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最受欢迎 从科幻到自然,从传统纹样到数字化:五个设计故事的现代表达_20250720

2025-07-20 20:38

                            

                            

                            
自FRAME AWARDS 2025的作品申报于今年1月13日正式启动以来,我们收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在揭示月度最佳和荣誉奖之前,我们都会重点关注那些经常被读者和评委阅读的作品。以下是阅读量最高的五个项目。
本期上榜的五个项目,涉及办公室、住宅、展厅、餐厅等空间,如下:
克罗地亚 · MIREO OFFICE · 科幻灵感下的多元协作空间
加拿大 · RE-FOLDED HOUSE · “折叠”理念下的自然居所
日本 · KARAKUSA – THE RHYTHM OF LINES · 资生堂纹样的现代律动
泰国 · FELTECH PAVILION · 2025数字制造与循环设计的展厅空间
米兰 · TUYA MILANO · 复古优雅与当代的融合

                            
MIREO OFFICE
Brigada
这间位于克罗地亚的大型办公室从《星际迷航》《银河系漫游指南》等科幻作品中汲取灵感,将“多元、平等与思想自由”作为空间构建的核心理念。
设计不仅关注功能布局,更重视工作者的身心状态与灵感激发,以多样化美学划分不同区域,回应当代办公空间对灵活性与个性化的双重需求。

                            

                            

                            
© Marko Mihaljevic
共享区域如茶水间与协作空间采用复古未来主义风格打造,以饱和的色彩、流线型轮廓和宛如太空舱内饰的材质,营造出一组组极具想象力的“星际社交场景”。
设计灵感来自《星际迷航》中“十前酒吧”(Ten Forward)与《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超现实视觉体系,这些空间鼓励跨部门的即兴交流与灵感碰撞,打破传统科层架构的界限。家具与灯光的选择也呼应整体语境,强化“开放、趣味与想象力”的氛围设定。

                            

                            
© Marko Mihaljevic
与之形成对照的办公区域,则以更为克制和柔和的视觉语言呈现。空间布局开阔灵活,兼顾专注与舒适;在声学、光照与人体工学等细节上精细考量,使员工在高效工作的同时,也能获得稳定、平衡的状态。共享区与专注区之间的节奏转换,构建出一种顺应工作节律的空间张力。
整体设计体现了 Mireo 对“多元、平等与思想自由”价值观的空间化回应。Mireo 亦相信真正的创新源自多元视角的交汇。而这座办公室,正是这种信念的具象表达,一个开放包容、充满灵感的未来职场,一个让想象力与创造力并肩生长的空间。项目借此重新定义了当代办公环境的边界与可能。

                            

                            

                            
© Marko Mihaljevic

                            
RE-FOLDED HOUSE
McLeod Bovell
该项目位于加拿大的洪泛区,由 McLeod Bovell 在施工中期接手,这对工作室来说是一个有趣的挑战。
评审团成员 Peter Meinders 评价道:“这是一次在形态与材质上都极具表现力的呈现。它既散发出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奢华感,又体现了对可持续性的深刻思考。”

                            

                            

                            
© Ema Peter
为了抵御该地区预期的周期性洪涝灾害,建筑外立面选用了 Accoya 材料——这是一种经天然处理的松木,专为接触地下水的应用场景开发,常用于运河护岸等高湿环境。
木材表面保留了因堆叠加工而产生的独特“贴标痕迹”,不仅是一种工业痕迹的视觉语言,也隐喻了其经由乙酰化处理后所获得的抗水性与长久性。最终,这些木材被任其自然风化成柔和的灰色,仿若场地原有铁杉树的自然底色。

                            

                            

                            
© Ema Peter
景观设计则被视作对湿地生态的延展,通过“折叠”的语言构建出三重叠层:其一为沉积层——河流冲积而成的沙石地貌,通过车道、功能铺装与贴地台阶的形式被纳入景观系统;其二为植被层——由莎草和原生植物构成的开敞草甸,没有围栏,与四周自然环境无缝过渡,并逐渐衔接至针叶树与落叶灌木;其三为漂浮层——包括抬高的步道、木栈与座椅,构成建筑与地貌之间的过渡结构。
整个项目试图回应自然地貌与人造建筑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计语言重新定义这栋植根特定语境的家庭住宅。“折叠”这一概念贯穿地形起伏、建筑构成与材质肌理,以一种更具共感的方式,呈现出居住者与这片土地之间的情感连接与空间理解。

                            

                            

                            
© Ema Peter

                            
KARAKUSA – THE RHYTHM OF LINES
Hakuten   Nou
以资生堂自创始以来延续至今的经典“唐草纹(karakusa)”为灵感,位于日本这一名为《Karakusa – The Rhythm of Lines》的项目,致敬了品牌在文化与商业层面上历久弥新的影响力。
项目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橱窗装置,通过可变动的动态机械结构,模拟笔触的流动,呈现出线条的韵律与生命感;二是室内展览,展示了专为此次设计的展陈家具,陈列着镌刻有历史“唐草纹”图样的品牌经典产品,邀请观众近距离感知资生堂的美学传统与品牌传承。

                            

                            

                            
© Masayuki Hayashi
作为贯穿东西方文化的生命意象,“唐草纹”(Karakusa)自古以来便象征着植物的优雅生长与顽强生命力。资生堂首任社长福原信三曾认为,唐草纹中蕴含的温润曲线正如女性的姿态,恰如其分地契合化妆品所传达的美学。自此,唐草纹成为品牌视觉识别体系的重要符号,并在不同年代不断演化,始终承载着资生堂的精神内核。
此次项目旨在回溯唐草纹在资生堂设计历史中的脉络,并赋予其当代表达,将其重新演绎为“持续生长”与“未来愿景”的象征。展览分布于街道橱窗与建筑内厅两大区域。

                            

                            

                            
© Masayuki Hayashi
橱窗部分以“曲线”为主题,灵感来源于为资生堂奠定视觉语言基础的插画家与设计师山名文夫(1897–1980)。飘带般的丝带勾勒出唐草纹的优雅曲线,仿佛山名笔下的线条在空间中自由流动。三条各具节奏的曲线永不重复,交汇叠合间构成短暂却丰富的动态画面,暗示着唐草纹在当代语境下的持续演进。
建筑入口内的装置则聚焦于“直线”。其灵感来自于地面原有的镶嵌式唐草图样,这一图案仿佛向上生长,在空间中延展出枝蔓与叶片,形成具有雕塑感的结构,营造出如同步入“唐草”之中的沉浸式氛围。从上层中庭俯瞰,漂浮的线条与地面的图案互为映照,二维与三维交织,营造出流动的空间感知。

                            

                            

                            
© Masayuki Hayashi

                            
FELTECH PAVILION 2025
NPDAStudio
NPDAStudio 在数字化建造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化,此次为泰国本土声学与热绝缘材料制造商 Feltech 设计的展会展台,再次展示了其前沿的设计实践。Feltech面板采用回收塑料瓶制成,具备卓越的声学与热绝缘性能,兼具环保和功能性。
本次展台设计秉承“最小浪费”原则,展会结束后,钢结构将被重新利用为温室框架,而用于搭建的面板也将回收再制成新的绝缘材料——实现了从制造、展示到循环再用的完整闭环。该项目不仅体现了材料再生的潜力,也展现出数字设计如何推动可持续建筑向前一步。

                            

                            

                            
© Tanet Chantaket
此次展馆以“数字化建造”作为媒介,重新思考空间与声学体验。数百块拥有独特肌理的三角形面板被加工、组装为一个高达5米的钢结构抛物线隧道,构建出一个半开放式的“声学避风港”,在喧嚣的展会现场营造沉浸式氛围。这些花瓣状结构,既可感知又可探索,激发交流与灵感。
展馆内的每一面墙,无论是弧形、平面还是围合出的独立空间,都呈现出Feltech材料在纹理、色彩与应用方式上的多样性。光影装置则为空间叙事增添动感与层次,互动区域也为观者提供近距离体验产品性能的机会。

                            

                            

                            
© Tanet Chantaket
当AI被问及如何形容这个空间时,它将展馆比作重叠的茉莉花瓣——一个不经意却充满诗意的意象,承载着泰国文化中温柔细腻的气质,并被转化为富有现代感的建筑语言。
这座展馆既植根于“过去”,成形于“当下”,又指向“未来”,是一种跨越时间维度的空间表达。

                            

                            

                            
© Tanet Chantaket

                            
TUYA MILANO
Mihai Poescu Studio
这家位于米兰、融合文艺复兴与米兰现代气息的餐厅,以一片璀璨的“冰川吊顶”开场:上方悬挂着多达一万根手工打造的玻璃冰柱,为空间注入复古而现代的华丽感,营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盛宴。
整体设计在材料与年代感之间取得平衡,既致敬过去,也回应当下对于空间氛围的多元期待。

                            

                            

                            
© Alex Ionita
Tuya Milano 是对意大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黄金年代的深情致敬。其空间设计以“极简体块感”为核心理念,摒弃多余修饰,以流动的线条代替尖锐的转角和突兀的分隔,在柔和曲线中实现元素的有机融合。
地处文艺复兴遗产与米兰现代气质交汇之地,Tuya 的设计也在怀旧与当代之间游走。
设计灵感来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意大利风格,内部材质的运用同样大胆而丰富。黄铜、大理石、实木、玻璃与丝绒共同构建出层次感强烈的空间语汇,搭配水磨石地面,呈现出一种精致而不失张力的“极繁主义”美学。

                            

                            

                            
© Alex Ionita
Milano 设计的灵魂悬浮于上方,一万根手工打造的玻璃冰柱自上而下垂落,与曲线轮廓的家具自然衔接。每一根冰柱均由定制LED单独控制,色温与亮度可随情境调节,不仅赋予空间情绪与节奏,也巧妙地隐藏了通风、电气等技术系统,为整体氛围注入情感与灵魂。
Tuya Milano 不止是一家餐厅,它是“米兰精神”的当代表达。复古的优雅气质在此与当代流动的设计语言交汇,展现了这座城市如何在传统与革新之间,不断续写设计前沿的篇章。

                            

                            

                            
© Alex Ionita
图文丨FRAME团队
编辑丨康喵
校对丨Miki
- Frame Awards最新赛程 -

                            
FRAME AWARDS 2025参赛通道已开启!早鸟倒计时15天!

                            
一周最受欢迎 | 辣味、绿洲与古典回响:五个设计项目的日常想象

                            

                    

举报

环球设计

什么也没写

16069 作品/ 0 人气

  •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推荐作品


    相关文章

    下载

    加入到画夹管理

    添加画夹

    提示

    右键保存、高清大图仅支持VIP会员
    名师作品集【专享】
    全网名师最多、更新最快、作品最全
    作品库【无限查阅、一键下载】
    全球最大室内作品库,超33万部
    精品资料【下载】
    全年精品资料更新超1000部
    灵感搜索【原图下载】
    中文搜索全球顶尖案例灵感图
    设计师生活馆【内购价】
    5大电商平台官方合作,专享内购价
    CAD库【模型下载】
    cad单体模型库精准搜索查找下载
    免广告打扰【屏蔽】
    屏蔽全站广告,享受纯净体验
    3D模型【送199币值199元】
    分享全网最新精品3D模型
    名师与资料完善后,价格涨至699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