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斯加速器众创办公空间 植田建筑 不建建筑 首
2022-09-04 13:16
这种全新的尺度构建方式更像是一种宣言:打破意识中固化的范式,用身体本真地去探索未知,去探索另一番的世界。
莫比斯加速器办公室(MOBIUS)是受国科长三角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委托,在杭州市中科院资本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打造的一个众创办公空间。该项目位于西子智慧产业园16号楼的一层,是园区中的一栋新建办公建筑,原建筑外墙由弧形倒角的玻璃幕墙组成,在整个区域中具有很强烈的形态特征。
在这一项目中我们希望打破常态化办公空间的格局,创造了一种未来式的整体性开放格局,让多个维度的空间可以在此交互,让人可以充分参与到对空间的感知中。我们设想了一种以“感知”和“探索”为核心的空间系统,从尺度感知、行为感知、色彩感知、序列感知和多维感知为核心的一个具有多元探索的全新办公模式。
我们去掉了原有建筑中围绕着核心筒的廊道空间,打破了原有建筑格局的正交体系,置入了一系列错置的建筑盒体,这些盒体是一些拥有弧形转角的建筑体,我们希望这些倒角盒体可以形成一种连续的建筑立面。另外一方面,也希望这些弧形的体积可以与原有建筑的弧形转角形成一种隔空对话,可以与原有建筑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
这些盒体被定义为一种“建筑内的建筑”,承担了这个迷你城市生态中的公共功能:会议室、洽谈室、路演剧场舞台、个人创作空间等等。它们作为这个城市中共享式的“浮岛”,所有“浮岛”的外墙面使用建筑外墙常用的波纹铝板,这为剩下的“海域”——办公空间提供颇具意味的室内空间中的室外氛围。
我们调动的第一种感知是人对尺度的感知,我们有意地完成了一种连续的“城市立面”,这些内化了的“城市立面”是由门、窗等等具有极强象征意义的建筑构件组成,它们对于空间的内在意义和属性具有重要的标识性作用,它们是一系列被抽象和异化了的具有明确语义的符号。在这个空间中,所有门和窗的比例被有意地放大了一倍。而在空间中,身体是我们对于空间尺度的感知的一个恒定标尺,对于“大”或是“小”的定义往往都是相较于我们自己的身体而言。因此人身处或是面对这一巨构空间时,会得到一种超越人日常经验的尺度感知,人身体上对于空间尺度的感知力以及精神上对于符号意涵的读解力,都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与巨构尺度同时存在的是极小尺度,我们设立的个微创作空间是一种极小的迷你空间,它的尺度是最贴合个体的极限尺度,也是服务于个体的庇护所。它既可以容纳一个人安静思考或创作,也可以适合两个人的私密会谈。我们对于这一空间尺度的感知正是在这极大与极小之间不断地转换,最大化地调动和刺激人身体对于空间体积的感知力。这种全新的尺度构建方式更像是一种宣言:打破意识中固化的范式,用身体本真地去探索未知,去探索另一番的世界。
我们调动的第二层感知是人行为的感知,整个展厅的入口区域被定义为一个纯粹的探索区域,这个探索区域是由三面围合的均质柜体构成,在初进入这个矩阵式的柜体空间时,每个参观者都是疑惑的,入口需要通过自己动手去寻找,在整个过程中人都会保持着一种未知状态,这是对整个空间“探索”和“感知”的开始。每一次的开启中,参观者不知道他将打开的是一个小格子,还是一扇门,或是一扇窗。在其他的部分中,门、窗这些构件是被最大化地凸显和强调的,而在这一空间中则正好相反,他们是被最大化地隐藏和同化了起来。我们希望它可以指向门与窗的本质状态——他们都是连接空间的介质,是一种空间连接的中介,而“打开”则是给予它语义的一个重要行为。
当我们打开柜体进入这个空间以后,行为的感知力被不断地延续着,使用者会遇到一些被拉高到两倍之后的门体,这些门把手高度也随之提高到一米五的高度,这时人打开的行为也随之变化,身高较矮的甚至需要抬起手臂才能打开,这时“打开”又将行为的感知与尺度的感知交融在了一起。
我们调动的第三种感知是人对序列的感知。当使用者处在非正交的空间中时,原本稳定的空间坐标轴被打乱,空间的转折、扭转都模糊了人对空间范式化的感知,转而进入一种感性的、沉浸式的剧场化感知中。因而在这些模糊的空间中,我们特地设置了一些“标尺”,这些“标尺”给予了空间“可解读性”。比如阵列的柜体空间,所有柜体有着统一的尺度,它们好似空间的辅助线,让空间在需要时可以被度量;同时灯管的有序排列也形成了一种“标尺”;同时连续的波纹铝板也是一种序列,它作为一种规律性的材料有着自身确定的材料间距。另外一些材料则是完全不可度量的,比如整面的乳胶漆涂料和没有分缝的地胶板,因为缺少参照物,它的尺度则是模糊的。因此,这一空间中的材料被清晰地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具有明确序列感的“标尺”,一种是极致模糊的不可度量的材料,而使用者则是在可度量和不可度量间不断地进行转换。
我们调动的第四种感知是人对空间维度的感知。我们希望描述的这个空间,它不只是由空气填塞满的盒子,它还有着多重维度的意义。在大部分生活中,我们体验到的空间都是单一维度的,而一个空间实际上是有着横向、纵向包括垂直或是对角等多种维度上的层级。因此当我们位于任何一个层级去观察这一空间的时候,都会得到不同的感知结果,这种多维的读解让空间变得多元。
这正需要我们充分调动每一个空间在多个方向上的潜力。我们需要给每一个空间都设立至少两种以上的观看方式:有时我们的观察顺从于我们进入空间的的方式;有时需后退拉开距离远眺;有时则是不经意间的回望;甚至有时一个墙体的两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希望使用者能深刻地感知到空间在多个维度间转化的过程,充分发挥这个空间的潜力。每一个空间都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剧场,它的精彩程度取决于我们以哪种角度去看待它。
空间维度上的“陌生感”来自于当我们换一个角度观察这个片段的时候,我们经历了消失——跳跃——出现等一系列过程,而在回望中,却可以像破案一般找到它们之间的线索和联系。因为当我们深入在空间当中的时候,对空间的感知往往是受限的。在另外一个视点回望观察过的地方,则会产生一种记忆的回溯,也产生了这种对熟悉场所的“陌生感”。“陌生感”让我们开始换一个角度看待空间,也同时换一个角度看待我们面对的很多问题。
我们调动的第五种感知是人对空间色彩的感知。单色空间,色彩是单一的,但空间是多维的,因此单一的颜色在空间中呈现的视觉状态并不单一,反而具有着更强的对空间的塑造力。空间是动态的,色彩会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也会随着人的观察视点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都最大化地增加了空间的可能性。
色彩之间的交接,也增加了一层对不同空间的定义,色彩延伸了某些空间的边界,物理边界开始和色彩边界重叠,这种重叠创造出了许多具有透明性的空间,从物理边界上属于走廊,但从色彩边界上归属于室内空间。这正是空间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开始,空间上开始出现了定义的重叠,这种重叠使得一些室内外的界限变得模糊,使得一些空间开始出现双重身份。这也是探索的另外一种状态,空间不等于房间,静态的物理边界的范式被打破,内与外的定义在这个空间中可以变得更加动态和多元,一些都需要反思,需要再思考。
项目名称:莫比斯加速器众创办公空间 项目类型:办公设计、共享办公、咖啡厅、路演空间、文化社交 地点:中科院资本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设计单位:杭州植田建筑室内设计工作室-不建建筑(杭州)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方润武、王明皓 设计团队:方润武、王明皓、樊江南、麻智超、徐大伟、胡毓滢、郗慧敏、王湘溢、王千慧、洪冲 办公家具:浙江哈迪曼森智能家具有限公司 导视系统设计:梵星工作室 消防:徐小成 业主:国科长三角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浙江经典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徐波 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1.01 完工时间:2022.07 摄影师:赵奕龙、方舟 文字:王明皓、方润武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