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美学坠入金山岭,山谷新家的松弛感! 首
2025-08-16 22:25
金山岭距北京城区仅两小时车程,却能让人瞬间转换心境与视野。梦遥与家人选择这处第二居所,正是钟情于这种意境的自由切换。这一次,他们再度携手老友——曾获AD100的西班牙事务所Casa Josephine,彼此默契更胜从前,而整个创作过程虽漫长,延续了西班牙式的松弛感,却也是岁月的礼赞。
曾为主持人的梦遥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去体验和看喜欢的设计。他和先生终选择了幽静的山间度假屋,在这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尽情地设计成梦想中的家。
与《安邸AD》的老朋友梦遥聊起她的山中新居,和往常的“打开方式”不太一样,我们从一本设计师灵感moodboard开始。她将这本用纸和排版都极为考究、毫无AI感的灵感小册摆在咖啡桌上,一页一页翻看,我们除了对这所新居的灵感来源有了更直观的认知,更佩服设计师坚守着诚意满满的“手工感”工作方式。
“我们原本以为,第二次合作了,进展应该很快了吧。没想到设计就花了半年的时间,他们的假期非常多,但从效果来看,一切都是值得的!”梦遥笑着说,随手合上这本珍贵的小册子。
房子位于金山岭阿那亚社区的高层,屋顶是一个开放式的户外庭院在群山环绕的屋顶,目之所及皆是夏日的葱茏。这是梦遥和先生刻意选的远离喧哗闹市的避世之所,也是留给自己的一个理想国。餐桌、茶几的奶黄色瓷砖是设计师专门从United Strangers 定制。
自然尽收眼底,四时风景伴家左右,户外空间充盈着自然的野趣。吧台椅子来自户外品牌吧椅出自KUNDESIGN。
一开始,梦遥对山中居所的诉求,可归结于几个关键词:“避世、冥想、尼泊尔、摩洛哥……”
她回忆第一次见到房子的情绪,抵达时已是傍晚,天黑下来,没有任何光污染,抬头所见的星空,山里的灵动空气,都让她的脑海中闪现“避世”与“冥想”的场景。而摩洛哥、尼泊尔的情调,则来自于她对于周围环境的色感印记。“这套房子位于金山岭的高处,看到远山的风景,对面错落的红墙与屋顶,我希望室内的色调与户外有一种呼应。”
曾获2023年AD100的Casa Josephine工作室创始设计师Pablo Lopez Navarro(左)与主创设计师Iñigo Aragon Ruiz(右)。工作室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疫情期间远程为梦遥设计了金山岭的家。并由刘向泽设计团队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整个设计的实施与落地。
她将这种感受描述给Casa Josephine,两位体验派的设计师还特意去了一趟摩洛哥采风,最终找到一种自带庄严感的土橘色调,大面积运用在空间里。这个色调不常见,但上墙后效果很奇幻,令人“立刻沉静下来,待得住了”,梦遥说。房子原始的层高不太理想,设计师索性用深色的木头包裹墙面,人在其间像是住在林中小木屋,满足了梦遥对于“避世感”的需求。
来自20世纪60年代可自由拼接的法国餐桌选用弗雷斯诺木材制作而成、餐椅出自Casa Josephine,木质餐边柜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作品。20世纪70年代法国石灰华大理石雕塑静谧地塑造了神秘的角落。红色流苏吊灯与墙面画作《不朽之地》相映成趣,形成了视觉的延伸感。
西班牙设计组合Casa Josephine曾为梦遥打造了位于城里的居所(AD100获奖作品),那时正值疫情期间,过程一波三折,却为他们赢得了更多了解彼此的时间。项目完成后,设计师组合与梦遥夫妇也成为互相信任的遥远朋友。
“我们去年到马德里旅行,为Casa Josephine带去AD100的奖杯,他们很开心,带着我和先生逛博物馆、美术馆,亲自导览。”在马德里喝咖啡时,梦遥与先生谈起两人的生活与工作几乎没有明确的周末界限,Casa Josephine特别惊讶地反问:“你们怎么能不休息呢,人只活一次啊!”
陶瓷花器为个人收藏。黑白画作《日日之墨》是机缘巧合下梦遥收藏自西班牙艺术家Frederic Amat的水墨作品,画名灵感来自梦遥女儿的中文名字。
楼梯被木材包裹起来,再也没有金属的冰冷和刺眼。房间温和的木材质地与地毯同为这个房子最温润的基底。画作来自艺术家柯曼的《坐香》。
这种来自西班牙人的松弛感,乍看像是生活理念的“对撞”,其实与中国哲学里道家所讲“无为而治”有些许相似。对于Casa Josephine来说,松弛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去做,设计是一种生活体验的积累与输出。他们擅长提炼出生活和自然中能直接看到、触摸、吸收到的色调、材料、氛围去融入设计,而非凭空在头脑中“想象”出一种风格。这种感性的设计方式,既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回到梦遥与家人的这间主打情绪与意境的第二居所,以这样松弛与感性兼具的理念来对待,就恰如其分了。
在艺术家杨伯都创作《不朽之地》的时候,梦遥就喜欢上这幅作品。等到作品完成置于墙面,一种完美的契合在艺术和设计之间悄然形成。午后,日光浅浅照在橘黄的墙面,光串联画里和画外的世界。手工音响来自源木易品工坊。
设计上一个房子时,梦遥与艺术结缘。她直言,自己并非专业藏家那般刻意去追求作品,而是等待缘分到来的时刻,“攒着攒着,作品就到齐了,挂在家里,各自不争不抢,都在一种融洽的情绪里”。关于家中的艺术品,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3年前她与艺术家杨伯都约定了《在美术馆》系列作品,经历了漫长的等待,艺术家的绘画风格也随岁月沉淀而张力剧增。当作品完成最终上墙后,与土橘色的墙面完美相遇,“这就是时间回馈的惊喜”,梦遥感叹!
书法作品来自艺术家栗宪庭。对于梦遥,这不仅是艺术,更是她的人生哲学和处世之道。吊灯源于意大利20世纪60年代的设计,双色陶瓷茶几是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桌子,采用Roger Capron的风格。花色单人沙发Casa Josephine。陶瓷花器来自西班牙20世纪60年代的加利西亚。
客厅里还有一件堪称神来之笔的作品,由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起起伏伏的著名当代艺术策展人栗宪庭写的书法“善护念”。对梦遥来说,这件作品有着特殊意义,“我觉得他的字写的很有情趣,我现在也学书法,知道如果没有饱满的气血和力量支撑,是很难的。”这幅书法悬挂的位置也极为考究,面朝阳台,人站在阳台往回看,恰好被这三个字“点醒”,与远山与自然的干净气场呼应。
白色皮质沙发来自Cassina,花朵作品出自艺术家陶显创作的《栖息地》。
在梦遥城里的家,餐厅曾被设计师改造成家庭图书馆,是家里人最喜欢的聚气空间。为了延续这种书香带来的能量,山中居所的二楼,依旧被设计师改造成家庭图书馆。家里成员各自挑选了一些需要反复去阅读的书,放在这间能够静心阅读的场域里。客厅的墙面上都是她长久以来喜欢的艺术品的收藏。满满的一墙,每一幅画都与梦遥有过一段深的缘分。
书房是一家人的乐园,先生收藏的漫画、手办、书籍被小心地呵护。设计师因此设计了展示和收纳合二为一的书架。那些精美的漫画手册被小心翼翼地展示出来,坐在这里就是回到自己最理想的世界。台灯是20世纪80年代法国的设计。沙发是设计师专门为二人定制。蒙德里安式的方形茶几来自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 。
白鹤嬉戏的藏毯来自山赴Changphel,日本艺术家太田富隆烧制的坐凳表面被赋予雕刻的手工肌理,并以红色大漆覆盖,静谧雅致,却也耀眼夺目。
山中居所安顿停当后,梦遥与家人因第二居所近在咫尺,随时可往返的便利,生活忽然有了呼吸的空间。山谷中,四季流转分明:夏拥层叠翠意,秋染漫山红叶,冬揽苍茫雪色,春见万物萌发。其实梦遥夫妇在海边另有一处度假屋,但海的喧闹与山的宁静恰是动与静的双生之境;对他们来说,山居似乎更能让人沉心定气,身心皆得滋养。
卧室床品面料来自法国品牌Nobilis Paris,墙面画作是艺术家张晖根据北京市景创作而成的《有太阳彩色光芒的城市》。
儿童房根据女儿的喜好专门定制了小型的沙发。房间摆满了女儿喜欢的玩具和书籍,这是梦遥给孩子打造得专属于她自己的乐园。
有趣的是,搬家时,孩子带来一大包毛绒玩具,先生则带着珍藏的手办,这里虽不常住,但每个人都留下心爱之物,家的气息便在这点滴间愈发浓郁起来。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