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汉 清至 疗愈空间 首
2025-09-27 18:13
一座承载民国风貌的历史建筑,经精心改造,从旧日新闻殿堂蜕变为现代美容疗愈场所。
尊重原结构:保留拱形门洞、红砖墙体、木质窗框等民国元素,如原建筑骨架般稳固空间脉络。
历史特征延续则以复刻手法强化时代印记,如彩色玻璃窗、拱形天花和深色护墙板,诉说着福州日报社的过往辉煌。
补新以新:新增的软装、灯光系统与功能性空间,不着痕迹地融入历史肌理,达成
狭长走廊的拱形门洞与红砖墙被原封保留,仅通过新添灯光勾勒出历史纵深;而新增的家具如按摩床和会议桌椅,则采用现代材质设计,补足现代美容需求的便利性。这种设计哲学,既是对建筑历史的虔诚致敬,也是对未来疗愈体验的诗意铺陈
木板采用人字形拼接,呼应民国时期的工艺,其深沉色调如墨迹浸染旧纸,在脚步间唤醒过往记忆;红砖墙体原址修葺,保留岁月斑驳痕迹,仿佛每一块砖都在诉说着报业时代的喧嚣与沉静。新增材质如
材质不再是静物,而是时光的载体,引导访客在触觉中回溯历史,于疗愈中沉淀心灵。
为主题,复刻民国光影美学,营造静谧氛围。复古吊灯从天花板倾泻暖光,如暮色中的萤火,轻柔勾勒拱形轮廓;壁灯与落地灯散发的暖色调光线,似老式壁炉的微火,在空间角落跳跃,带来安全感与温馨感。专业上,灯光层次分明:局部照明聚焦功能区,泛光照明强调历史纹理,达成
的疗愈效果。灯光犹如无形之诗,在幽暗走廊中编织出光与影的协奏,让访客身心在柔波中舒展。
尊重原结构体现在空间布局中:拱形门洞序列排列,形成纵深感,修旧如旧地强化了民国建筑的韵律之美;新增功能区如
,则补新以新,巧妙融入拱窗与深色木墙中,例如木质百叶窗隔绝尘嚣,透入柔光,新老元素共舞一堂。空间
廊连接疗愈区,二层红砖环绕庭院,形成内向型的静谧序列
设计师以近乎考古的克制,让红砖的硝烟痕迹、木梁的印刷记忆与当代肌肤护理的柔谧共生。当顾客触摸石砌壁炉的温热,倚靠百叶窗格的斑驳光影,实则触碰着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清至空间,是穿越百年而来的铅字,在肌肤上印下的一首温柔史诗。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