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口 – 德旅店:住商混合的透天厝 首
2022-12-07 13:39
以“旧”作为概念发想的起源,将木构造车站前的私有仓库建筑群与景观场域重新梳理,保留旧的构造物及探索那消失的客家伙房空间,并与在地伙伴们一起思考实践,透过在地庶民常用的材料与工法,重新组构与延续记忆的熟悉感。
乡村是近年来不断被讨论的议题,从都市计划与土地使用分区,建筑上的混构与游移在法规边缘的模糊性,带来许多混乱、粗旷但又自成微型模矩的空间型态;在竹田,我们尝试透过几个空间小品来探讨因农业遗址所留下的构造物该如何再生。建于1942年的德兴米厂是台湾南部屏东乡下的粮食局、是稻米储存的地方、孩子们玩耍的游乐场,也是大家心目中的客家大伙房。
以“旧”作为概念发想的起源,将木构造车站前的私有仓库建筑群与景观场域重新梳理,保留旧的构造物及探索那消失的客家伙房空间,并与在地伙伴们一起思考实践,透过在地庶民常用的材料与工法,重新组构与延续记忆的熟悉感;屏东长年的炙热与每年七、八月份潮湿的雨季日子里,找出可能的建筑型态并在空间上反映当代的生活模式,在铁皮仓库与透天厝混构的纹理上尝试找出共生的对话交流,以竹田乡为聚落空间实践的基地,重新创造属于南国新的邻里关系。
德旅店的前身是粮食局,也是德兴米厂创办人张德财先生的起家厝,经过第三代张家姐妹的活化与改造后成为竹田第一间可提供住宿的空间场域。透天厝的建筑型态是乡村聚落常见的居住空间,以前与德兴米厂的仓库紧邻在一起,经历产业的没落,仓库群体与粮食局被分割且各自独立于不同地主,旧有粮食局也出租给外人,2018年与张家姐妹们讨论该如何呈现粮食局大伙房的热闹风景变成思考的主要课题。既有建筑体外墙留下消失的山型屋架的孔,加强砖造上排列有序“口”,是旧有屋架木横梁崁入砖墙的部分。
新的外墙保留旧有的木横梁开口,重新再造了51个口,其功能性各不相同,窗的口、风的口、光的口、植物的口、鸟居的口、记忆的口…等等。透过传统洗石子工法来呈现手作的新建筑皮层,壁面一粒粒的小红砖粒摸起来就如同米粒。
因土地产权的分割被切出了一个开口,在一楼的民宿入口,退缩一处驻留的前院,街道空间得以延展到内部的半户外空间,周末一楼的私领域开放为半公共性的微型广场空间。
中庭的水池是引导人们入内的动线,水源引自丰沛的地下水层,在艳阳的午后可调节微气候,无水时可租借研讨与活动的微型广场。
玻璃屋顶运用砖红色火山石堆砌达到遮阳效果,阳光透过石隙,光影洒在磨石子地坪,二楼为六床的背包客房、卫浴区与交谊厅,每个独立床位皆有各自的置物、挂衣空间。
三楼以中间的花园、作为两间家庭房的焦点,依循着旋转梯向上,来到顶层花园与屋主的房间。垂直动线由下至上透过low-tech的工法形成自然风道。51年后透过保留旧的氛围,重新塑造新的邻里关系。让大家族的成员们有机会再次相遇在建筑里。
我们试问建筑是否能为公共环境带来如何的改善,德旅店在家族第三、四代接手营运后,透过一楼底层的开放空间围塑了口袋微型花园,连结周末在竹田驿园的市集,引导游客们进入私领域空间,楼上的住宿旅客透过活动可来共同参与,晚上也提供租借,成为乡公所与各社团伙伴们交流互动的空间,这也将成为大家族们回家的伙房客厅。
时间是记忆的剖面。每件旧的人事物都该思考如何被友善的对待与保存,竹田乡的重造旧业会持续的耕耘下去,旧的边界也逐步形塑新的院落伙房空间 。
摄影:李易暹摄影工作室、瞧拍制作有限公司、力口建筑
主要建材:洗石子、磨石子、火头砖、火山石、金属版冲孔、玻璃、扩张网、菱形网
主要植栽:台湾榉木、山马茶花、红桧、香水梅、海葡萄、红彩木、穗花木兰、薜荔、电信兰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