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山本理显天津图书馆 首
2024-06-28 16:23
在山本理显的设计中,公共和私密属性的空间界限往往被模糊化,并演变为一种新的空间-阈(threshold)。阈空间不仅属于空间的所有者,也属于整个社区,并为人们创造更多日常交流、见面的机会。
山本理显设计工场、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24年3月5日,建筑师山本理显获得了第53届普利兹克奖。评审委员会将山本理显称为“建筑师和社会议题的倡导者”,并充分肯定他在建筑中打破公共与私密属性空间的关系,为社区带来积极影响和改变,为人与人创造更多可能的交流机会。
2012年,67岁的山本理显完成了他在中国唯一的公共文化建筑,天津图书馆。在项目设计阶段他曾说过:“理想中的图书馆应既具备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处理等专业性很强的设施,又是市民自由交流、活动,同时激发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的平台”。天津图书馆就是在市民交流和专业学习这两种功能融合中产生的。它的定位不是单纯的图书馆,而是公众热爱的知识乐园。它全面而系统的展现了山本理显对人与人、公共与私密、建筑与社区关系的思考与革新。在他获得普利兹克奖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我们有必要对这座积极融入社区生活的公共文化建筑进行更为深入的解读,还原其设计初衷,加深对其观念的理解。
山本理显认为:“优秀的建筑,必须与社区保持密切的联系”。不同于传统居住社区,他将社区定义为 “共享同一空间”,而任何建筑,不管体量大小,都是存在于社区中。在项目中他持续不断地关注并激发更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通过将公共交流活动纳入到空间中,使建筑融入社区并与社区紧密相连。
天津图书馆的设计目标定位为“促进市民共享交流,激发探索知识的乐园”。为了将更多的公共活动纳入到建筑中,图书馆的功能按照不同程度公共性、开放性被重新布置。开放的,适合交流的大空间布置在低楼层,半封闭和封闭的研究类空间布置在周边或上层。自下至上逐渐由开放到封闭由公共到私密,让开放的功能空间发挥更多的公共属性。图书馆因此能更加积极的融入社区,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知识的获取伴随更多交流产生,而交流则带来更多的知识共享。
在山本理显的设计中,公共和私密属性的空间界限往往被模糊化,并演变为一种新的空间-阈(threshold)。阈空间不仅属于空间的所有者,也属于整个社区,并为人们创造更多日常交流、见面的机会。
在天津图书馆,城市与建筑之间的界限首先被打破,皆因接到的空间体验被设计师引入建筑内部。图书馆南侧联系着城市道路及大片居住区,另一面联系着充满活力的文化中心湖面及广场。传统的图书馆大厅被一个像街道似的“阈”空间取代。它自南向北贯穿整个图书馆,两侧布置像社区阳台一样的阅览空间。人们在这条“街道”上可以驻足停留,自由穿梭去往湖边,也可以通过它去往高处层叠交错的阅览平台。
图书馆内部功能之间的界限也被模糊化了。建筑内部的“街道”空间两侧,围绕着错落布置的阶梯状阅览区。这些凸出凹进,相互搭接的平台像社区中的庭院或阳台,属于不同阅览区域,如期刊、报纸、科技杂志,同时又属于整个阅览空间。水平和垂直的空间界限因此被打破,“阈”空间在不影响彼此使用独立的同时,让读者在视觉和心理上融为一体,从而激发更多的活力和交流。
室内外空间的界限模糊与通透是山本理显作品的重要特点。他曾说:“在每一个作品中,我都运用了通透感,因为在建筑内外部之间建立联系非常重要”。天津图书馆采用了石材百叶和玻璃幕墙的双层表皮结构。百叶状石材让厚重、严肃的材料变得轻盈而通透,从而消除102m长宽×30m高的巨大建筑体量带给环境的压迫感。白天通透的玻璃和石材百叶将室外的环境积极的引入到室内,同时有效避免太阳光线直接射入;到了夜晚,室内漫射出来的灯光将安静阅览和不断走动的影像渗透到室外。通透性的建筑立面让建筑内部的人感受到周边的环境,同时让外部的人对建筑空间有一种归属感。
连续的景观空间也经常出现在山本理显的项目中,它将人工的建筑有机融入到周边的自然环境中。在天津图书馆,一个连续的、舒缓的草坡将城市与建筑,室内与室外,一层与二层用自然联系起来。人们可以通过这个自然的空间直接进入室内,也可以在草坡上停留、休息、交流。自然的“阈”将城市景观引入图书馆内部,同时为室内的读者与街道上的行人创造潜在的交流机会。
▲连续的草坡连接城市与建筑,室内与室外,一层与二层
山本理显的设计充满严谨的逻辑又不乏理性的浪漫。简洁的模数化空间往往作为背景,灵活、平等、中性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天津图书馆巨大的建筑体在平面上被划分为100个10.2*10.2m的标准化模数空间。尽管如此,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并不单调乏味,通过不断打破这些标准化的空间框架并重新组合,呈现出封闭的房间、漂浮的墙体、开放的平台、悬挑的过梁等不同形式出现,通过互相叠合,错落布置形成像立体迷宫一样的空间,引导人们不断地探索其中。模数化空间在这里不仅没有强势的决定或约束人的行为,反而参与到人们的阅览、探索、交流活动中,激发更多人与人之间偶然、愉快的互动。
为了实现这一令人振奋的建筑空间,天津图书馆平面共121个柱位中仅布置了45根通高结构柱,下层的空间被大量释放出来。通过8个核心筒支撑上部的空间桁架不断交错、搭接,形成上重下轻、上实下虚的反重力无柱空间。一种全新的结构形式因此诞生:钢框架支撑-空间桁架交错体系。这是山本理显设计工场和天津规划总院团队的首次合作,是一次公共建筑领域的空间体系创新,同样是两个设计团队之间的“竞合游戏”:共同一致的设计目标,催生设计师之间的良性合作;良好的合作激发彼此的技术竞技。天津图书馆从方案立意、空间推演、功能优化到结构创新,整个过程都遵循“竞合模式”下的集成化设计理念。正如天津图书馆中方项目负责人,天津规划总院总建筑师赵春水所说:集成化设计坚持的是整合所有参与设计师的理念和目标,用共同价值指导项目的实现。集成化设计是一种方法、一种合作、一种合力,是所有参与人员共同完成的“整体”事件。
天津文化中心图书馆于2012年建成后,在业界引起了很多关注。关注点集中在:结构体系与建筑空间的完美结合,即结构成就建筑之美;建筑空间与文化中心整体乃至城市街区相得益彰,即建筑空间延续城市空间等。时至今日,在山本理显先生获得普利兹克奖之后,他的“社会地域圈理论,社区与住宅共生的理论”才被重视,图书馆空间成为研究其理念的形成、演化、成熟的重要样本和现实案例。他的建筑理念通过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反映到现实中。
相信,山本理显先生获奖的意义远超出一般意义的文化现象,它是对坚守现代建筑理想,不禁锢于机械现代主义,坚信建筑能改变社会的一种鼓励和褒奖。投射出山本先生设计理想的天津图书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话题。
建筑设计:山本理显设计工场、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建筑专业:赵春水、王连顺、侯勇军、陆伟伟、张胜强、崔磊、董天杰、田垠、阳建华、潘福超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