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丨甲方乙方的饭局,他们在聊啥? 首
2024-08-13 13:49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人们常常回应“应当在什么样的空间里生活”,但很少去思考“我们应该在什么样的空间里吃饭” 这个看似简单的疑问,这里面有饮食和空间的关系,也有袁枚“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的随性与自我。一位雕塑家,一位画家,两位建筑师,在设计与艺术交界的双重交叠里,关于在哪里吃饭,如何好好吃饭争论不休,细细想来确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这一次,我们只做观察者,记录下,关于吃饭那些“非正常”的趣事儿······。
左起:画家彭斯;闽中闽主理人之一、雕塑家廖生祥;LUOstudio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罗宇杰;CPLUS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兼主持建筑师程艳春。
一踏进餐厅,右手边是一整面的鱼缸,深蓝中是四条洄游着的鲨鱼,人仿佛一下子被坠入海底。问及为什么会特别地将鲨鱼作为入口处的设计,廖生祥很自然地回答道:“提醒人,这是一家海味餐厅。”廖生祥同他的两位合伙人都来自福建,因为实在太想在北京吃到地道的福建菜,于是干脆开一家餐厅,希望将闽南独特的海味特色移植到北京来。
廖生祥是一位雕塑艺术家,他在餐厅三位合伙人中担任“美”的“功用”角色,对于餐厅的诉求一切都从“美”出发。让普通人在吃饭时,也能欣赏到艺术,对于好味道挑剔的人,眼睛也一定是个敏感的雷达,秀色可餐绝非虚言。“如果撤掉餐桌后,这里就能成为一个小型艺术馆”,这是廖生祥希望达成的效果,他在用理想化的方式去做一家餐厅。也确实做到了,有不少来这里就餐的客人,总是问这里的艺术品可以买吗,然后顺手收藏一件艺术品变得不再是新鲜事儿。艺术馆 餐馆的双栖,使得用餐的仪式感成为普通人触手可及的确幸。
罗宇杰是闽中闽餐厅的建筑师,这是他第一次设计餐厅,在这个空间里,罗宇杰工作室用了很多榫卯设计,这也是他和工作室在现代设计里回应传统东方性的一种尝试。
尽管已经是设计界“老炮”,但主持操刀餐厅设计,罗宇杰还是第一次。由食客到设计师的身份转变,让他感到一种不同层级的新奇。罗宇杰之前的设计作品都以“自然”为主线,他也曾入选2023年AD100,被誉为“向往自然的建筑师”。但面对一家餐厅,在吃饭时如何让普通人感受、亲近自然,是罗宇杰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的因素之一,当然这一次他更大胆了些,在室内选择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有点“狂”,也很“野”。
让普通的餐厅如何变得不普通,最简单也最难得的是如何利用艺术,使空间变的有那么点不同凡响,但却依然很日常。
餐厅的管道全部采用外露的设计,赤裸和直接更有“野生”的原始性,给人以原生的亲切与坦率,进入的瞬间与人发生更紧密的连接。在这种原生中,管道的弧度和间隔都是被精确地设计过,以形成视觉上的和谐。雕塑感的把手是罗宇杰亲自手工捏制的,桌子的榫卯是“可钉可铆”楔进去的。
中国人的用餐中包含着极强的社交属性。餐厅必须为这种社交属性的发散提供条件,餐桌之间的距离被刻意拉大,可以为每桌提供相对的私密性;弧形半包的包间设置,公开与半公开的环境既保证了隐秘又不失一份来自外界的热闹。保证餐厅具有充分的社交属性,是罗宇杰在设计时考虑的其中的一个重点。
耦合的餐厅家具部件,其榫卯的方式既是创造过程也是对传统建造技法的致敬,还是一种现代技艺的创新与传承。
普通的餐厅,可以不可以艺术一点,艺术可以生活化吗?还是生活本就可以艺术那么一点?艺术创作和空间营造有什么样的相似性?抛出了这个常常被谈及的话题后,艺术家彭斯并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开始谈及艺术的起源。或许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永远说不清的哲学问题一般。
画家彭斯也一直在艺术与空间的关系中探究艺术的本质。
作为罗宇杰的好友,当听到被邀请要在餐厅挂上自己的作品时,彭斯说,对于空间而言,自己的画作,一类是偏表现性,要征服、超越空间,成为空间里最亮眼的存在;另一类则是自己本身就在作品中,不在于个人诉求,好像放在哪里都是可以的;有些画似乎是应空间而生,好像是先把画布挂在墙上再去画的一样。二楼挂了一幅彭斯的蓝色画作,和一楼入口处的鱼缸形成一种呼应,给予了餐厅二层一种更加深邃静谧的空间体验,这是一种文学性的表达。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具体空间真正需要的画作。
对彭斯而言,他希望自己的画作可以与空间形成一种偶遇感。比起自己的画作属性在空间中被突出,他更希望听到“这幅画好适合这个地方”的评价。而这并不代表着自己的画作服从于空间,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而画作又是彭斯与自己相处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彭斯自己与空间的一种偶遇。
油画作品,以诙谐的方式重新诠释了餐与人与空间氛围之间的微妙的不同层次的关联。
他希望整体的就餐环境可以达到日常与非日常之间微妙的平衡,“不要那么日常,也不要那么非日常”。
建筑师罗宇杰的好友,CPLUS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兼主持建筑师程艳春,长期致力于聚落和住宅研究。
作为建筑师当进入一家餐厅,真的不是简单的只吃个饭,目之所及,所到之处,有太多元素不自觉地闯入设计的思维世界里。一家设计特别的餐厅,除了用餐还有很多可以咀嚼和回味的地方。只要进入“就是精力和智力、体力的输出,不仅仅是吃饭这么简单的事。”
“首先作为建筑师的考量,餐厅的材料比较有地域性,怎么把一个地域的事情用很现代的、全世界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讲述给别人?其次是考虑到时间和人的体验之间的对照。因为刚好客人来的时候太阳就转过来了······这可能对于时间的线索是特别重要的。‘早晨我来之后问廖老师餐厅这个光是怎么做到的,后来说这个是经过精密设计的,我一下就懂了’。”
罗宇杰:你印象当中感受最深的一次就餐体验是什么样的?
那个时候我正在日本留学,有一次特殊的茶道体验:光是穿衣服这一个步骤就花了两个小时。当时还学习了行为举止,从怎么转茶碗到怎么回礼。全程没有一句话,但是我却觉得那空间里有极大的张力。实际上在那个空间里,人的服饰、行为、声音,以及茶杯、茶的味道,再到茶室的建筑,是一个完整的、比较严密的体验系统,让你在小里感受到大,感受到多,感受到无限。当然那个太不日常了。
餐厅包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施工无意留下的残片,成为墙面最美的焦点,与花艺师精心搭配的花艺作品形象地阐释了什么是生活的艺术,无须刻意而为之。
罗宇杰:人们愿意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餐?对于设计或者艺术创作中的极多与极少,你们如何看?
这几年我对作品跟空间的关系思考得比较多。我经常会问自己:这个空间到底需不需要我的画?我把这个画框或者这张纸拿出来的时候,它到底需不需要把我所谓的艺术放到上面去?我认为这个画框摆在这本身是成立的,那我们怎样让它成为一个可以拿出去悬挂的艺术品?我们需要找到和这个空白的纸或者是空白的墙对话的方式,这个很重要。
画家彭斯喜欢餐厅二楼的一个半包围式的空间,半开放式的设计,如人与社会的关系,既近又远。
完成后的餐厅拥有了建筑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质,让餐厅的日常变得有了更多层次和不同的“味道”。
从多方面探究建筑实践的建筑师程艳春,对于餐厅的设计有自己的方法论,但对于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是其一直关注的重心,无论是设计一座房子,还是一家美术馆,亦或者是一家餐厅,都无一例外。
这个餐厅是身体的全部感觉,触感还有听觉,是被无限放大的。
中国人舌头的分辨率是极高的,一尝就能尝出来有万千变化,但是对于空间的分辨率其实需要一点门槛。
:真实,就是在作品当中求实。各位在艺术、空间的创作路径上是怎么样达成这种效果的?
所有的都特别直接、赤裸,这会给人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如果只是耍一个花招,或者故意为了某一个东西去做一个设计,它的意义可能就不存在。
因为它足够赤裸坦诚,你就能看到它特别真实、真诚的一面,并且还会产生底层的连接。
我觉得这实际上就是坦诚,它是单纯的,它一单纯就是坦诚的,或者它一坦诚就是单纯的。
杰:艺术作品都是出现在艺术馆里面,让艺术作品进入到这个日常生活,你们怎么看
:艺术生活化很有必要。回到原点,为什么我们要做这样一个餐厅?我就是想让艺术生活化,我们做好的作品可以放在这里,让喜欢吃福建菜的人或者喜欢到餐厅来吃饭的普通人能感受到艺术,还能感受到美妙的空间关系。
同龙岩花生 、象拔蚌、白木耳制作的多子点翠温拌象拔蚌。
最后的晚餐就是画在一个墙上,原作上方有一个窗户,和整个空间的透视形成一个特别完整的联系。艺术本来就起源于生活,也为生活所用。西班牙洞穴里的壁画上画了很多牛,有牛就有草,就等于是有吃的。
所以说艺术和生活实际上是一回事。建筑设计是有实用性的,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但历史上的建筑实际上大部分是服务于宗教、服务于权力的。但是今天我觉得很多近现代的、当代的建筑设计师都是在研究普通人与建筑之间的紧密关系,让人感动。
餐厅的桌子和部分座椅由建筑师罗宇杰根据空间结构设计,每一个部件都需要严丝合缝地与不同部件契合在一起。
你最感动?或者你认为什么是好的艺术作品或建筑设计?
没有终极答案。还是要和空间发生关系的。大部分的绘画追求比较纯粹的精神性,还有一些是服务于比较低层面的视觉性,也就是人的刺激性。但绘画是可以对人产生震撼的,或者完全颠覆人的思维,可以让人感到恐惧,也可以让人产生愉悦之情。
当代绘画和当代空间提出的问题还是不一样的。这也可以解释为艺术作品能够第一时间调动的体验感。
我就用最直接的生理反应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停留时间最长的是路易斯·康在耶鲁大学设计的英国艺术中心,我花了一个下午进去了三次。那个外立面是很简单的灰色,平面上有很多方格子。但是里面有非常多的层次,有一层一层不同的穿插,包括颜色、材料,可能在街角你甚至会觉得这像一个工厂。里边也用了很多木材,让你觉得很温暖。有大空间,小空间,里边有很多展墙、画,上面有天窗。
我记得我当时听着音乐坐在公共区域的大沙发上看着上面的天窗发呆,看着光影从人的身上、建筑身上缓慢的移动。我觉得太美妙了,它就像一个人在给你讲故事,而且这个故事是像一首音乐一样在一点一点地讲述。像是在听巴赫的音乐,随着这个空间在动,里边的人也在动,这些画也在动。我可能也不认为那是我看过的最棒的建筑,但它是让我停留时间最长的建筑。
在西式的餐厅设计里回应一点东方性是罗宇杰这次创作的一个重要核心。他说:“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