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惑之年,以“能够被打扰的家”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首
2025-10-18 19:47
在儿子两三岁之后,设计师黎易来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有了巨大的改变,这一个和自己有着紧密牵绊的独立生命体,在潜移默化之中,促使着他从各个角度不断思考着“家”这一个人生命题。在几经波折,历时四年才完成的新家之中,有着他自己人生记忆中的熟悉材料,有着让儿子和妻子可以随时找到自己的开放式结构,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他所期许的,能够不断创造家族记忆的场所与契机。
图1客厅挂画来自艺术家金罡。白瓷罐为宋代古董收藏品。
黎易来,上海赫设计联合创始人,主张“以解决问题的思维去设计,用设计描绘人与空间交织的故事”,设计应从人最本真的需求出发,认为家要充分体现业主自身的生活机能需求和品位调性。赫设计于18年创立,在私宅领域引领在市场的前沿,凝聚了50多位志同道合的成员,深耕私宅的设计与全案落地服务,是一个强调设计与施工落地服务为核心的设计机构,其作品获得国内外的多项荣誉认可。
在黎易来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有些疏远的角色,常年出差的工作性质、多娃家庭的现状、以及那个年代对于男孩特定的严格要求等等,可能都是造成这种亲密关系缺失的原因。“在儿子出生后,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家庭传承这件事,离开了传统三代同堂的居住模式之后,新一代孩子的心目中,家究竟会留下怎样的记忆。”他看来,这些记忆是孩子成长中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孩子成年后能够面对各种世事变化的坚实底气。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他也获得了重新思考自己自身,并重新“把自己养一遍”的机会。
为了能够更好地被户外的天气和光线“打扰”,设计师特别选择了并不完全遮光的窗帘。客厅中电视柜的原石设计,把壁炉和电视设备都良好地收纳隐藏了起来。客厅沙发来自意大利品牌Matrix Change。花瓣落地灯来自法国品牌DISDEROT。
空间的主要材料为微水泥、不锈钢、木纹和石材等自然质感材料,让空间回归舒适和亲切的体验。镜面、孔洞等可以增加互通感受性的设计细节也自然“生长”于空间各处。
在新家的设计改造之中,他选择了“能够被打扰”这个特别的主题。在他看来,“打扰”这个有些负面的词语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和诠释,就是“感知”和“连接”,一个理想的家,应该可以让人自然感知室外的风雨阴晴,可以让家庭成员之间拥有自然舒适的连接,并从中不断获得更为温暖且深厚的情感记忆。
从客厅一侧望向餐厨多功能区域,原本南北近深偏长的北面空间,以扩展延长的门厅区域而得以良好解决,不仅解决了门厅的收纳功能,更因为光线的引入和空间的扩大,提高了进入空间时的体验感。电梯房的外围以木质材料板进行了包裹,起到了视觉统一和减少噪音的多重功能。
空间的原始状况是一个位于高层公寓楼的顶层复式,两百多平米的空间,被细密地隔成了很多个房间,看似功能十足,却实则使用困难,一层和二层也几乎是一种“毫不相干”的空间感受。作为业主和设计师双重角色的黎易来,将空间的尽可能打开,作为了一切的开始。“我希望这个空间,除了卧室以外,是无论你身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以及感受到整个空间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这样,孩子也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家里的大人在哪,会很有安全感。”“越拆越小,越隔越大”,在这里有了感性层面的具象表达:隔断多的空间,在物理层面造成了交流不畅。而拆完隔断的空间,在心理上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入户空间的正面视觉中心为艺术家孙文佳的作品,这位大漆艺术家罕有的不锈钢材质作品,在空间中起到了呼应连通,更延续了视觉上通过反射去延伸视觉宽度的设计手法。一侧的雕塑为古董唐三彩作品。
左侧画作来自艺术家董鹤,吧台椅子来自意大利品牌Casamania。地面以环保水磨石进行了呈现,在确保空间的健康安全标准之外,也建立了记忆和情感的连接。
在整个空间中,除了儿童房之外,并没有任何低幼化的设计和色彩等简单粗暴的符号形式,但黎易来关于家庭、养育等问题的觉察和思考,以空间层面上的“身心打开”,润物细无声地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层的公共空间之中尤为明显,虽然客厅和阳台两侧的承重墙无法打开,但通过一体化的呈现方式加上有着流动曲线的家具和各种艺术品的置入后,同样简约而通透;剪力墙之间的留白,和镜面的设计让景观和视野都自然流动起来;而南面的空间则全部被打开,成为了以中厨、中岛、餐厅和水吧四个功能区域自然展开的多功能空间。
从餐区回望整个餐厨多功能区域,这个开放的空间分区收纳了全部的餐厨功能,在中厨烹饪区收纳加入日式收纳功能把电器等杂物归类。
空间最大的改动是餐厅挑空与二楼空间的视线通透,增加了空间互动,拉近了家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如自然石材剖面一般的餐桌来自意大利品牌Edra。吊灯为野口勇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餐厅的挑高部分,这个纵向空间的创建,让一层和二层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身处其中可以自然联想,孩子在餐厅呼唤正在二楼书房工作的爸爸下楼吃饭的场景。而采访之中,孩子也多次自然加入,黎易来将其放在膝盖上一起聊天的状态,已然可以清晰看到这个家庭之中平等且温暖的亲子关系。
两张照片表示开合状态。餐厅使用的酒水饮料,水果轻食等则整合于水吧区域。柜利用不锈钢内插门和隐藏冰箱整合收纳,创造了日常的视觉纯粹感。
一二层的楼梯间以现代自然景观装置的形式进行了呈现,楼梯下的镜面让上方的景观在倒影和反射之间,产生了无限的延伸。有趣的是,楼梯的材料也和整个空间有着呼应。
如果建立沟通和连接是当下的功能需求,那么创造关于家的记忆便是一个面对将来的隐藏功能需求。黎易来选择了木材、不锈钢、水磨石作为空间的主调,这些曾出现在他儿时家中墙面、地面、阳台,伴随着他整个成长记忆的材料,同样拥有着天然的质感体验,让建立他自己与这个新家建立内心连接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更为温润舒适的生活体验。在他看来,这些性格鲜明的材料同样也会在孩子的记忆中留下一笔,“我觉得现代人的家,通常居住时长在5年左右,之后就可能因为念书、工作或者各种原因而更换,所以我希望每一个家都有一些标志性的东西,比如这个家,我孩子长大后可能就会记得是一个‘不锈钢很多的家’。”
主卧和衣帽间以层层递进的形式在空间中呈现,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床头灯来自丹麦品牌FRANDSEN。
二楼的区域,是黎易来的个人书房、主卧、主卫、以及步入式收纳空间,这个区域,是夫妇两人更为独立的个人舒适区。在物理和精神层面上创造更多家人之间连接点的同时,尊重每一个个体为基础的思考方式,也让他在这其乐融融之中,创建了良好的边界感。同为设计师的妻子,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依然会参与负责一些设计项目,所以在整个空间深处的巨大衣帽间中,靠窗区域设计成了一个有些隐秘的多功能场所,可以工作、看书、梳妆、甚至是发呆,以暂时逃离一下日常。
书房单人椅来自中国品牌平行宇宙。书桌上方小吊灯来自德国品牌Occhio。卧榻一侧的台灯为蔡烈超的作品。壁炉来自奥地利品牌Austroflan。威士忌酒柜来自RAVA。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黎易来在家办公的时间越来越长,如果有紧急的项目,他在这里也可以彻夜完成,卧榻的设计让他不必再担心深夜下班回家时吵醒家人的问题。当然,书房的设计不仅仅是为满足工作的需求,这里更像是一个他用来照顾自己内心的场所,茶、雪茄、威士忌、艺术、书籍.....卧榻一侧的窗外,是他自己做的屋顶庭院景观,今年栽下的藤蔓,也许明年就可以爬满整个坡顶,如同他儿时的家乡景致。整个空间以原木色木质墙板构建,上层则以深色围拢,不仅解决了空间层高的问题,更创造了更多的身心稳定感。当冬季来临,火炉点起,又是更深一层的温暖体验。
不规则坡顶上的镜面为空间创造了趣味度和视觉近深。黑色软木地板一直铺设至淋浴房,创造出了舒适温暖的踩感。
作为一个在自然中长大的孩子,黎易来希望位于都市中心的家,也可以拥有更多的自然体感。二楼主卫套间在尽可能打开空间隔断之后,原有的不规则坡顶问题反而让这里有了北欧小屋的氛围感。黑色软木材质地面,整块原石凿制的自流水台盆,天窗下的透明浴缸.....自然而当代。在空间之中,黎易来心目中关于家的思考、回忆和展望,成为了一根细腻而坚韧的线索,将时间和人,真实地连接了起来。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