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苏州冯梦龙村冯梦龙书院 首
2024-04-19 13:21
© 建筑译者姚力
书院的设计与建造完全采用了现代的建筑理念:大跨度的自由空间,最经济的结构形式,并通过变化的空间尺度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设计中也运用了许多传统元素——小青瓦屋面、花格窗的组合、景观石的设置以及园林中移步换景的关系。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在苏州黄埭镇的乡间,有三座围绕着小广场的形式特征不同的建筑:靠东侧的一座是冯梦龙故居,于2014年按原址修复而建,保留了明代故居的基本特征;靠北侧的一座是冯梦龙纪念馆,2018年建成,运用传统木构,仿明代建筑特征而建;广场西侧,便是本次新落成的冯梦龙书院。
© 张莫非Moffee
▲西北方向鸟瞰,完全融入乡村肌理中的书院
© 建筑译者姚力
▲从北侧鸟瞰冯梦龙书院
© 建筑译者姚力
▲清晨微光下的西北方向鸟瞰
© 建筑译者姚力
冯梦龙书院以一层为主,连续的白色外墙构成了建筑的围墙。局部二层的人字形小青瓦屋面,散落在空间中部,降低了从周围看去的视觉高度。粉墙黛瓦下,绕墙而行,偶见花窗内透出绿波点点、书香阵阵。整体建筑风貌与尺度同周边的故居、纪念馆以及民居浑然一体,好似是从这个村子里长出来的。
▲建筑的生成
©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的生成分析
©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清晨微光下的主入口
© 建筑译者姚力
▲从廊道看入口广场
© 建筑译者姚力
▲主入口由东向西方向透视
© 建筑译者姚力
▲从阶梯阅读区看向主入口
© 建筑译者姚力
从仿古的门廊踏入书院,内部却是全新的空间体验与结构形式。一层是一个完整的大空间,围绕着中心水院,以书为墙,形成有层次的视线关系。局部两层通高,勾勒出几个重要功能空间的轮廓。书院入口处,一侧为服务前台连接着成排的书架,一侧为休息茶座靠着中心水院,正对着的是一块太湖景观石,顶上有天光洒下,一下就把来访者带入浓浓的书卷香气中。
▲爆炸图
©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梦龙学宫内部
© 建筑译者姚力
▲藏书室一层内部透视
© 建筑译者姚力
▲藏书室二层阅览区由南向北透视
© 建筑译者姚力
▲墨憨斋内部
© 建筑译者姚力
▲阶梯阅读区
© 建筑译者姚力
▲阶梯阅读区二层俯瞰
© 建筑译者姚力
▲书架围绕中的阶梯阅读区
© 建筑译者姚力
中心水院位于整个书院的核心位置,四面通透,是书院对外呼吸的肺。水池中由混凝土汀步引向一个椭圆形的平台,活泼灵动,是举行各项活动的小舞台。水院两侧的两条通道将参观者引至北侧的刻书体验区及西侧的藏书室。会议讲堂、台阶阅读、刻书体验及藏书空间为局部两层通高的大空间。现代的钢木组合结构形式,与传统木结构相比,提供了更为开放的空间可能性与适应性,更能适应当今人们多样的使用方式。上到二层的户外平台,白色砾石铺撒的地面沙沙作响,参观者可以近距离看到屋面檐口的细节构造。眺望远方,书院四周被民居与农田环绕,整体环境恬静悠然,一派田园美景。
▲中心水院
© 建筑译者姚力
▲中心水院近景
© 建筑译者姚力
▲从二层平台俯瞰中心水院
© 建筑译者姚力
▲二层木屋架下的室外活动平台
© 建筑译者姚力
▲二层室外活动平台上的圆形景框
© 建筑译者姚力
书院的设计与建造完全采用了现代的建筑理念:大跨度的自由空间,最经济的结构形式,并通过变化的空间尺度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设计中也运用了许多传统元素——小青瓦屋面、花格窗的组合、景观石的设置以及园林中移步换景的关系。
项目图纸
▲总图
©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层平面
©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二层平面
©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剖面图
©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墙身大样
©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苏州冯梦龙村冯梦龙书院
项目类型:文化建筑
设计方: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公司网站:www.9-town.com
联系邮箱:9town-studio@163.com
项目设计:2018
完成年份:2021
设计团队:张应鹏、王凡、王苏嘉、钟建敏、祁文华、缪隽琰、蒋皓、刘兰珣、张贵德、施晓霞、张琦、仲文彬、李琦波、蔡一斌、胡鑫
建筑面积:1074㎡
摄影版权:建筑译者姚力
视频版权:张莫非Moffee
客户: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冯梦龙村村民委员会
材料:木材、铝板、玻璃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