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阴翳中,安然歇憩 首
2020-04-20 22:10
如何做一个地方是可以安眠的,“睡着”,当然是前提,或某些时候,我们己忘记了“睡”的功能…… —— 沈雷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是上海味道。……‘本滩’的哭腔,霓虹养眼,骨碌碌转光珠,软红十丈,万花如海。奉命维谨,澹雅胜繁华。……古罗马诗人有言,不亵则不能使人欢笑。”
这是作家金宇澄先生在小说《繁花》中开始的一段,上海的风骨与生活气息被他写得入木入骨,精彩至极!我们在很多电影、电视剧中看到的上海,被定义为“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在纸醉金迷、喧嚣与爱恨情仇中辉映出一座“不夜城”的气派,其实,这是对“上海”的误读!因为更多的人并不需要“冒险”或死去活来的“爱情”,他们需要的是:在旧有时光和当代生活中寻找平衡,寻找淡而有味的“日常”!
作为中国近百年来最繁华的都市——“上海”,物质上的富有与充盈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和想象力。于是,文化名人、巨贾豪杰与市井平民聚集到这里,一时间人杰地灵,魔幻而现实,成为东方最具吸引力的城市。
但是,我心目中的“上海”,却是在东西方文化的叠合下人们的日常生活趣味,它丰沛、富有磁性,宁静的里弄和外滩的奢靡缠绕在一起,形成性感、讲究和具有烟火气的生活,延续至今。
近日,杭州内建筑设计事务所发布了由著名摄影家潘杰先生拍摄的「隐居・繁华」,深深地吸引了我的视线,让人难以忘怀。在「隐居・繁华」的设计中,“杭州内建筑设计事务所”将开埠以来上海人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放到当代生活语境之中,让当代与过往在生活和解,日常生活在内蕴、含蓄、充满肌理的氛围中,变得韵味悠长、充满诗意和人文的关切。
19世纪殖民文化带来的“洋房”和西方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上海人和这座城市的人文背景。人们常说:难以想象没有洋房的上海!今天的上海,虽然“洋房”群落鳞次栉比的盛景已经被极具现代特征的“高楼大厦”取代,但是,仅有的“洋房”,却见证了这座城市在“西风东渐”中曾经有过的辉煌与今日落寞。
「隐居・繁华」,位于上海最著名的洋房荟聚之地——武康路100弄,原来的四栋洋楼被“内建筑设计事务所”用连廊串联,组成一个有20间客房、餐厅和院落的酒店。
这是一段关于岁月、情怀和当代生活的叙事!
建筑始建于 1918 年,最初是“德士古石油公司”的高级职员公寓。后来成为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先生与爱妻、著名戏剧理论家张可先生的居所。
因此,这不仅是一个改造项目,而且是一个有故事的改造。
优秀的设计师在面对有故事的改造时,眼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 “建筑材料” 的组织,而是生命的摩痕与生活的肌理,是记忆,是不可遗弃的“旧”,是连接我们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旅途上的节点。正如我们谈到“上海”,脑海中却总是回旋着周璇、白光、李香兰的歌声一样。
在内建筑看来:如果把建筑改造看成时光的延续,设计就是另一个样子。
设计师沈雷曾经说道:“营造时间,时间的被损坏修复是需要在当下的,在老旧的屋子中,百年前的建造,使用,野蛮的摧毁,也是可以用决断的方式再生的。”这也许就是内建筑提倡的,和旧建筑保持应有的“尊重”和“距离”吧。
这是一种新的维度和视角!
于是,在潘杰为「隐居・繁华」拍摄的微电影中,我们就看到了一段缱倦的时光:色彩开始褪去初始的热烈与纯真,成为诚挚;阴翳之中,隐匿着丰富的肌理与岁月的沧桑;带有生活本质印迹的暗金色天花和沉积着故事的胡桃木地板、墨绿色的护墙板,在做工精湛、充盈生命力度的线条的刻痕下,诉说着如烟的往事,浑厚而富有层次。
这是涌动在孙云、沈雷心中的诗意;这是对精致、高贵和过往的缅怀;这是对当代与曾经“关系”的诘问!
内建筑在「隐居・繁华」中的设计手法是洒脱而自由的,他们把握住当代生活与过往记忆之间的语境差异,把握住时光叙事的痕迹和韵致,让空间、人的行为、自然和人文背景在自在、和谐与生活方式“相悖”中自洽和平衡,将酒店生活置于当代社交方式和让人“安然入睡”之中。
正如沈雷在设计吴兴路「隐居・繁华」时所说:当“隐”这个字的出现,事情变得复杂了些。再加上“居与繁华”,己经本是简单的说明文到了记叙文的细微。有了叙事就有了停顿和思考,就需勾起某些深沉的梦境了,隐居着的人,古称隐士,中外都是有的,隐士的人格特点是寻求“诗意的栖居”,是人性的一种回归,是对仕隐情结的一种解脱。
隐居与繁华是相悖的,在某种意义上表征了当代人的矛盾性,也正因为如此,设计才有诗意、趣味,生活的可能性才能张开臂膀拥抱时代,和谐与平衡才有了发生的支点!
仔细体察「隐居・繁华」,它在节奏、停顿、转折和路径中,过去与当代、此刻与彼时、故乡与他乡、经验与新奇在对峙中包容、理解和认同,其间,遮掩不住的“诗意”弥漫了空中每一个角落:
阴翳的西餐厅烛光摇曳,壁炉中散发令人温暖的火光,仿佛召唤远方的家人和好友回归;天花上,满是手工精雕细刻的花草纹样和暗色金箔灯罩的吊灯不,经意的叠化在一起,形成内敛、漫不经心的模样,成为空间的配角,在安静的等待;“哒哒哒”,是高跟鞋轻盈地敲击着以逾百年的精致木楼梯声音,和法国香水一道出现的是典雅的手工刺绣旗袍和百年欲说还休的故事;做旧的、胡桃木和墨绿色的护墙板斑驳,与水刷石墙体、红砖墙的外立面对话、应和、透露着高贵、落寞而又决然不群的高傲气质,成为背景……
这种基调沿着西餐厅和过道延伸到客房,当代生活与古典气质从对峙、交织到融为一体,从贵族的典雅、ArtDeco 的建筑细节到简约的现代的审美诣趣,层次丰富、布局从容、相互表达出敬意。
下午,柔曼的阳光照射在淡然的人和沙发上,让人酥软;英式下午茶在精致瓷器和银质小勺碰撞下,发出清脆、细微的美妙声响;角落的暗处散发着智慧和隐忍。花园里,微风吹拂着自然生长的树叶沙沙声响,花朵暗自绽放,柔软着,惹人爱怜。
在反复观赏潘杰制作的空间微电影后,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一段文字:我们拍摄照片,是为了多年后忆起那个我们曾经经历的瞬间。面对镜头,我们是在为将来、数年或数月后看见这些照片的人们摆姿势。那些人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或是我们的亲人和家人。也就是说,我们是在为一个月、一年、数年后的眼光拍照。
由此而论,面对镜头,我们仿佛是在对未来“搔首弄姿”。更准确地说,那是对着我们未来的眼光摆姿势。
这些照片,它们正确或者错误地锁定了我们所经历的那些时刻。我们经历、目睹、感受的一切,如同我们的记忆,终有一天将被遗忘。甚至就如我们身边那些长者所言,有一天,我们皆会逝去,留下的“唯有这些照片”。
这是帕慕克在他的名著《伊斯坦布尔》中的一段话,也许代表着我看「隐居・繁华」时的心境和感慨!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100弄
:杭州内建筑设计事务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