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柯-既下山·重庆生活的复杂和冲突,都在这间院落“缴械投降”! 首
2020-11-03 09:10
山河相依,四季皆景,8D魔幻,立体街景......抵达重庆这座城市,才明白这些词汇具体的意义。重庆,既在传统之中、亦于传统之外。
「 既 下 山 · 重 庆 」
位于南滨路龙门浩老街的既下山·重庆,在地理上与历史痕迹进行重叠,也在朴素的静思中孕育出新的纹理,将城市的新与旧、粗与细重新组合起来,足以让人在不到1500m2的院落中反复回味。
既下山·重庆是既下山的首间城市作品,亦是它首间由文保建筑改造的酒店项目,由既下山·梅里的设计师谢柯再次操刀,而这次,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他又会以怎样的设计,展示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与文化脉络。
酒店一共三栋建筑,其中两栋为新华银行旧址及美国使馆武官别墅旧址,均为文保建筑,另一栋龙门浩9号楼是按旧图纸,使用旧砖瓦修建的三层建筑。
既下山·重庆酒店坐落于重庆南滨路龙门浩老街的最高点,对望湖广会馆、洪崖洞、渝中半岛等重庆地标,近可观东水门大桥、过江索道。
于谢柯而言,建筑跟环境的关系是设计的要义所在,让既下山赋予某种重庆的叙事。
夜晚,江对岸的灯群从静默中耸动出来,在眼前形成崭新的景观,视觉冲突更加强烈。
站在庭院的矮墙边,看着时空不断随外界的影响产生变化,一面是潜入寂静的低调院落,一面是川流不息的现代都市。视觉呈现出城市的反差面,这种震撼,若不是置身其中,真的难以想象。
开埠时期,南岸沿岸的天然优势让人口和码头聚集于此,外来建筑文化与地方传统产生碰撞,期间涌现大批融合中西思潮的建筑。这些建筑成熟地结合了中西的材质、形式、结构和美感,并在时间的序列中留存至今。
依旧是既下山信手拈来的东方美学风格。一方天地中的风景和建筑都是淡淡的,墙体与家具都透露着静谧,材质简单,风格朴素,有大量木头和麻的运用,陈设看似轻描淡写,却又充满细节。
重庆这座城市的状态便是慢慢成长,或许隐隐约约,而这种隐约的“克制”本身是一个很东方式的情绪,承载的是更为跨越边界的、平衡的、普世性的体验。
这些看似老旧的器物,体现着重庆的人文情怀,它们像是山城的筋脉,与这座城市共同呼吸和生长。
美国武官别墅旧址有较高的空间感,同时酒店尺度最好的房间也在这栋建筑里,置身此处,犹如置身博物馆一般,家具、装饰艺术品琳琅满目。
谢柯将酒店的16间客房打造成一位世界文化旅者在重庆的驿站。浅灰调成为空间中的主色调,并搭配实木、黄铜来抽象地呈现民国记忆的历史感,而非具象化地重构与再叙述。
时间是流动的生命,以年轮的流线勾勒着一座城市的芳华。居于客房内,观城市,和煦的光线加之窗外美景似画,便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礼遇。
与其说是酒店,倒不如称作当代生活方式的目的地。抱怀着深度体验重庆城市文化,又暂且逃离琐屑生活杂事,在一处澄净之地听寻心声的目的,很容易便与既下山相遇。
因对文保建筑的要求,设计师在有限的改造尺度中,完成对重庆性格的叙述,并跳脱出建筑的民国时代印痕,呈现当代化的酒店体验成为此次设计的主旨所在,“这几座民国时期的阁楼,通过改造生命力将更加旺盛。”谢柯说道。
谢柯将酒店的16间客房打造成一位世界文化旅者在重庆的驿站。浅灰调成为空间中的主色调,并搭配实木、黄铜来抽象地呈现民国记忆的历史感,而非具象化地重构与再叙述。
新华信托银行旧址一层则承载了酒店酒吧和餐厅的功能,所到之处,白灰色的墙面、暗色的地砖、黑色窗框,简单、自然而质朴,这看似“未经改造”的状态,实则是花费了大量工夫,修复加固结构以使得空间好用。
因空间有限,所以在平面规划上也竭尽所能,创造合理的功能空间,同时又有舒展的气质。无论是颜色的选择、还是材质的转化,都在竭力创造一种回归本真的状态,安静、谦和、柔软而低调,观空间有如读故事,一章一节,缓缓道来。
将日常生活提炼,用设计去表达情绪,对于设计,如今谢柯会去做更多的选择,回归内心,那些围绕人生活而衍生的空间,才具有真正而永恒的设计意义。
看似轻描淡写的空间,却又充满细节。如东方美学的向内探索,在新旧堆叠,动静交织之间,历史与现实都变得立体而生动。
大量的留白也被运用到空间之中,此处想象力无限延伸,无声之间创造一处谧静之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窗户小而精致,将外界的景色引入,成为室内的一景,古旧斑驳的书桌,棉麻覆盖的椅子,一切都平衡的刚刚好。
平衡的状态是对过去时光的积累,酒店的墙体、窗的比例、建筑层高都保留着老建筑的味道,不过分去改变,而是通过一些细节、物件,来表达当下的环境。
设计有时需要顺应自然,把多余的东西拿掉,让空间和自然一起呈现。打开窗,城市就在眼前,关上窗,又可沉浸在自然原生之处,此处交织着最纯粹的温情。
空间一定要去现场感受,比如这座桥、黄葛树,都是一种象征的连接。一些很细小的东西转换一下,就成为了情感的转变。
这里既在传统之中、亦于传统之外,这里既有老城的市井烟火,又有现代化的参天高楼、奢华酒店,农耕与工业感的景观可以在都市中依次呈现。
这些民国建筑,有二战时期美国大使馆武官官邸,亦有一百年前西南首富汤子敬的私宅,陪都时期成为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如今被修缮改造,成为保留历史痕迹的度假酒店。
在<既下山·重庆>,随便往哪个角落一站:江对岸嶙峋的高楼和身周的民国建筑,往来的轻轨与索道,热闹的龙门浩商肆人群与清幽的庭院池塘。新旧堆叠,动静交织,历史与现实都变得立体。
“当初考虑过新建的独栋和老建筑之间应该如何保持连接,虽然有讨论过加一个东西进行连接,但最终没有采取这个方案。功能性的东西也许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会打破现在的平和状态”,面对既下山3栋建筑之间的联系,谢柯说到。
就如哑黑色的大吊灯毫无突兀之感,反增戏剧化的情节,正如设计师所言,空间一定要有情节和场景。
9号楼有着独立的入口和庭院,一楼设置了小小的Lobby,背景墙为灰棕色的艺术挂画,增加一抹饶有趣味的艺术气息,公区则保持宽阔尺度。
层层递进的空间保持着一贯的连续性,设计师重塑传统,并将其变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象征,一种时尚的审美情趣,一种浪漫的空间情怀。
从天花至地面以及到沙发、窗帘,设计师以米色串联,为纯粹的空间元素提供了可能性。它为人们在这种空间中寻找诗的气息,并期望一种与灵智之美的相遇。
为避免木质过多可能引发的沉闷,大面积的艺术挂画与饰品置于空间中,增加了空间的张力也平添了一种旧都市的优雅。
开窗即可看到的满眼绿意,这绿意便是对生活的回敬,不枯寂,不浮躁,不求时尚,这其中的人文关怀,才是可留存的经典之作。
这里内敛而包容,看似随性实则坚守,将多元的生活样式简单化,将别人的日子过成自己的生活。
2间院落,3栋建筑,让既下山兼具了人文环境和在地体验。围绕着建筑,它与整座城市、历史的关联性逐渐清晰。
“能够找到具有城市标志性的位置,让品牌理念跟建筑文脉产生关联,重庆这个物业的出现是很好的契机。”既下山创始人赖国平先生说,“从里向外望去能看到特别现代化的城市,旁边是轻轨和旧时的索道。
这种复杂性和冲突感,正根植于重庆的本性中。在这里,我们呈现的一切没有过度的安排,都是顺势而为。”
住进既下山,看回廊、看露台、看梯级和房间的窗……建筑的细部发散着节制之美,谢柯用减法去掉冗杂的东西,只保留必要的部分,16个结构不同的房间,连留白的比例都把握分寸。
两栋旧楼之间几株老黄葛树荫庇着宽阔的院子,其余则选绿色和白色的搭配。院子的打造也是节制的,青砖铺地,前院依着中国院落的规则宽大而空旷,给住客留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后院的一塘水映着天光,绿植充盈,是一处可休憩的隐秘花园。
在我看来,既下山既不迎合拍摄镜头,强调它的舒适性或文化属性;也不费力讨好人们的印象,要去讲太多漂亮话。反而在一贯朴素的风格中吸收时间的质感,通过岁月留下更动人的建筑。
因对文保建筑的要求,设计师在有限的改造尺度中,完成对重庆性格的叙述,并跳脱出建筑的民国时代印痕,呈现当代化的酒店体验成为此次设计的主旨所在,“这几座民国时期的阁楼,通过改造生命力将更加旺盛。”谢柯说道。
新华信托银行旧址一层则承载了酒店酒吧和餐厅的功能,所到之处,白灰色的墙面、暗色的地砖、黑色窗框,简单、自然而质朴,这看似“未经改造”的状态,实则是花费了大量工夫,修复加固结构以使得空间好用。
平衡的状态是对过去时光的积累,酒店的墙体、窗的比例、建筑层高都保留着老建筑的味道,不过分去改变,而是通过一些细节、物件,来表达当下的环境。
设计有时需要顺应自然,把多余的东西拿掉,让空间和自然一起呈现。打开窗,城市就在眼前,关上窗,又可沉浸在自然原生之处,此处交织着最纯粹的温情。
从天花至地面以及到沙发、窗帘,设计师以米色串联,为纯粹的空间元素提供了可能性。它为人们在这种空间中寻找诗的气息,并期望一种与灵智之美的相遇。
在龙门浩老街的声色光影中,阁楼、屋檐,青石板,古道,看着窗外的江上游轮在两江交汇处来来去去,码头、船舶、轻轨,亘古至今相同的故事依然在重庆这座城市上演。
尚壹扬设计创始人兼设计总监
从事设计23年.....
谢柯并非专业的建筑师,也非室内设计科班出身,所有空间建造,更多来自谢柯对空间的直觉、敏感。在想象之下,又有精准的尺度把握。他大学是学油画专业,在校期间已经在做室内设计,对于室内设计的爱好和兴趣,更多的是来源于以前的经历。
谢柯高中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建筑,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看到一些国外关于室内设计的图片,跟中国当时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对于居家生活的呈现,因此着迷。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