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的文明 本立设计办公室 本立设计 首
2023-05-08 20:24
© 杨俊宁
项目前期将原厂房装饰面拆除,空间归零如白色画布,古老的砖墙与柱体自然流露,与全新的装饰材质一起作为空间的新皮肤。碰撞中协调出自然的时间痕迹。也为空间带来如施工现场般的表现力,激发着创造与思考。
本立设计
前言
野生环境中创造全新秩序,成为长效的文明。
包容不被驯化的灵魂,链接瞬间迸发的想象。
本立以直击本质的设计,改造老厂房作为办公室。
成为交流、讨论和观念碰撞的空间。
▲项目外观
© 杨俊宁
01. 工业质性
这座珠江河畔上世纪60年代的老厂房,前身是华南最大的金珠江双氧水厂。墙面的修补痕迹,无声宣告着工业历史。本立将其改造为办公室,深入野生状态构建全新秩序。项目前期将原厂房装饰面拆除,空间归零如白色画布,古老的砖墙与柱体自然流露,与全新的装饰材质一起作为空间的新皮肤。碰撞中协调出自然的时间痕迹。也为空间带来如施工现场般的表现力,激发着创造与思考。
▲爆炸分析图
© BENLINK DESIGN
▲大面积黑色的外立面
© 杨俊宁
外立面采用黑色胶粘石,整面黑色中设置长条开口,破除大面积黑色带来的肃穆感,作为内外流通的气口。并将照明设备藏于开口内,满足夜间照明需求。门面上没有张扬的招牌,简介与生铁板融为一体,字迹随着时间自然斑驳。一旁设有玻璃落地窗,由此内外形成互动,立于街道便能看见内部前厅,指引来者进入。
▲入口处
© 杨俊宁
▲入口门厅的简介牌
© 杨俊宁
02. 自然造园
空间布局引入东方造园概念,简洁的体量中,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通过三段桥体形态串联起不同功能区,创造出视野开阔且动线曲折的空间,带来无限丰富的趣味体验。
▲园林般的内部空间
© 杨俊宁
桥体如园林的廊道,拥有宽窄变化的形态,并具备功能性。同时隐喻外界与内部的链接瞬间。
▲桥体状的廊道
© 杨俊宁
前厅区域作为外与内的过渡地带,也是日常的策展与活动区域。拉索桥体从墙体中穿出,底部呈现上抬趋势,同时灯光逐渐从天花转向地灯,感官上带来入门仪式感。桥体两旁以碎石象征河流般的原始动感。自然而原始的表现形式,营造游园般的氛围。
▲前厅区域
© 杨俊宁
▲前厅处的休闲空间
© 杨俊宁
工作区域的桥体则以岛的形态,串联办公大厅和材料手工区。中岛作为空间中心主体,承载日常讨论互动。岛两端经由镀锌板展柜体块围合,自然划分区域并形成回游动线。抽象处理的展柜体块呼应桥体上的货柜,并与整体环境达成和谐的状态。
▲工作区域
© 杨俊宁
天花板呈倒三角形,桥梁拉索为支撑形成桥体。在原始本色为基调的空间内,家具延续延续外立面的黑色,营造出包容万象的神秘与实验感。
▲支撑天花板的拉索结构
© 杨俊宁
空间深处设有合伙人办公室和会议室。此处的桥体形态回转曲折地穿行于中间,并围合出半户外庭院的休闲空间,细节处布置吸水石,自然吸水生长青苔,为办公场景增添野趣。
▲办公室和会议室
© 杨俊宁
03. 野生文明
野生环境中构建文明秩序,是此次「本立设计」办公空间设计过程的精简概括。同时也显示出本立作为设计公司的本质思考。野生一词,正揭示着本立的设计脉络,在自然野趣的空间内,不断通过交流探讨,链接瞬间的意识,激发着创造力。而文明一词,以更理性的态度,传递出本立直击本质,践行长效的设计理念。设计时预留出变化的空间,从而能够更长时间地契合使用者的状态,期待着于内外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充满秩序的家具
© 杨俊宁
04. 细部
局部装饰材料上,古老的砖墙与全新的铁板相互碰撞,并在整体上构成和谐的状态。不同地面材料之间的碰撞,细节处的使用痕迹是天然的空间记录。原厂房的柱子自然流露,与新空间形成对话关系。工字钢作为局部抬高的地面收口方式,灯具刚好隐于工字钢内部,既起到照明功能又视觉一体化。
▲拉索结构细部
© 杨俊宁
▲砖墙与铁板的碰撞
© 杨俊宁
▲细节处的使用痕迹
© 杨俊宁
项目名称: 本立设计办公室/野生文明
设计方: 本立设计
公司网站: www.benlinkdesign.com
联系邮箱: jasondeep_deisgn@163.com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 2022年
主创及设计团队
设计师:谢馥懋,江铭深,曾志荃
设计团队:曾选亮,黄开飞,何明凤”
项目地址: 广东广州荔湾区芳村大道200号1850创意园15栋1楼
建筑面积: 420㎡
摄影版权: 杨俊宁
客户: 本立设计
材料: 胶粘石、生铁板、锌铁板、艺术漆、陶砖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