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心跳博物馆:听,心跳引发的时空涟漪 首
2022-06-25 23:18
© 姚园 和濑户内的心跳档案馆隐藏在海边的树林一样,艺术家希望这个心跳博物馆同样是被“隐藏”起来。建筑的选址位于峡谷的山体的一侧,建筑师将整个建筑沉入山体中。只有穿过一条树林中的弯曲的道路才能进入心跳博物馆。从树林里蜿蜒进入心跳博物馆的道路,道路两侧的树林里发出同步心室的心跳声。
2018年末,合造社受重庆懒坝美术馆的委托,为法国国宝级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的一件当代艺术作品设计位于重庆武隆仙女山的藏馆。这件作品收集人类的心跳,这个博物馆被命名”心跳博物馆”。
这个项目的挑战在于建筑师如何在建筑工作中保持建筑学科的独特性和创造力的同时退到艺术家作品的背后去充分表达和呈现艺术家作品。我们的工作从选址到设计始终与波尔坦斯基保持密切的沟通,而建筑方案的构思起点正是来自建筑师对艺术家这一作品的认知和再创作。
©the Chongqing·LAB Art Museum
第一个认知,我们希望这个建筑的打开方式是听觉的,而不是视觉的。
第二个认知,建筑的平面形式来自于建筑师在阅读“心跳档案”这一作品时产生的冥想画面:由心跳引发的时空涟漪。
第三个认知,这个建筑的材料会是混凝土。混凝土的力量是下沉的,深入土地的,正如波尔坦斯基对他的创作经验的阐述:从苦难出发,面向死亡。
©the Chongqing·LAB Art Museum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那些证明活着的心跳声,应该被纪录、储存、放大,被心爱的人聆听。“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出生于1944年,二战末期的巴黎,法国著名雕塑家,摄影、艺术家,画家和电影制作人。他的父亲是犹太人,屠杀、失望、命运、记忆一直都是他作品的核心。
1944年,波尔坦斯基出生在从德国占领下解放第12天的巴黎。他的父亲因为犹太人身份曾在二战期间藏身于家中地下室长达数月。战争的阴影伴随着波尔坦斯基的童年以及后来,并促使他用艺术创作的方式回应生命与存在的终极问题。
2008年开始,法国艺术家波尔坦斯基开始在全球收集人的心跳声,并建立心跳档案馆,至今为止,他已经采集完成了12万人的心跳声,并将其存放在日本濑户内丰岛。
©the Chongqing·LAB Art Museum
心跳档案馆中最重要的空间是馆内的装置“心室”。心室的正中悬挂着一颗白炽灯,白炽灯的频闪和当前播放的某个人的心跳声同步。在黑暗的空间里,伴随着被放大数倍到振聋发聩的心跳声,和频闪的灯光,波尔坦斯基希望用这种方式召唤出人们对生命的感知。
在日本完成心跳档案馆之后,时隔八年,波尔坦斯基接受懒坝美术馆的邀请,在中国重庆武隆设立心跳博物馆继续收集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的心跳。
©the Chongqing·LAB Art Museum
心跳博物馆项目是懒坝大地艺术季的一个重要子项。懒坝大地艺术季位于重庆市武隆仙女山的一处台地上。同期建设的项目还包括懒坝美术馆和多个小型建筑。用地背靠垂直落差800米的和尚岩,面向乌江大峡谷。
我们的工作包括了为心跳博物馆选址。出于对艺术家作品的理解,我们选择了一块远离艺术节游览主动线,位于台地边缘的一块用地。建筑基地面朝峡谷,远山云雾尽收眼底。基地和主路之间被一大片树林隔离。在现场选址的时候,“用心跳声音来打开建筑”的想法逐渐形成。在和艺术家沟通后,这块选址最终确定。
位于重庆武隆的心跳博物馆是濑户内心跳档案馆的继任者。它的创作保持了对艺术家作品创作思考的充分尊重,沿袭了艺术家在心跳档案馆中的一系列对功能和布展线路的安排;同时它也不乏创造的闪光点。
艺术家提供的这个布展平面基于濑户内“心跳档案馆”修改,将装置“心室”改变成了圆形。艺术家希望这是一个模糊棱角的空间。心跳博物馆的建筑平面保持了濑户内“心跳档案馆”的布展功能,并以全新的几何关系重新梳理了流线,给出一个更有趣的平面。
建筑平面来自理解艺术家创作思路的一次脑洞:心跳博物馆是一块从心跳引发的时空涟漪中割下的方形切片。最终一组圆形的平面组合形式逐渐清晰。在感性层面,建筑的平面形式来自对心跳声的想象:“由心跳引发的时空涟漪”。在理性层面,这些交叠在一起的圆形房间应功能要求区别出明暗分区,并串接起了一条首尾相接的完整体验流线。
和濑户内的心跳档案馆隐藏在海边的树林一样,艺术家希望这个心跳博物馆同样是被“隐藏”起来。建筑的选址位于峡谷的山体的一侧,建筑师将整个建筑沉入山体中。只有穿过一条树林中的弯曲的道路才能进入心跳博物馆。从树林里蜿蜒进入心跳博物馆的道路,道路两侧的树林里发出同步心室的心跳声。
建筑南侧立面由几个完整的圆柱体和两个被切割的圆柱体量组成。被切割后的圆柱体以“室内”的白墙示人。光线和阴影自由的改变建筑的立面表情。
从主道路进入心跳博物馆的路径。建筑沉入山体,被树林遮挡。游览者会首先听到从树林深处发出的心跳声,并沿着声音发出的方向走进心跳博物馆的场地。穿过树林中蜿蜒的路径,体验者从一处楼梯和建筑一起沉入山体。转过建筑的一角,是建筑和山体切割出的远处峡谷的风景。路的尽头是心跳博物馆的入口。在建筑的入口区,是一块厚重的混凝土石门,以回应艺术家对于生命和死亡的创作体验。这是一次感官被不断放大的仪式过程。建筑师希望给参观者呈现的首先是艺术家作品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建筑的外观。希望这个过程既是塑造仪式的过程,也是抛弃形态给与参观者先入为主的视觉形象的过程。
进入建筑,来到心跳博物馆的接待室。接待台和文献台同样用混凝土制作而成。接待室一侧的小门通往录音等候区。录音等候区是一处内外交织的空间。光线为这处空间照射出千变万化的图像。建筑圆形平面在此处被感知。录音等候区连接了三个录音室,参观者在录音室记录自己的心跳,并将自己的心跳永久性的保存在艺术家的心跳档案中。
接待室的另一侧和搜索区相连。搜索区是整个建筑中风景最好的房间,面向峡谷。搜索区供所有参观者使用,参观者在此搜索所有被录入心跳档案里的心跳数据,也包括被录入的参观者自己的心跳数据。参观者将他们搜索到的心跳数据发送至“心室”的装置,并进入“心室“聆听和体验。
等待区面朝另一侧的峡谷,同样是整个建筑中风景最好的区域。整个建筑面积很小,等待区的设置便于控制进入心室的参观人数。通过等待区,经过特殊设计的避光室,则进入了整个建筑最核心的部分,即艺术家的装置:“心室”。
关闭第一扇门后打开第二扇门,保证心室的全黑环境©CLAB
心室是一个圆形的空间,室内圆心处悬挂一盏闪烁的白炽灯,灯光闪烁的频率正是同时播放的心跳频率。上图为波尔坦斯基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创作的心跳装置,播放的正是波尔坦斯基自己的心跳。
“心跳博物馆”的装置心室由房间正中央悬挂的频闪白炽灯和房间周围由黑色镜面亚克力板拼装的墙面组成。和丰岛“心跳档案馆”中方形的心室不同,“心跳博物馆”中的圆形平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空间体验:所有黑色镜面均指向房间的圆心。参观者在房间圆心处,伴随这心跳声和频闪灯光的是出现在黑色镜面中无数个自己的倒影。这些倒影同样跟随着心跳的节奏起伏涨落
心跳博物馆于2019年4月开工建造,这个小建筑也是合造社2019年开工的第一个项目。截至2019年6月,心跳博物馆已经完成建筑主体建造,于2019.08.03同懒坝国际大地艺术节开幕日一同开馆。
▲建造中的心跳博物馆© the Chongqing·LAB Art Museum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那些证明活着的心跳声,应该被纪录、储存、放大,被心爱的人聆听”。心跳博物馆,将在无限时间长河中的一段有限的时间里,陪伴大家记录、储存、放大、聆听生命。
项目名称:心跳博物馆 设计方:合造社建筑设计事务所 微信公众号:合造社CLAB 微信助手:CLAB2017 项目合作邮箱联系:281726654@qq.com 设计时间:2018.12-2019.05
建成时间:2019.06 主持建筑师:徐浪 项目主管/项目建筑师:徐浪 建筑设计团队:徐浪,陈东旭,秦晓彦 项目地址: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 建筑面积:195㎡ 摄影版权:合造社,重庆懒坝美术馆 结构设计:冉晋滔 客户:重庆懒坝美术馆 项目类型:文化建筑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