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智库|SHEERIN协锐岩板2023广州设计周展厅 首
2024-02-02 16:01
“岩板”,SINTERED STONE,直译为“烧结的石头”,一种大尺寸耐候耐磨的人造材料,它的出现填补了建筑与装饰行业对大规格石材的旺盛需求,尤其在商业快速轮转的时期,大大降低开采石矿所带来的环境资源损失。
协锐岩板2023广州设计展厅,通过人造的石材模拟再现开采后自然石矿峡谷的空间氛围,形成了人工与自然之间有趣的比照关系。空间、场景、结构的系统设计不仅呈现形与力的统一、行为与空间的关联,更为展场构筑可回收利用提供可能,是一场关于可持续展会搭建的探讨。
▲空间概览,overview of the space
“岩板”,SINTERED STONE,直译为“烧结的石头”,一种大尺寸耐候耐磨的人造材料,它的出现填补了建筑与装饰行业对大规格石材的旺盛需求,尤其在商业快速轮转的时期,大大降低开采石矿所带来的环境资源损失。这里的材料属性与空间氛围之中,“人工”与“自然”的概念彼此互换、杂糅, 造就一处有趣的空间。
▲Henraux采石场/ 意大利 / Cava di marmo Henraux (左),Lumières废弃采石场/ 法国 / Carrières de Lumières (右)
整个展厅以“游”这一动作作为空间行为的核心。穿行在三个不同体量之间的栈道组织起了参观者的游览路线,并将这三个分别代表“声”“光”“水”的静谧空间串联了起来。
三个体量以正反金字塔形错落组成了“外廊内谷”的空间结构,向外悬挑的空间在内侧造就“声之谷”剧场与“水之谷”空间。互为内外的关系保证了空间与形式的真实性。
外立面是以木结构搭建的岩板表皮,这些向外悬挑的木构通过钢索与地梁拉接。整个设计的空间与力学关系的构建都是以剖面作为切入点的,我们希望通过另外一个角度,构建形与力统一的美。
我们热衷于那些显而易见的形式,却时常忽略了那些看不见的事物,比如那无形的力,事实上,如果每件事物都跟表面上看起来的一样,我们就不需要科学了。
我们希望在设计中所呈现的丰富形式是空间(Space)、结构(Structure)、场景(Scenario)的统一体。因此,考虑受力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是空间生产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从断面开始思考之下产生的“空间”与“场景”,顺理也成为结构的形成逻辑。向外“倾覆”的每一个空间面通过顶部“拉梁”聚拢,形成倒金字塔体量下稳定的关系。“看得见”的“形”与“看不见”的“力”在这里展开有趣的比照。
在建立空间、结构与场景统一系统后,我们希望构造也切实回应结构的“大系统”,减少冗余装饰,并在数控加工技术的条件下,降低造价成本。
因此,数控机床切割的木构件、常规批量的金属零件以及定制批量的金属件等“小构件”作为构成要素拼构成外立面,它们同时可能演变成更多的形态。小构件、批量化、高机械化的生产过程作为设计导向之一,系统地化零为整,降本高效而且可回收,是作为可持续设计的一次尝试。
为了使岩板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整个木构表皮采用了双层皮的方式,外侧是工字拼序列的大规格岩板,内侧则是小尺寸板材。
设计之初,我们是以空间的断面作为思考的出发点,而非传统的平面功能,这种思考模式正如詹姆斯.斯特林(James Frazer Stirling)从断面开始构想的逻辑,是为了摆脱平面功能的束缚。
在完整的受力体系构建后造就了通过向四周外悬挑的空间关系雏形,使人在内与外不同的空间片段中感受到犹如行走于“峡谷”的紧迫感受,构成了片段感受上的“不稳定”与全局体系中的“稳定”之间的矛盾感,这是另外一组有趣的比照。
确切说,从断面出发,一开始是需要在内部营造一处阶梯剧场,而“内”与“外”的空间关系上又希望统一且反应真实。
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类似“碗”形的空间和向外倾覆的“岩壁”。而体量的适中又使中间通过拉梁聚力的结构成为可能,于是一层包裹一层向外的空间关系便有了雏形。
“碗”外边缘与表皮所形成的压迫感受尤其类似石场峡谷的意象,而内部则是顺应“峡”的负型所展开的正型的“谷”空间。这可使空间使用者在不同的尺度与场景下,产生多样的空间体验。
场景(Scenario)营造,基于人的行为,反馈于人的体验。如何做出符合人根本感受的,有创造性的空间,是我们思考空间生产中,重要的课题之一。
作为代表“声”“光”“水”这些基础要素的三个符号,设计中的装置或如雕塑,基于正六边形这种基础几何符号演变出来的。它们分别呈现了“声喇叭”、“流水碑”与“切光锥”三个装置,回应了不同的场景,希望能在基础形式下,带给观者以宁静。
声喇叭,一个通过岩板制作而成的大型扩音器,造型结合了声学的考量,使端部的声源能几何倍增音量,同时它还作为表演者的背景光,与地面的表演台形成造型呼应。
流水碑,被三股水流自上而下“切割”开的尖碑,接近垂直的碑体斜率与空间内向倾斜以及门洞造型吻合,依靠着轻微的斜率与液体张力,水流顺势而下。
脱离的塔尖事实上是一盏吊灯,灯光向下照射在位于碑体顶部的水盆,使波光能反射在天花之上。
“光锥”,是一个物理学上描述光在时空中传播的几何模型,有着严谨的科学定义。在这里提到的“切光锥”,只是借此由头偷换概念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并无任何关联与玄机。
“切光锥”也是由正六边形演变而成,开裂的狭缝中射出激光,与充盈于空间中的烟气产生了丁达尔效应,生成一个切开柱体的“光的平面”,给人以神秘之感。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在设计中探索“未知领域”的一点表达。
直接参加人次累计:86000000人次(8600万)
展览场地建造面积累计:148770000㎡(1.48亿㎡)
展览场地拆除所产生废料:119016000 m³(1.19亿m³),相当于7座鸟巢的空间体积。
数据来源:《2019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报告(紫皮书)》
我们所处的图像时代,人们越来越陷入到景观拜物教的囚笼之中(居伊.德波),布景式设计无处不在,这就是从商品拜物教发展而成的景观拜物教。每一场短暂盛会下琳琅满目的视觉体验之后,除了依附在企业与设计者头顶的光环未尽消退,所有的光鲜都化作尘土被全然推到。
▲《景观社会》,《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 Guy Ernest Dobord,1931-1994
虽然这是一个放在会展中心里的展示空间,一个空间里的空间,习惯会被设计成一次性的场景,理论上也不需要考虑耐候性与结构问题。但在设计初始,我们将它作为一个独立建筑考虑,也是为了保证后续回收利用的拓展可能。
所以,我们完整考量了建筑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建筑耐候性(虽然场馆内所有构筑不能超过50%天面覆盖以保证喷淋灭火面,但如果将它放在室外,屋面结构与防水隔热的需求是可做设计变更拓展的)。
在展会结束后,表皮会被改造为书架、亭子、建筑表皮,可能成为某个午后阳光沐浴下的社区小书亭、一个乡村小学角落里放满各地而至捐赠图书的书架、或是某个老建筑有待修缮的脱落墙体的维护立面。
作为建筑外表皮系统,回收后的骨架可利用于任何需要表皮维护的老旧建筑之上,形成通风耐候的双层皮体系。
通过20组斜拉立柱重组的5×5米方亭,外部加上滴水构件与阳光板屋面保证防水,内部加装金属横托与玻璃层板,形成书架。
设计之初,新增的书架金属托已结合斜拉杆螺丝的锁孔预留位置,可与原有金属件配合锁紧。
项目名称:SHEERIN协锐岩板2023广州设计周展厅
设计团队:顾振琳、关灏正、郭晓红、温耀朋、陈威、张博凯
特别鸣谢:吴宙,周亮,曾带,沈广,沈灿,胡铁,陈奇辉,陈强,戢亮,肖生根,张兴辉,谭建辉,吴驰宇,胡立华,付华军,陈浩,梁水林,王涛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