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潘冉设计:在杭州,他用“消隐边界”的方式造了一座当代隐世家园

2025-11-27 09:19
  

                            

                            

                            
潘冉
THE DESIGNER
名谷设计首席创意官,潘冉平行研读东西方思想流派的精神哲思,从传统筑造工法到艺术领域与建筑的内在联系出发,追求静谧与永恒的空间特质,完整清晰及认知设计学脉络与设计践行的高度统一, 被誉为当代建筑室内设计东方精神推动与践行之代表人物之一。

                            

                            

                            
由潘冉设计的杭州的安璞逸庭公共空间,
在繁华都市中心开辟了一片避世桃园,
包含书吧、健身房、冥想室、会客室等多元空间
在当前这个崇尚张扬与视觉冲击的时代,位于杭州萧山的安璞逸庭,却选择以沉静内敛的姿态,完成一次建筑意义上的“退隐”。这个涵盖展示车库、会所及多元公共空间的项目,不追求形式的标新立异,而是回归土地的本质,倾听环境的低语,以克制而细腻的语言,温柔地嵌入场地之中。

                            

                            
通往会客厅的廊道开敞在自然光影的变化中。
宋代美学是此次设计的灵感之一,
潘冉在连接空间的廊道上精心考虑,
使其于曲折、松紧之间不断变化,
与自然深度融合,处处充满意趣。
在设计师潘冉的带领下,名谷设计团队从“土地意识高于人的欲望”出发,试图回应着一个时代的提问:在现代都市的繁华之外,我们能否重拾一个既安顿身体,又滋养心灵的“家园”?
他们以宋画的精妙层次,勾勒空间的起承转合;取魏晋文人的清朗风骨,凝练材质的温润气韵。在“自然而然”的指引下,于都市之中,辟出一处能感知日月山风流转、亦能安放邻里日常温情的新型社区。

                            
在安璞逸庭,建筑不是孤立的人造物,而是自然的延伸。它与土地、气候、植物一同呼吸,成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
设计团队希望建筑是“长出来”,而非被“建出来”的。
于是,“消融边界”成了贯穿始终的理念:
模糊室内与室外、人造与天然的界限,让空间回到生长的秩序中。
作为安璞逸庭的精神缩影,
位于空间轴线中心的冥想室
是如同“凉亭”一般的象征性存在,
设计师将其视作空间中的一座“雕塑”,
用它锚定整个项目的灵魂。
这种“消融”首先体现在空间体验上。设计团队提出“建筑像凉亭一样”的概念,追求通透、流动、可穿行的状态。
作为整个项目的精神缩影,位于空间轴线中心的冥想室是如同“凉亭”一般的象征性存在,通过压低体块立面,从顶面引入天光,即使在阴雨天,空间仍明亮通透。光线随着时间流转,清晨与傍晚在墙面留下不同的色温,让人静坐时也能感知时间与气候的变化。

                            
廊道则让自然直接介入,
枝条轻触手臂,
石面间长出细碎的绿意。
自然不再只是景象,
而是身体行动的一部分。
宋代艺术的雅韵则藏在了材料的细节之中。
材质的运用让“生长感”有了更具象的承载。
设计拒绝光滑和炫目的工业感,转而探索能“呼吸”的天然质地。地面与墙面的浪淘沙石带着细微毛孔,像经年风化的表面;山纹木饰面保留自然纹理;藤编吊顶透着温润的光影。它们共同构成安静的气息,让建筑像石头、像树木,从土地中生长而出。

                            

                            
泳池放弃标准的竞赛规格,
转而采用更贴近休闲的20米长度,
让它从一项运动设施,
转变为服务于社区氛围的度假水景。
水景成为消融自然与建筑边界的重要元素。
设计通过处理水体的视觉边界,将室外景致引入内部空间。泳池便是这“消融”的极致体现。传统无边泳池靠抬高水位制造叠影,而这里只用一条细缝,将泳池水与景观水连成一体。水面平展如镜,仿佛自然水流从远处延伸至脚边,模糊了内与外的边界,让用户的心境也随之融入一片无界的宁静之中。

                            
书吧在开放的空间中围合出一个沉浸式的角落,
下沉式设计将视线与水景平齐,
内置的绿植如同从水景中生长而出,
内外相接。
正如潘冉所说:“我们希望室内与室外能相互延伸、相互渗透。”
在安璞逸庭,建筑退回自然之后,空间的主角重新成为人。

                            
人在其中行走、停留、呼吸,与光、风、水、植物一同构成生活的风景。边界消失,留下的是被自然温柔包裹。

                            

                            
位于地下车库到达处的巨石阵
是东方智慧“稳定地气”的现代表达,
也是奠定项目自然、厚重、
充满哲思美学的第一块基石,
带用户在心理上完成了
从“城市”到“家园”角色转换。
设计团队始终相信,建筑的根本目的是“庇护身体,延伸情感”。在安璞逸庭,设计成为一种身体的诗学,借“尺度与节奏”将空间转化为引导感知的无声语言,共同编织出一段有起有止、有收有放的行走体验。
北走廊的长线被木墙穿插打断,
地面浪淘沙石卷上墙面,
以细弧收边,
空间因此变得柔和、富有呼吸感。
尺度,是建筑对身体最直接的关怀。它体现在门厅恰到好处的吊顶高度,也可感在走廊令人安心的宽度间。节奏,则是空间引导情绪的动态序列。整个社区的游览路径,如同一首抑扬顿挫的乐曲。从入口石阵的“收束”限定,到廊道转折后的“释放”开阔,再到公共空间由材质与光线所围合而出的领域感,身体在行进中不断经历着空间的挤压与释放。
这种借鉴自东方园林的开合之道,不以制造戏剧化的视觉冲击为目的,意在细腻地呼应人的心绪波动。

                            
潘冉认为感受自然不是去看风景,
而是参与自然的变化。
他在一层南面安排了健身房,
早晨7到9点,太阳升起,撒入健身房室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影渐渐拉长。
潘冉希望为运动增加一份朝气,
使早晨的时光成为一种具象的体验。
而光,是强化这场感知之旅的关键。
设计团队“希望控制光线”,使其成为连接自然与室内、标记时间流逝的媒介。
自然光被精准捕捉:设置在南向角线的健身房,可以“伴随着日升的光影变化”,让晨练者在运动中感知一天的开始;下沉庭院的会客厅,在傍晚时分可见西斜的光线透过玻璃,在衣物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与健身房早晨的阳光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

                            

                            
会客厅同样用点光源、
隐藏灯带与柔和、
哑光的材质“打配合”,
于无形中松软使用者的神经,
时刻体会松弛和自在的氛围。
人工照明则作为辅助,勾勒空间轮廓,丰富多重感知。名谷设计与专业灯光顾问BPI合作,力求“见光不见灯”的隐藏效果。针对不同的饰面材质匹配不同类型的光源,规避在人视线高度内布置刺眼光源,大量使用隐藏灯带、点光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有害眩光反射,让光正确地服务于人的情绪与感受。

                            

                            
作为中轴线的“C位”,
在一层空间的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冥想室,
这里也是潘冉挚爱的空间。
最终,一切将再次汇聚于冥想室这一精神停顿点。它矮伏于树下,回应着“屋脊要在树下”的古制谦逊,也为流动的空间序列提供了一个静默的锚点。
当身体在尺度与节奏的引导下,经历压缩与舒展,心灵的节奏也随之沉静,完成了从物理空间到精神场域的自然过渡。

                            

                            
私宴区以温暖的木制色调为基调,
深色木饰面在入口奠定沉稳气场。
有机造型的灯饰如玉石与暖黄灯光交织出柔和光影,
木地板与石材的地面划分,
在细节中强化领域感,
共同营造出充满仪式感的东方就餐氛围。
社区的本质,并非仅是若干住宅单元的集合,而是人与人之间产生连接、形成共鸣的场所。然而,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传统的邻里关系正逐渐走向淡漠与割裂。名谷设计深刻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公共空间的缺失与错位。因此,
在安璞逸庭项目中,重建邻里关系成为了设计的核心议题。

                            

                            
茶室与棋牌室构成一个可开合的隐秘空间。
竹影壁画、
米色肌理壁布与编织元素共同营造出温暖素朴的氛围,
东方写意的设计细节与翠意盈盈的中心庭院内外映照,
将自然转换为室内的惊喜。
在潘冉看来,过度的服务会将社区推向“商业化”,因为“重服务”的背后伴随着付费逻辑,进而剥夺了用户应有的自在与松弛。他所追求的,是如同大学图书馆般的氛围——陌生人也许因不同的目的共处一室,但仍可各自专注,互不打扰,且倍感安心。“你不要管我在这坐多久……那就是自由的感觉”,
这种“不管”的背后是“各得其所”的设计哲学,是对人最深切的尊重,也是社区能称之为“家园”的前提。

                            
品酒室在木色基调中,
融入仿金属涂料顶面、大面积手工砖和整面金属夹丝玻璃,
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淡雅的氛围,
让人在品鉴美酒的同时,
也能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只有先建立公共空间,才能建立真正的邻里关系。” 设计最终回归到打造一系列“轻服务、轻运营”的公共空间,让人们在其中能够自然而然地相遇、舒适自由地相处。
例如行政酒廊临窗而设,将互动的权利交还给使用者,让其随意设定社交距离,或独自拥抱窗外的草木清风,与室外的无声对话,也能在松弛的氛围中结识新友。

                            
行政酒廊打破边界,
吧台正对庭院,
远处的瀑布与浅滩尽入眼底。
设计同时也彻底反思了标准化的配套逻辑,转而从真实的生活场景出发进行定制。健身房“一反常态”,取消了庞大的更衣室和淋浴间,鼓励居民“回家换洗”。这不仅为用户节省了物业成本,也免去了大家拎着大包小袋的累赘,回归社区健身本该有的便捷与轻松,鼓励一种更自然、更本真的生活动线。
以兴趣为导向,
潘冉为安璞逸庭设计了不同的“聚集场”,
除了酒廊、书吧、健身房等,特别设立的公共宠物理容空间,
满足养宠家庭的需求,
促进业主之间的交流分享。
潘冉认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懂生活”,否则无从知晓何为真正的生活方式。安璞逸庭的营造,最终成为一次对理想生活的探寻与呈现。它通过精准但克制的设计,
将公共空间转化为滋养邻里温情的土壤,将“家”的私人领域,温柔地扩展为“家园”的共享体。

                            
在此,设计亦成为一种无声的教养。它引导人们重新学会生活: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回归生活的本真状态。建筑,由此化身为能与土地、与时间共鸣的生命体。每一处石材的肌理、每一刻光线的流转、每一道水景的蜿蜒,都在诉说着对个体自由的尊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最终,空间不再言说自身,而是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为故事唯一的主角。

                            

                            
监制|米芷仪
摄影|朱海
造型|吴量
文| SUN
编辑|徐露梅
设计|Darki

                            

                            

                            

                            
   

采集分享

举报

环球设计

什么也没写

16009 作品/ 0 人气

  •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推荐作品


    相关文章

    下载

    加入到画夹管理

    添加画夹

    提示

    右键保存、高清大图仅支持VIP会员
    名师作品集【专享】
    全网名师最多、更新最快、作品最全
    作品库【无限查阅、一键下载】
    全球最大室内作品库,超33万部
    精品资料【下载】
    全年精品资料更新超1000部
    灵感搜索【原图下载】
    中文搜索全球顶尖案例灵感图
    设计师生活馆【内购价】
    5大电商平台官方合作,专享内购价
    CAD库【模型下载】
    cad单体模型库精准搜索查找下载
    免广告打扰【屏蔽】
    屏蔽全站广告,享受纯净体验
    3D模型【送199币值199元】
    分享全网最新精品3D模型
    名师与资料完善后,价格涨至699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