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s Milan expo pavilion to feature wavy roof and indoor crop field
2014-04-01 23:00
米兰世博会2015:纽约工作室林克-弧和清华大学的一个团队展示了他们的竞争胜利的设计,一个起伏屋顶的展馆,代表中国出席在米兰举行的2015世博会。
由中国建筑师蔡宜臣(Yichen Lu)和蔡秦文(音译)以及弗吉尼亚本地人肯尼斯·南康(Kenneth Namkung)领导的林克工作室(Studio Link-ARC)与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建立了“一片希望之地上的云”的愿景。这包括一片庄稼田和一个波浪状的屋顶。
设计师们计划用大型竹板在屋顶上制作一系列瓦,让人想起中国传统建筑中使用的陶瓷砖。这些将被固定在拱形木框架上,使建筑物具有其独特的轮廓。
“展馆的浮顶设计为一个参照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凸起梁”系统的木结构,但它适应现代建筑技术。
在屋檐下,一片用来参考中国农业历史的麦田将合并成一个互动装置,在那里LED灯与电子杆相连。
这将导致一系列展览和文化节目围绕庇护广场散布。楼梯将允许游客进入屋顶观景台,提供场地和展馆周围环境的鸟瞰图。
设计师解释说:“展馆的全部展览和文化作品都是作为一系列空间来体验的,首先是景观中的一个外部等待区,形成了一个主题展览空间,里面有来自中国40个省的互动设施和文化产品。”
中国是参加米兰2015世博会的145个国家之一。迄今为止公布的其他提议包括为农业公司新荷兰(NewHolland)建造一个带有农田和拖拉机的展馆。
以下是设计团队的项目描述:
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清华大学和纽约的“连接弧”工作室被宣布为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比赛的获胜者。中国馆是一个空间领域,它摒弃了传统的把展馆当作广场中的一个物体的概念。这座展馆被设计成一朵云彩,盘旋在“希望之地”之上,在漂浮的屋顶下,它是一个隐蔽的公共广场,融合了建筑的文化和展览项目。屋顶的独特形象为该项目创造了一个标志性的形象,并将促进一个独特的存在在世博园区内。
中国馆的主题是“希望之地”。该项目通过一种起伏的屋顶形式体现了这一主题,这是通过将建筑物北侧的城市天际线轮廓与南侧的景观轮廓相结合而衍生出来的,表达了“希望”可以在自然与城市和谐共存的情况下实现的想法。展馆的浮顶设计为一种木结构,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高梁”体系,但适应了现代建筑技术。屋顶上覆盖着参照中国传统兵马俑屋顶结构的石板,但被重新解读为大型竹板,减轻了结构重量,在下面创造了一个遮荫的公共空间,进一步增强了展馆独特的轮廓。
在这个屋顶下,这座建筑的地面由一片麦田(“希望之地”)构成,这一景观反映了中国的农业历史,并无缝地过渡到了中心的一个多媒体设施。这个装置是由模仿小麦形状的LED“杆”组成的,构成了建筑展览计划的核心。
一楼平面图-单击更大的图像
展馆的全部展览和文化服务都经历了一系列的空间,从景观中的一个外部等待区开始,形成了一个主题展览空间,有来自中国40个省的互动设施和文化产品。在此之后,游客被引导上一个缓缓倾斜的公共楼梯,来到LED矩阵安装上方的全景观看平台,然后引导他们进入一个多媒体空间,其中将放映一部以回家过年为重点的短片。这一序列结束时,游客们走到竹屋顶上方的一个平台上,可以欣赏到世博园区的广阔景色。
一楼平面图-点击以获取更大的图像
项目名称:2015年度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奖:一等奖客户: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主办单位:2015米兰世博会
第一节点击更大的图像
建筑:建筑师:清华大学
第二节点击更大的图像
展览、景观与室内设计总监:苏丹,张悦(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首席设计师: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展览设计:周艳阳,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景观设计:崔小生(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室内设计:王建松(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装置设计:丹青石,冯仙光设计: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形象设计: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阅读更多建筑展馆米兰博览会2015工作室链接-弧
圣火工作室和清华大学日前公布了一座屋顶起伏的展馆的设计方案,以代表中国参加2015米兰世博会。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