冷感,让空间场景多一丝温度,回归居住的本质。

                            
来自Gebrüder Thonet Vienna的白色摇椅,
用古老的藤编演绎现代设计的优美,
柔软的曲线带来强烈的艺术感;
而画面左侧的T chair出自意大利Mogg,
则为空间带来更多趣味性。

                            
在体验过纷繁的色彩之后,杨洋和黄余新发现,
最耐看、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依然是最原始、最有力的黑白两色,“它让我们过滤掉外界的嘈杂,更专注于家的内核:人、光影、材质和情感的互动。”
这个黑白交织的家,就像是他们的性格写照:白色代表外部世界的开放与包容,黑色预示着内心深处的坚定与态度。 它们安静,却充满力量。

                            
卧室的一侧设为化妆区,放置Recasa化妆凳。
从客餐厅转向卧室,色彩上延续整体黑白基调。主卧玄关,设计师以纯黑的木质面包裹墙体,塑造空间的层次与转折,转过玄关、走进卧室,米杏色调则营造了一个绝对放松、舒缓的庇护所。

                            

                            

                            
画面由左至右:
Recasa的S椅与极光边几展现出几何线条的优美,
白色壁灯和台灯来自美国Visual Comfort -Co.,
粗黑质感的扩香石出自法国MAD et LEN,
搭配芬兰iittala的极冻系列花器,
再配合意大利Desiree的Ludwig系列床具,
创造舒适休憩体验的同时,也是视觉上的享受。
剥离繁杂,让情绪和感官都得以放松。爱浪漫的女主人还会在空间里添加了一些精致的拱形线条,让古典与现代简约形成美妙对话,“这些线条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增添一份优雅的细节和温度,让光与影能在墙上跳更美的舞。”杨洋说道。

                            

                            
画面由左至右:
图一:卫浴空间采用黑白大理石拼花,带有复古气息,
壁灯同样是来自Visual Comfort -Co.,
花器则是出自Tom Dixon。
图二:特别定制的夹砂玻璃移动门,连接着卧室与衣帽间。
黑白静谧中,设计师也藏了细节的趣味。比如主卫,黑白大理石拼花与黑色护墙体碰撞,诉说经典;衣帽间内,夹砂玻璃实现对光与影的过滤,既不让光线被完全阻隔,也保有隐私,成为连接内外的介质。不同材质的碰撞,本身就是一种现代与经典的对话。

                            

                            
女儿房墙纸出自瑞典Sandberg,
书桌是黄余新的原创设计,
而台灯与地毯则来自意大利Qeeboo。
而在孩子们的卧室里,设计师更是将“空间成长”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比如,黄余新为热爱绘画的女儿定制了足够挥洒灵感的长书桌;大儿子则参与自己房间的整体规划,在色彩选择到布局陈设上都融入他自己的喜好与个性。

                            

                            
画面由左至右:
图一:男孩房充满活力与热情,Qeeboo的兔子书挡、
Bearbrick的暴力熊、
泰国画家 Vipanee Suesakul的装饰画,
来自Herman Miller的红色书椅更是成为空间一抹靓色。
图二:原有的次卫被一分为二,
分别对应男孩、女孩房间,
实现使用互不干扰,让空间与生命成长同频。
所谓家的意义,是见证彼此生命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我们设计的不是一个完美的房子,而是一个懂得陪伴的家人。它会看着孩子长大,陪伴我们慢慢变老。最终,这个空间就会成为家庭情感最真实、最直接的记录者。”正如杨洋与黄余新所说。

                            

                            

                            

                            

                            
如何打造一个让家人幸福的空间,是开放共融、加强互动性,还是保留独立、让彼此拥有各自的小天地?你们的家中,又是怎么来平衡的呢?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DECO将选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采集分享

举报

麻吉小铭

什么也没写

354 作品/ 0 人气

  •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推荐作品


    相关文章

    下载

    加入到画夹管理

    添加画夹

    提示

    右键保存、高清大图仅支持VIP会员
    名师作品集【专享】
    全网名师最多、更新最快、作品最全
    作品库【无限查阅、一键下载】
    全球最大室内作品库,超33万部
    精品资料【下载】
    全年精品资料更新超1000部
    灵感搜索【原图下载】
    中文搜索全球顶尖案例灵感图
    设计师生活馆【内购价】
    5大电商平台官方合作,专享内购价
    CAD库【模型下载】
    cad单体模型库精准搜索查找下载
    免广告打扰【屏蔽】
    屏蔽全站广告,享受纯净体验
    3D模型【送199币值199元】
    分享全网最新精品3D模型
    名师与资料完善后,价格涨至699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