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经典:圣玛利亚大教堂 丹下健三
2018-04-11 18:00
有些建筑是不属于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年代的。丹下健三(Kenzo Tange)的圣玛利亚大教堂(St. Mary Cathedral)则是这样一个建筑。当然,建筑本身所使用的的材料和建造技术来自20世纪,但是其蕴意和深度则在50年后的今天依旧新潮。而这个特质则不是所有建筑都有的,也不是这个建筑唯一的特质。
© Scarletgreen
这个位于东京的大教堂于1964年建造完成,以取代原先在战火中摧毁的木制哥特式教堂。丹下先生则使用混凝土结构重新打造这个教堂,其在概念上简单明了,在形态上则较为复杂:它让人感受到了鸟的轻盈和它翱翔时翅膀的张力。
© Scarletgreen
建筑中的八面墙支撑起了整个结构,它们流动于整个建筑以形成屋顶和墙面,将整个空间闭合或向外形成与地面垂直的窗口。这些墙面有着夸张的曲线造型,象征着向天空展开的张力,并将长斜方形的地面自然地过渡为屋顶的十字形天窗。建筑“翅膀”的不同高度和其非对称性让它在天空背景下显得极具动态。最高的“翅膀”有39、41米高。
太阳光落在不锈钢金属表皮上,在粗糙坚硬的混凝土楼板周围形成了一个闪闪发光的“裙摆”。虽然表皮覆盖层都是相同颜色的,但其曲线和U形的建筑轮廓增强了整体的流动感。这一特点也让这个教堂成为东京密集城市背景下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 Mobileart
在地下层,内部的石块则与外表得的金属层形成强烈对比:石块构造了流动的墙面并连接到地面。而在边缘的入口区域则有着较低的层高,以此与内部主厅的高大形成对比。
© Scarletgreen
光在每时每刻对于建筑内部流动的墙都有着不一样的影响,让其本身成为建筑氛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射进来的阳光和墙面上的漫反射与曲折流动的墙面融为一体,使得参观者可以在进入建筑物时就可以看到和注意到混凝土墙的曲线美。
© Scarletgreen
建筑有着四面竖立于墙面之间的窗口,以及四面位于屋顶的天窗,以此形成顶部的十字形窗口,而光则从这些“缝隙”中流入内部。在较暗的空间中,光的明亮和影的黑暗则形成鲜明对比,以此加强教堂作为宗教之地的象征性。
© Mobileart
教堂内的钟楼则遵循建筑主体的构成概念:其空间中墙面形成的四条竖直的线在屋顶汇聚成为一条,笔直通往天空。而位于其中的管风琴,则是特别于意大利马肖尼(Mascioni)定制,以和入口的空间相融合,并与2004年安装完成。
© Scarletgreen
这个东京的教堂被视为丹下健三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东京市内最有趣的作品之一。建筑包含着来自西方的韵律,也同时包含着东方的文化和感性之美,而丹下先生则将两种文化中的复杂特质在建筑中完美吸收并融入了其中的细节之中。
© D. Fajio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