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RA|小堂12号 首
2024-03-06 13:52
©李鑫
胡同周边有着旧城街区的自由生长和烟火气,私人加建的简易棚,政府配套的设备管线,迭代更新中的四合院建筑,不同时期的产物并置一处。在这里,时间碎片的叠加本就顺其自然,纷繁无序的背后是城市无穷的内在生命力。
IARA
“小堂12号”是一处位于北京内城的四合院改造项目,坐落在小堂胡同内,是这个片区为数不多的胡同街区之一,往西不远是北京内城著名的商业中心——西单,东行5分钟即可到达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南海。项目在商业繁华与政治中心之间,却有难得的清幽安静。经查考,“小堂胡同形成于民国时期,在《燕都丛考》中记为川堂门,亦称穿堂门。1965年定名为小堂胡同”。胡同窄小曲折,北侧入口宽度不足2米,经常会被路人忽视。
© 李鑫
© 李鑫
胡同周边有着旧城街区的自由生长和烟火气,私人加建的简易棚,政府配套的设备管线,迭代更新中的四合院建筑,不同时期的产物并置一处。在这里,时间碎片的叠加本就顺其自然,纷繁无序的背后是城市无穷的内在生命力。
© 李鑫
© 李鑫
© 李鑫
小院共三间房,一进的院落,坐北朝南,格局精致方正。房主早已搬迁,离开已经十几年。当我们第一次到达时,场地已经是一片废墟。虽然改造后的功能定位是办公,但为了考虑到房主未来可能转为住宅使用的需求,设计必须做出兼顾。
© IARA
© 李鑫
© 李鑫
© 李鑫
小院虽然已破败,但原有木结构保存完好,稍做加固即可。凝固于此刻的时空切片,带来一种废墟美感,这种美不是关于历史的想象,而是关于当下的状态,“小堂12号”的修缮过程就是如何完整呈现这个时空切片的过程。同时,引入新的物质元素保证未来的使用需求,形成“新旧共生”的状态。
© IARA
© 李鑫
© 李鑫
秉持这样的理念,室内先做减法,清除不再需要的隔墙和顶棚,将原有的旧结构和材料暴露出来。保留完好的木结构和瓦屋顶进行加固修整,以确保安全和防水。对于受损严重的老砖墙,特别是那些由粘土砌筑而成的,进行部分拆除,然后使用原材料重新砌筑。这个过程类似于考古发掘,通过重新排列并置不同时期的老砖,强化了现状的时空感。所有这些动作都以保持“原样”为前提,不做过度清理,将岁月的侵蚀和时间的痕迹一同保留下来。
© 李鑫
© 李鑫
© 李鑫
© 李鑫
与此同时,增加的元素则是全然的“新”,引入包括金属板、欧松板、落地玻璃等材料,用于形成门窗、外墙、固定家具等,以满足新的使用需求。所有这些新的物质元素尽量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在现场拼装,确保其尺寸适应狭小的胡同运输空间,避免老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材料运输问题,以及小院现场制作的困难。
© 李鑫
© 李鑫
© 李鑫
作为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小堂12号”的建设过程成为大时代的缩影。从2019年底到2021年,历经两年的跌宕起伏,疫情爆发了又反复,工程停滞了又重启,工人来来去去……我们甚至为此拍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就叫“小院”,以纪念那个曲折又寒冷的冬天。
© 李鑫
项目图纸
© IARA
© IARA
© IARA
© IARA
© IARA
项目信息:
工程名称:小堂12号
地点:北京市 西城区
业主单位:易筑设计有限公司、 IARA
建筑设计:IARA
项目主持设计:刘鲁滨、张靓秋
项目团队:沈葆麟、薛鹏程、罗文婷
建筑面积:11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19
竣工时间:2021
摄影:李鑫、Aurelien Chen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