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陆歌剧院
2014-04-07 21:12
关于建筑委托人和使用者
来自建筑师。Statsbygg是挪威最大的民用物业管理方,拥有650名员工。它是国家对建筑和财产问题的发展和管理的主要顾问。 Statsbygg是“重建与行政”部门下属的管理公司, 但向所有国家部门与机关提供服务。
1998年,国会决定让Statsbygg成为新的歌剧院的委托人 ,负责规划与管理。 Statsbygg在私营部门获得服务,但负责顾问团、承包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专业协调与质量控制。。
挪威歌剧与芭蕾舞剧院是建筑物的最终使用方。这是挪威最大的音乐与戏剧学院。其核心目的是成为歌剧、芭蕾、音乐、舞剧和音乐会的国家级制作人。剧院计划每年组织大约 300场节目,约250,000人次。歌剧院将成为来自50多个行业的约600员工的工作场所。
© Snohetta
该歌剧院是对竞赛获奖方案的实现。这四幅分析图作为方案的一部分,阐明了建筑的基本概念。
歌剧和芭蕾在挪威都是年轻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在国际环境下不断演变。Bjørvika半岛是港口城市的一部分,该城市历史上曾是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汇点……“此处”地面与“彼处”水之间的分界线是一个真实又象征性的分界。这个分界在陆地和海洋、挪威和世界、艺术与日常生活交汇的界限上实体化为一堵很大的墙。这是公众遇见艺术的界线。
© Snohetta
作为竞争基础,一份详细的竞赛要点被提出。斯诺赫塔建议歌剧院的生产设施应该被实现为一个一体化、合理安排的“工厂”。这家工厂无论在规划阶段还是日后使用都应该是实用且灵活的。在规划阶段,这种灵活性被证明是极其重要的:一些房间和房间组团在与最终使用者的合作中进行了调整。这些变化在不影响建筑的前提下,提升了建筑的功能。
© Snohetta
竞赛要点指出,歌剧院在建筑方面应有高品质,应表达出纪念性。由纪念性诞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团结的概念,共同所有权,向公众开放。为了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实现纪念性,我们希望尽力让歌剧院实现最广义的开放,通过铺设出水平的“地毯”和位于建筑顶部的斜坡。这块地毯已给出一个与城市景观相关的明确形式。纪念性通过横向延伸而不是垂直度得到实现。
竞赛的概念基础以及最终建筑是这三个元素的组合——波浪墙、工厂和地毯。
© Snohetta
歌剧院是这个区域规划改造的第一个元素。建筑旁繁忙的交通将在2010年被转移到峡湾下的隧道中。由于其规模和审美表达,歌剧院将与该地区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距离。大理石铺设的屋顶景观在城市景观和峡湾中形成一个大的公共场所。
歌剧院的的公共立面是西面和北面——同时从南面很远的峡湾可以清楚观赏建筑物的轮廓。从Akershus城堡和网格城市中看,建筑创造了峡湾和东面的Ekerberg山之间的关系。从中央火车站和Chr. Fredriks广场看,歌剧利用一个形成峡湾岛屿视野东边界的下跌抓住了游人的注意力。
建筑连接了城市和峡湾,城市化与景观。面向东方,“工厂”表达得清楚而丰富。人们可以看到大楼内的活动:上层的芭蕾舞排练室,街道层的工作室。与未来充满活力而生动的新城区的联系更增添了其城市性。
© Snohetta
对于斯诺赫塔,与艺术家的密切合作一直是建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比赛阶段,艺术家就作为合作者得到邀请,并且他希望从设计阶段就开始合作。斯诺赫塔尽力避免艺术家“装饰”建筑,他更偏爱用不同方式和重要建筑元素,与艺术家、工匠和专家组成开放性对话。对于歌剧院,建筑师有意使大理石覆面的大型屋顶景观和铝材覆面的立面相互接触以形成协同。为索恩屋顶而建立早期合作的艺术家有:Kristian Blystad,Kalle Grude og Jorunn Sannes。一年后,按照国有资金建设项目的指导方针,综合艺术品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聘请艺术家Astrid Løvaas og Kirsten Wagle合作设计金属覆面元素。
© Snohetta
材料以其特定的重量、颜色、质地和温度,而对该建筑的设计至关重要。斯诺赫塔的建筑师叙事性的,是材料本身形成定义空间的元素。是不同材料的组合通过多样的细部和精确性明确表达了建筑。
在歌剧院中,“地毯”的白色石材,“波浪墙”的木材和“工厂”的金属是早在参赛时就确定的三种主要材料。在进一步发展中,因让“地毯”开敞变为可能,第四种材料——玻璃,得到了高度关注。
© Snohetta
经过国际招标竞争,意大利大理石La Facciata被选中。这种石材同其他大理石相比,即使表面湿润时也能保持其光彩和色彩。它在稳定性、密度和寿命方面具有必要的技术质量。对于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生产者Campolonghi具备足够专业的能力、生产力和必要的经验。
“地毯”可上人的面积约为18000平方米。其细部设计极为重要:建筑师希望,它不应与建筑物的一般房间形成干扰,但同时应足够明确,以至于在近距离依旧有趣。
与艺术家合作的数个备选方案在特定非重复模式前被提出,这些方案结合了正在兴起的领域,特殊切割、多种表面纹理,同时为了表明主要几何形而设计了特定的细部。
© Snohetta
橡木被选作 “波浪墙”和大礼堂的主要材料。
波浪墙有一盏灯和多样的表面。橡木被用于整个地板、墙壁和天花板。波浪墙拥有由连接在一起的锥体组成的复杂有机几何形。它也是门厅空间内重要的吸声体。为实现这些目标,它是由更小的元素组成,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几何图形并吸音。
室内礼堂选择橡木有许多原因:橡木致密、容易成型、稳定且触感宜人。
橡木经氨处理后有一个暗色调。此处橡木也用于地板、墙壁和天花板,以及阳台前面和声学反射器。
© Snohetta
歌剧院的设计和建造时都应使其拥有较长的寿命。这意味着简单而现代的、使人联想到工厂和车间的金属覆面需要进行重新评估与设计。
在考虑到审美、寿命、可塑性以及加工成纯平薄板的可能性后,我们选择了铝材。为获得更高的板材品质,与两位艺术家的合作建立了。
设计团队最初旨在采用工业模块化,但板材应有更好的视觉品质。板被凸球段和凹圆锥形冲压成型。该模式是艺术家基于旧的编织技术而开发的。
总之,八个不同面板设计给予了在角度、打在其上的光强度和色彩不同时不断变化的效果。
© Snohetta
门厅上方的高玻璃幕墙在建筑南、西、北面有着主导性作用。在项目早期人们认识到,这种玻璃比预想更加重要,无论是白天或夜晚,它会作为一盏照亮外面的灯。
玻璃幕墙高达15米。建筑师旨在设计一个钢制的柱、框架、斜撑最少的玻璃幕墙。解决方法是用玻璃肋,肋中夹了最小用量钢材。
因期望玻璃面板尽量大,并且面板交接节点尽量纤细,对玻璃的刚性要求相应增加。
这种厚玻璃往往较绿,而不是透明的。因此,歌剧院外墙将采用低铁玻璃。
© Snohetta
建筑由一条南北贯通的走廊“歌剧街”一分为二。走廊以西是所有公共区域和舞台区。东部设有形式和完成面更简单的生产区。地上总共3至4层。地下还有一层。次级区域更深3层。
© Snohetta
大理石铺设的广场游客带到到门厅及其他公共区域。北立面的次入口直接通向餐厅和门厅。在南面,门厅向内奥斯陆峡湾和Hovedøya岛景观开放。西面和北面试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景观,而礼堂位于东面。建筑物最多容纳1900名观众,主观众席1400名, 二层400名,排练室1内150名,双层排练室可作为黑盒剧场。
门厅南侧有一个小酒馆,北侧有一间餐厅和可独立于表演运作的几个酒吧。诸如教育空间、衣帽间、洗手间、信息/票务服务和多样小房间等服务功能在门厅周围设置。从门厅、地面层和公共走廊,都可以通向两个主要礼堂。
大舞台区域显著占据了建筑占地的主要部分。这里有主舞台(16米x16米)与11.8米深次级舞台,两个侧台和两个后台,还有风景厅和商店。这些领域内高度是自由的,最小为9米。背景储藏区位于后侧台上部。部分演出的布景可以安置在后台、侧台或台下。此外,大型排练室直接通向到舞台区,并能在需要时提供更多布景储藏空间。
管弦乐队排练室作为一个声学敏感空间,也位于大楼西侧的地下一层。这个大厅是乐团最重要的排练空间,也可用于录音。声学可变的要求通过使用可调板材和悬挂吸声体得以实现。房间里可以实现类似于礼堂的声学效果,从门厅沿着南立面的一条走廊通向排练室1,使其可被用做公共表演空间。
© Snohetta
© Snohetta
“歌剧街”东侧布置了所有的生产和管理区,共有大小和功能各异的约1000间房间。歌剧街是所有员工的主要的交流干道——来自50多个行业一共约600名员工。
东西向的大型布景装卸处将建筑后部一分为二。这里也是如此,该空间的尺寸是由布景道具尺寸确定的,可达9米高。
北部设置了“硬工作间”,布景道具在那里制成。几个行业在这里有自己的工作区:木工、金工、油漆工和装饰。成品布景通过布景装卸处直接运输到后台。
南部设置了服务舞者和歌者需要的所有其他功能:“软工作间用于服装生产、假发、帽子、手套和化妆道具的生产。同时管理和更衣室均位于这里。宽敞的绿植庭院位于这个区域,在地下一层和地面层。大多数更衣间可容纳四人,包括每场表演的所有必要服装和化妆。这些房间还旨在提供放松和集中注意力的场所,因此配备了沙发床。
歌剧和芭蕾舞部门在这个区域有几个大排练室,位于三层和四层。并且可以通过6米净高电梯从装卸码头将布景运输到3层排练空间。最大的排练室净高9米,与主舞台等大。这使得舞者可以练习整场表演。所有这些空间的墙都有吸声处理。也有部分小排练室位于2层 。
假发制作师、化妆师和装扮师位于更靠近舞台的一层(地面层)。造型师从这里可以在地面层或从地下室到达舞台。
在二层设有有MSIC档案馆、办公室和乐团附属功能间,以及健康中心和健身房。
三层设置了行政管理部门及大型食堂,附带可俯瞰峡湾南部露台。
© Snohetta
主礼堂是一个专为歌剧和芭蕾设计的经典马蹄形剧场。容纳的约1370观众分散在正厅、包厢和三个挑台。设备空间占用了挑台3上方的区域。
乐池十分灵活可变,可以利用三个独立升降机调整高度和面积。
舞台每一面都有可移动的塔,可以在不破坏大厅声学效果前提下调整台口宽度,而不会损坏大厅的音响效果。混响时间利用后墙的悬挂吸声体进行了精心调整,声光控制室也位于大厅后部。
礼堂的形式基于以下几个关系:观众和表演者较短的距离,良好的视线,以及最重要的出色声学效果。将现代礼堂与传统音乐表演结合的建筑学倾向是伴随着对视觉亲近感和卓越声学效果的要求发展的。较老的歌剧厅的吸声通常是采用大面积表面的豪华装饰与雕塑元素来实现的。本歌剧院中,通过现代主义形式语言,声学要求以简洁、独创性的审美得到满足。
高混响时间的要求使得空间体量很大。本歌剧院中,通过上部悬挑的设备层实现体积的增大,这使得大厅剖面为T形。而上方石材覆面屋顶的主结构也包含于大厅体量内,而不是隐藏在假的天花吊顶里。
© Snohetta
最佳声学效果通过以下手段得以实现:
•我们赋予了阳台前端相对于它在房间的位置和每个位置所需的声学功能而改变的几何形状,这也可以作为一种造型手段。两侧的阳台形式将声音反射到观众席,而后部则将声音反射到多个方向,以避免集中产生回声。
•椭圆形的天花板反射体在视觉上完善了大厅,同时也以特殊方式反射声音。与挑台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此。
•每一层的后墙由凸板铺成,这可以避免聚焦并可将声音向室内均匀扩散。
•其他墙体、主管弦乐队反射体以及可移动的塔的几何形被调制为可以散射周围的空间的声音。通过使用不同尺寸的木材弧板来调节不同波长的声音。
•所有的表面都采用相对致密的材料,以避免高频率振动。挑台前端是50毫米厚的坚实橡木,后壁面板是100毫米厚中密度板,带橡木贴面。
© Snohetta
阳台前端的双向曲面和椭圆天花板环采用了由致密弧板胶粘、上油抛光前经过氨处理和电脑三维雕刻的预制橡木组件。暗色调特别适合于剧场空间,同时橡木赋予空间丰富、温暖、亲密的感觉。
座椅被设计为尽可能少吸声。使用的材料是深色木材和与之形成对比的特制橙红色织物。文字显示屏内置于座椅靠背,观众可以自由选择阅读各种语言版本的剧本。礼堂照明采用了斯诺赫塔设计的浅镜头形的吊灯,同时天花和地板上都安装了内置LED照明配件。
© Snohetta
悬挂在椭圆形反射体内的吊灯承担着多种作用,是大厅内的重要元素。它是礼堂的主要照明设施,在这种设施中第一次采用LED照明。其重量为8.5吨,直径7米。它由5800个手工浇铸的玻璃晶体组成。通过这些晶体,800盏 LED灯变得熠熠生辉。室内因此散布着漫射光。整个吊灯可以降低到地面进行维护。
吊灯也是重要的声反射体。这就解释了其为了散射和漫射声音的特殊形式。晶体条带之间的距离朝舞台方向增大,以允许更多声音通过,并因此有助于该空间的混响。吊灯位于中央,从而避免对椭圆反射体后的追光室的遮挡。最后,它形成了一个大厅的视觉围合,从而避免设备空间和上方结构过于引人注目。
© Snohetta
舞台幕布也是礼堂的重要元素。它与吊灯和座椅面料共同形成了与深色木材的对比。通过国际竞赛,美国艺术家Pae White完成了幕布的制作。她曾采用铝箔来反射和吸收礼堂的颜色,从而形成数码图像。这些图像接着被传输到计算机驱动的织机上。
© Snohetta
取决于所选座位布局,第二舞台可容纳至多400名观众,它将被用作歌剧和芭蕾舞,以及宴会、摇滚音乐会、实验表演和儿童戏剧。座位都被安装在推车上,可按照不同布置移动,因此大厅是多用途的。两部大型电梯形成一个圆形剧场,乐池和运输座位的推车储存空间位于地下室。
通常的舞台区由可移动的地板组成。礼堂没有舞台塔,而采用了大型电动滑轮系统来悬挂运送布景、背景和声反射体。9米高的滑动门将舞台区与后台区和布景储藏室连接起来。大厅的混响时间可被抑制,从而适应于大型表演。
客户要求礼堂既具有黑匣子的灵活性,又保持一定建筑品质和身份。两个要求通常是互斥的,但与最终用户进行密切磋商后,一个内部带有形成对比的独立结构的高品质黑匣方案诞生了。
这个“物体”圆润且具有高光泽度,外部是红色镶板,朝舞台则是较冷的金属银色。
四个设备桥在上方跨过空间,容纳了采光和通风,并形成重要的视觉和声学吊顶。
柱列间黑漆大门和可拆卸面板用于调整不同布置。这些面板也考虑了声学影响。
夜幕降临时,歌剧院外观是漫射性的。大的木材“波浪墙”在门厅亮起,建筑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性格。室内成为了立面。它展示了建筑室内与室外是如何相互依存的。
歌剧院的建筑思想和概念也被用于室内设计。任务主要是根据任务书对房间、功能、色彩、材质、表面处理、协调照明设计、设备安装、置入式家具、湿作业空间、厨房、电梯、装置和设备的要求,完成大工作量的平面布置。
室内设计也包含剧院设备和适度宽松家具之间的协调和设计。遵照各种建筑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室外的体验明确要求室内也应具备同等的高品质。
当人们走进室内,首先被引领到屋顶平台最低部分的下方,此处天花板上落下而与地板交汇。
此区域是公共衣帽间,纤细的矮柱用于悬挂游客大衣。进一步到门厅,四个体块撑起了屋顶。穿孔发光的覆面是一个合作创作的例子,来自Olafur Eliasson。这些白色体块容纳了公共厕所。从室内出来后进入到一个开放空间,人们到达广阔的斜坡空间。这个斜坡由白色斜柱支撑,而斜柱在地面汇聚成一簇。
这个巨大的楼梯从木墙中抽离出,并通向礼堂周围三个走廊,从而能够通过它到达大厅上层。室内木质墙体给人以亲密的感受,与开放的白色门厅形成对比。昏暗中灯光带领观众进入建筑的心脏——主礼堂。室内的感受像是置身于一块被挖空的木头内,或是一把乐器内。
在室内设计中,从衣帽间到礼堂是形式的游览,游客从开放和未知,抵达围合与无忧。外观的抽象性自然使得设计时将可识别的建筑元素与细部的数量最小化。
同时,将家具设计使用与建筑相同的设计语言,使其与建筑成为一个整体,这也是一个明确的目标。
诸如酒吧柜台、商店设备、售票桌和咖啡馆的室内等较大的元素集成在更大的建筑形式内,或被设计为独立的白色人造大理石雕塑形式,不使用时均可完全关闭。
衣帽间和门厅采用简洁的座位形式与工业橡胶黑漆涂刷的钢板制成的高桌。装潢采用了毛毡和绵羊皮制成的平板。标牌采用相同的黑色钢材和白色玻璃表面制成,完善了一系列室内元素。
生产区的设计围绕经济性、功能和体验。硬工作间是理性空间,机械化的物流引导了设计。假发和化妆工作间则依赖于为用户的要求特别设计的工作站模块。服装部门是一个忙碌而充满活力的空间,为其特定复杂的物流专门设计了解决方案。
三种艺术形式:芭蕾舞、歌剧和管弦乐都要求有各自的更衣室,更衣室通过相同的标准设计,同时带有专门的置入式家具。然而,管弦乐队需要较大的10人更衣室与取出乐器、休息、演出中交换首席的区域,以及共用的厕所和淋浴。芭蕾舞团、合唱团和独唱则拥有较小的4或6人带专人座位的更衣室,与邻室共用淋浴间。
对于芭蕾,这些房间成为了一天中充满训练和排练的基地。所有更衣室都是专门设计的,带有设施、标准化家具、化妆台、沙发床和橱柜。为不同团体设计排练空间是一项巨大的工作。这些重要的工作空间都需要最佳声学效果、通风和照明。我们旨在提供极佳的空间品质,而吸声墙板十分有助于这一点。
生产区的设计要点指定,这里使用的材料应该简单并且价格经济。这意味着,该区域采用粉刷墙壁和油地毡,保持一般办公室的品质即可。这个搭配作为中性的背景,与激活空间的五颜六色的歌剧戏服和舞台道具相得益彰。配色因此十分简洁而中性。开放的庭院形成一个生产区的中心点,并且围绕它的走廊被赋予了暗色调,以使定位更容易。
芭蕾、歌剧和合唱的排练室各有其自身特征。芭蕾空间光线与通风充足,可欣赏到从峡湾一直到南部的景色。而合唱空间更加内向,带有从朝东的高天窗采光。围合的音乐体验,颜色和材料都是温暖的暗色调。
建筑尽管很大,仍很少有活动家具。我们试图简化、标准化家具的选择,并使其与建筑设计相关联。我们选择了少数优质的家具生产企业,这些家具的设计简洁而现代,同时又是足够成为永恒的经典。
歌剧院的景观包括大理石屋顶,其他大理石铺设区域,以及建筑和周围街道间的区域。通过歌剧院运河上的一座大理石铺设的天桥,可以进入到广场和主入口。广场形成了公共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一直延伸到建筑的西侧和南侧,并最终延伸至东部Aker河畔一座规划的桥边。
早在竞赛阶段,斯诺赫塔就建议屋顶平台应向公众开放,并且应采用白色石材铺装。而如今建筑的特色就是屋顶的几何特征,它像是从峡湾升起,并像地毯一般铺设在公共场所。屋顶边缘的坡道和台阶设计是一个重要的举措。这使得规定高度的栏杆与屋顶本身升起的线条得以整合。
为实现礼堂因声学质量所需的足够体积,屋顶已在栏杆内独立地举高了。而这创造了一个新视点,在这个点可以领略城市与峡湾风光。屋顶大部分区域太陡而不能供轮椅使用,但设有专用电梯可以到达附近平坦的上部区域。
石材表面的处理,其图案、切割和凸起营造的光影效果,是与艺术家密切合作而设计的。白色大理石是来自意大利Carrara quaries 的“La Facciata”。与水接触的北立面和所有石材铺装采用的是名为“冰绿”的挪威花岗岩。
承包商在最终决定颜色细微差异和表面材质前,都进行了足尺模型测试。正在生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已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得以实施
毗邻地区在建设期间围绕建设地面出现了快速而明显的沉降,这需要适当措施加以解决。
砾石原本是用于本地车辆交通的铺设,现在被用于大面积铺设在建筑占地周围。因为地面相对于建筑沉降,而建筑是建造在基岩上的,因此对沉降的调整变得十分容易。树木种植在砾石区,街道设施沿人行道布置,包括自行车停放、长椅和特别设计的不锈钢路灯。人行道由沥青与黑色花岗岩边铺成,大面积花岗岩铺装的道路强调了餐厅、歌剧街、舞台的入口。深灰配色与浅色石材和铝材形成明显对比,以一种酷炫的单色形式语言。
周边的景观是在斯诺赫塔与Bjørvika基础设施的合作下设计的。Bjørvika一直负责歌剧院周边街道的规划。
庭院位于建筑生产区中心。由黑色玻璃、铝材和木材组成的立面及开放天空包围。地面及地下室层都可直达庭院,而上层则将它作为建筑深处的绿肺。在地下室隔声排练室前,种植的植被形成一道屏障。院子的地板由木材铺设、白色大理石和绿地组成。大理石铺设的楼梯连接了两层。草,攀援植物和多年生植物围绕一把直通上层的电缆线种植,同时为立面提供了遮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