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东馆115000m²免费开放|漂浮于城市森林之上 首
2022-09-30 13:20
预计年接待量400万人次,上图东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图书馆
来到上海图书馆东馆,首先会惊叹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东南侧是上海最大的城市森林,世纪公园,西北侧则是繁华的市区,不远处还能看到上海标志性的高楼三件套。
自然与都市、宁静与喧嚣之间,上图东馆宛如一块玉石,“漂浮”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上,与周边的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吸睛十足。
2015年选址,2016年国际公开设计招标,2017年正式动工,7年的等待虽漫长,却丝毫不减大家对它的期待。
“什么时候正式开放?一直等着呢!”时不时,会有过往路人向门口保安询问,绝大多数就是住在周边的居民。
一条专访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左)和东馆总建筑师Chris Hardie(右)
“很少有机会能为我自己生活的城市设计一座如此重要的公共建筑,我也已经迫不及待要带一家人过来玩了!”上图东馆总建筑师Chris Hardie告诉我们。他在2011年就举家搬到了上海,两个孩子都出生在这里。
在此之前,他所在的SHL建筑事务所已经设计了诸多全球知名的图书馆,但上图东馆依旧令他们兴奋。“这是中国最大的单体图书馆,也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之一,但最重要的是,它是属于上海这座城市和市民的图书馆,如何融入当地的文脉、环境是设计的一个关键。”
上图东馆的外形灵感取自传统的中国园林。园林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讨论之所,而石头常常被用以造景,被称为“君子之石”。
因此最初,建筑师便想以上海本地的石材作外立面。但这样室内光线成问题,加上运输成本的考量,最终演变成采用印有大理石纹样的玻璃。“使得整个建筑更为通透、轻盈,更有‘漂浮’之感。同时,这也是对发明于中国的印刷术的致敬。”
建筑形态上则模拟被切割后的石块,以“璞石经雕琢打磨后成为玉石”的意象,隐喻图书馆育人的过程。
同时,这样一来50%的外立面是倾斜的,能够减少阳光直射。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和水能系统,供给图书馆日常所需。
天空、森林与城市的不同景观,在不同角度的外立面上映射交织。
结合过往的经验,在Chris看来,图书馆设计正步入5.0时代。
3.0时代,真正从书籍的空间转变到读者的空间,去思考如何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4.0时代,融入更多元的服务,讲座、课程、展览、演出……
“而现在,5.0时代,我们希望实现图书馆与自然的融合。上图东馆,是一座真正坐落于森林中的图书馆。”
大面积的落地窗与窗边观景位的设置,将自然的景色引入室内。
同时,馆内还拓展出两个室外阅览空间,自带遮阳功能;一个屋顶花园,栽种着上海本土的植物。读者们可以将馆内的图书带出来阅读,一边休憩,一边俯瞰周边的美景。团体研学、聚会、活动也可以在这里进行。
“不光如此,我们把正门口的这片森林打开,和图书馆连通,读者可以直接走入、在其中活动。森林,就成为图书馆的一部分。”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告诉我们。
位于浦西的上海图书馆本馆,藏书超过5700万册(件),是世界藏书量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其标志性的两座塔楼,绝大部分空间都被用于储存实体书籍,并不对公众开放。
“东馆将会与本馆联合运营,相互补充。11.5万平方米这么大的规模,我们只配置了地下的2000多平米空间作周转用书库,其他所有的空间都尽可能地留给读者。”陈超说。
因此,整个场馆的结构刻意做得很简单。三个盒子状的基座支撑着“悬浮”其上的主体建筑,一个是展览和表演馆,一个是少儿区,正中间则是中央大厅,连接着馆内所有的功能分区,也是人们进入场馆的第一站。
“来访者能很容易地掌握自己所在的位置,自在地穿梭于场馆之中,不用担心会迷路。”Chris表示。
结构设计之外,每一层还设置了四个方位的颜色分区,不同的功能区也用了不同的颜色,白色盒子是电梯,灰色盒子是卫生间、茶水室……
“东馆设计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从书籍到交集(From collection to connection),从传统的书库变成集展览、活动、服务的复合空间。”
近50米高的中庭,天光直射而下,自然吸引人们的目光向上,使用竹子、橡木和水磨石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往上望,空间通透却不单调。不同楼层、位置的功能区相互交错,一个个小的窗口望向中庭,一眼就能观察到馆内多元的空间,和其中的人与活动。
“重要的不在于造一个可以容纳很多人聚集的空间,而在于让大家主动想要聚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做了各种模型,去试验人们在相互交错的空间中行走、阅读、思考的体验,怎么样他们是最舒服的?怎么样他们会觉得有意思?”
顺着中央大厅的黑色电梯就来到了3层——图书馆最主要的阅读空间。围绕中庭,有面向东西南北的4处开放式阅读广场,2个面向城市,2个面向森林。
每一层的布局类似,但会顺着中庭微微扭转,可以体验到不同角度的景致。同时,所有的这些阅读空间也是分众化的。
1楼有2000m²、从低幼到青少年的少儿区,还专门配了室外的活动空间,孩子们能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学习、玩耍、探索自然。同时,还有无障碍阅览室,服务残障人士。
上图透过“洞口”看到的是普及社科知识的主题馆,下图为影视艺术的主题区域
4、5楼设置了大量的主题馆,从音乐、影视,到前沿科技,再到家谱、名人手稿、地方文献,充分利用了一个研究型公共图书馆的馆藏。
“几乎在每一个阅读空间,都配置了大小不一的活动室。一个团体可以预约来共同读一本书,讨论、开展活动,自由职业者可以来办公、开会,孩子们可以来一起做作业……”陈超说。
整体体验下来,内部各个功能区之间都是连通、流动的,中间几乎没有分隔。来访者自由探索,也许就能有意外发现——邂逅新的朋友,接触一个从未了解的领域……
如今,阅读的方式、平台、内容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座公共图书馆要紧跟时代,应该提供怎样的阅读体验,如何满足年轻一代的需求和喜好?
一方面,是科技的引入。图书馆中的每一本书,都内置芯片,同时智能书架上装有感应器,对书进行智能定位,这样读者就可以非常迅速地找到书。
书架、走道之间,你还能见到一个个“行走的机器人”,通过它们来完成借还书的全过程,由智能传送系统将书籍从地下书库中传出、传入。
另一方面是“复合型阅读”。不单单是数字阅读,听书、电子书、数字资源等等,在上图东馆,“阅读”有了更多元的定义和可能——看一场展览、一场电影、一次演出……
地下一层共配备了五间演出、演讲空间,未来将筹办面向公众的各类活动
在地下一层,有专业的演播室、剧场、影音室,未来不光能开讲座,还能做直播、欣赏各类的表演艺术。
在音乐主题馆,配备有独立的音乐制作室、欣赏室、演奏室,所有人都可以免费预约使用。
7楼,做了一间博物馆级的展厅,开馆首展精选了70件镇馆之宝。“和其他图书馆不同,我们几乎所有的阅读空间都可以做展览,并且我们计划比较高频率地更换。”陈超介绍。
除此之外,还有3D打印工坊、脑科学实验室、VR互动等多样的体验。
“在上图东馆,我们希望能提供一种新的互动方式来获取知识。所有的这些活动、空间,包括馆里的座位,都可以在手机上提前预约,或者电话预约,为每一个到访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传统的纸质阅读也有自己的位置。两间极静阅览室,没有网络、电脑、手机的干扰,完全沉浸于书页之间。
艺术家马兴文作品《陪伴》(上)艺术家郑重宾作品《飞石》(下)
建筑本身,以及馆内的公共艺术,也都可以成为“阅读”的对象。在公测期间,这也确实成为年轻群体间的热议话题。不少人po出自己的“打卡照”,并表示“能在里面拍一整天”。
“网红建筑,现在好像被认为是个有些贬义的词。但我们这些年发现,一座公共建筑的颜值真的很影响它的功能和价值的发挥。如果大家因为颜值愿意走进来,从而开启一些讨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整个场馆的艺术品设计是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的,由UAP策划实现,向五湖四海的10位艺术家定制了10组公共艺术作品。
一楼中庭的地面其实就是上海本地艺术家申凡的作品,其涵义既有上图的馆藏,又有上图的历史。选取了1952年报道上海图书馆成立的报纸,和两件代表性的馆藏——公元518年手写的一本维摩诘经、17世纪描述中国的西方古籍摇篮本,用黑白二色抽象演示文字,只留下标点符号,表现段落的韵律和节奏。
“读者走过路过,本身又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所以叫《往来春秋》。”
三楼风景最好的阅读广场,艺术家徐冰的《鸟飞了》就放在正中的阅览桌上。800余个12种不同书体的“鸟”字从书页中飞出,从印刷术体向楷书、隶书、小篆一路演变,最后追溯至远古的象形文字。
“通过阅读,希望读者能打开脑洞,思想能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还有两件作品的素材源于上海图书馆曾经的物件。在数字化之前,读者要找书只能通过目录柜,一张张卡片翻找。艺术家倪有鱼将上海图书馆20世纪90年代的8个文献柜解构并重建,部分转换成一扇扇通往知识世界的窗户,取名《求索之城》。
而中国台湾艺术家刘文瑄则是用7960张当年的图书索引卡,造了一座《知识之塔》。
“今后我们可以用新的图书卡来更新这些作品,就像知识一样,不断更新。”
开馆后,上图东馆预计每年可接待400万人次,举办200余场讲座、上千场文化活动,“无差别、公平地为一个人的终身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撑。”陈超表示,这是上图作为一座公共图书馆的使命。
“整个图书馆就成为城市的书房、工作室、客厅,在这里和更多人发生联系。这是我们理想的公共图书馆,希望每座城市都能有一座这样的公共图书馆。”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