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斯设计新作丨灵活贯通的家,都市里的有机居住尝试 首
2024-02-21 14:03
“家”被注入主观的意义、符号与意向,才得以拥有区别于其他空间的独特场景,我们或可称之为生活感,也可将其看作某种情感的延伸。而在栖斯设计团队看来,“家”还有另一重意义——即作为个体自然性的最后防线,更应保有与愈发精致、成熟的“设计感”的对抗性。
这是一种全新的居住趋势尝试,亦被栖斯设计概括为:有机的居住。“自然”“松弛”“灵活”三种时下备受推崇的生活态度顺理成章地成为设计关键词,并结合不同的空间形态,与居住者多元的审美意趣等元素,在具体的空间表达中,实践出独一无二的“家”。
项目位于上海,拥有南北向纵深17米的开敞空间条件。设计团队据此整合、联通,形成由厨房、餐厅、起居厅、露台等一系列功能区组成的长条型空间,并以卫生间为枢纽,让全屋动线环通,营造出开敞性与可达性兼备的布局。
空间承载着栖斯设计在这个项目中对于有机居住形式的探索。它与酒店客房不同,不需要严整的形式设计,甚至有些“反设计”——所有直观的对位、整合、统一的设计语言都应被排斥在外。
空间秩序被隐藏在表象之下,设计师用“无形”的手拿捏尺度,一边避免过度设计,一边防止形式混乱。
以片段式的造型策略为营造的逻辑起点,设计师以白墙为图底,将各个功能区域合理地安排在各处,且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同时确保了足够的留白,供使用者灵活调配,整个起居空间如同街区一般繁杂却有序。这一构型策略不仅丰富了空间层次,也梳理出松弛且自如的场景秩序。
空间内另一重要的形式要素是裸露的梁体。设计师采用这一简单、原始的处理方式,应对梁的位置与下方功能区不完全对位的弊端,为空间保留良好的连贯性节奏,以“不精致”的呈现传递独特的生活态度。
设计师摒弃了传统的吊顶,与梁共同裸露于空间的,还包括顶面的设备和管线。而梁下的隔墙被降低,使其与顶部脱离。空间从视觉上被分为上下两个层次,下方的各个功能区域便可以脱离开顶部形态的约束,变得自由、灵活。
在墙与梁之间,设计师以玻璃砖作为过渡,连接空间的两个层次,同时也为后方的卫生间提供一定的间接光,成为空间联通的另一个表征。光影的分层流动,为空间带来更多的轻盈表达,赋予日常生活更多的明朗与自然意向。
从开敞的布局灵感开始,灵动与开放就成为这个家的营造底色。设计师也巧妙地从家的另一组空间序列中提取出第二条贯通南北的动线,依序安置卧室、衣帽间、卫生间、家务区、书房的日用功能。
这条动线串联了公共起居区以外的全部辅助空间。卫生间设置南、北两扇门,使得整个住宅形成环通的路径。
公共空间中,水吧、玄关、厨房采用相同的木质材料,而形式上却没有刻意的统一,为设计表达带来更为多元的呈现。这三处功能区自成一体,形态自洽。柜架的形态弱化自身的表现力,为居住者个人物件的陈列提供了灵活性。耐剐蹭的砖墙,则用来收纳自行车、滑板等户外用品。
厨房由阳光房改造而成。在原玻璃顶下方填充隔热材料并采用木质吊顶包覆,以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木质顶面与陈列架营造着松弛且温馨的氛围,特意保留的一处采光天窗与岛台形成呼应,为烹饪时光带来昼与夜、内与外的多重对话。
南侧露台与起居室通过折叠门分隔。而在实际使用中,只要气候适宜,折叠门大多处于打开状态。露台成为房屋与自然联通的媒介,家中的大型植株在露台上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照料。
家作为居住空间,总是恰如其分地凝练着人们的生活。栖斯设计所构建的都市有机住宅,兼具了对居住者过往人生经历的提炼及其对未来时光的畅想。而这也恰恰是家,这一独特生活情感空间的丰富性来源,如自然中的风和阳光一般,无法通过“精致”设计得到。
栖斯设计由陈茜茜和傅翀于2019年成立。工作室位于上海。是一个以建筑学为核心,多学科交叉的设计团队。栖斯是心思缜密的观察家,在每个项目中以独特的观察方法切入设计。如同心理医生一样挖掘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欲求与空间矛盾,利用最基本的空间构形语言解决问题。栖斯希望每个项目都是一个治愈的过程,以及通向更美好的栖居目标的媒介。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