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币局民宿:设计又土又洋,却让人想一住再住! 首
2020-10-16 16:04
造币局民宿所在的韩洪沟老村,曾经是抗战时期太岳军区后期部队所在地,民宿的原址在村庄尾部的一处老院子,这里曾经是当时的银行,这层背景为民宿平添了几分传奇的色彩。
民宿所在的位置私密、幽静,北侧是山坡,南侧朝向原来的泄洪沟渠,视线相对开阔。经过三文建筑的改造,这里乡土与时尚感并存,还在细节上致敬了他们敬仰的建筑师斯卡帕!
原址上有三个并排但独立的院落。院落格局规矩,正房二层,形制是沁源地区典型的三开间,一层住人,二层存放粮食和杂物。厢房一层,因为年久失修,大多数已经破损或倒塌,很难一窥全貌。改造前,三个院落已经闲置多年,原住民早已迁到新村居住,此处产权已经移交给村集体。
新功能决定原来彼此隔绝的三个院落格局必然会被打散、重组。民宿不同于民居,它需要公共服务区域、前台、客房和后勤部分,且客房要有一定的数量,服务要有便捷性。
设计师对原有建筑进行评估,对保存良好,可以继续利用的房屋进行保留、修缮;对已经无法继续使用的建筑进行拆除。然后,拆除3个院落之间隔墙,将场地连接为一体,重新组织入口和交通流线。再后,根据新场地景观和功能组织,新建单体,与保留建筑一起重构场所。
完成后,原正房与新厢房的空间关系仍然被保留,正房两层、高,位置不变,新厢房一层,处于从属地位。但空间格局并不墨守原貌,利用新建的厢房,空间的流线和室外空间得以重构,同时利用现代的形式和新材料,新建和老建筑形成一种戏剧性的对话关系。
正房或被保留修缮,或按照原貌复建,它们在空间中居于显眼的位置,形式的地域性宣告了民宿与场地文脉的关系。
正房二楼不再是存放杂物的空间,它们被改造为客房使用,但立面的传统格栅形式被保留,回应了沁源地区传统民居的风貌。原建筑的土坯砖被继承,根据传统工艺新制作的土坯砖墙既唤起历史的记忆,又极具装饰感。
建筑外立面没有使用乡土的材料,而采用了水刷石。这既是对80年代,也是对建筑师自身回忆的一种表达。
灰白的碎石肌理和老建筑的土坯墙形成柔和的对比,不冲突,但有层次。
彩色马赛克条带的处理,既是对斯卡帕(Carlo Scarpa)的一种致敬,也对应着乡村瓷砖立面的命题。建筑师希望借此引起对乡村瓷砖立面的一种反思,不是简单的批判,而是理性的思考,以及想办法解决。
新厢房采用平顶形式,更抽象、更具现代性,又为民宿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室外空间(二层平台)。
从设计逻辑上,室内是建筑的延续。建筑师希望营造一种乡土与时尚并存的感觉,既能反映山西的地域性,又能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舒适性要求。
为了保证一楼客房的私密性,新建客房设有属于自己的小院或者天井,建筑朝向小院或天井开大窗,形成内观的小世界。
客房空间的组织根据客房的面积和定位布置,符合当代度假民宿的需要。
地面是灰色的纳米水泥,在保证清洁的基础上,给人一种酷酷的时尚感。
老建筑客房中,天花保留原建筑的天花形制,木质结构暴露。
墙面为黄土色的定制涂料,给室内氛围增加怀旧感,也符合当地民居特色。
床的处理有几种不同的方式,包括:炕、标准的床和地台。
老建筑的一层客房中采用炕,二层由储藏空间改造的客房采用标准的床,而新建的客房则多为地台。
这样的处理既满足了不同使用人群的入住体验,地台的使用也便于灵活组织房间的入住形式,在大床、标间之间转换。
在两种“对抗”的室内风格基底上,为了提高设计的整体性,家具和软装选择了相同的风格。
毛石、实木、草本编织、粗布等乡土材料被大量使用,但它们又经过精细的挑选、搭配和加工,呈现出一种“粗粮细作”的状态。
颜色也直接影响了室内的最终效果,不同的房间使用不同的主题颜色,也与建筑的外观颜色相对应。坐垫、地毯、壁饰等软装,使用了浓郁和鲜艳的色彩,它们作为空间中的跳色,活跃了气氛。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