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小伙改造浙江富商的家,当地人大赞 首
2020-05-15 10:42
生活在上海的建筑师王灏,
是浙江宁波人,在小镇长大。
几年前,他认识了另一个“小镇青年”裘浙锋,
曾做过《绍兴日报》的首席记者。
2017年开始,两人用四年时间,
在绍兴改造了三栋老建筑。
绍兴是水乡,记忆中人们枕水而居,
河道边的明清建筑、古桥、乌篷船……
有着罕有的中国传统水乡城市的景象。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城中许多河道被填,
清末民初民居改造为“小越馆”
一栋是河道边上清末民初的民宅,
及一片废弃的80年代建造的职工宿舍,
改造成当地的文化展览馆。
过程中,王灏改房子、造水景,
重建建筑、水与生活的关系。
第一次去绍兴,是2017年裘浙锋带我去的。傍晚,他带着我去转八字桥、西小路这些历史街区,绕过几个弯、过了几个红绿灯之后,竟然找到了稽山镜水之间绍兴的味道。
傍晚时分更真正能代表绍兴,万家灯火下,退休的市民在河边拉琴、晒梅菜干,拖出小桌子吃饭,小孩在边上跑来跑去。
水乡的建筑结构也显得特别清楚,与传统生活息息相关的河埠头、廊桥、戏台等等;遗留的明清建筑的屋瓦、门窗,都有着文学作品里描绘的“乌黑色”传统气息。
在接下来的三四年里,我与裘浙锋一起,在绍兴改造了三栋建筑,尝试在这个传统水乡里,把建筑、水、生活三件事情融合在一起。
小越馆 —— 引一条河道穿过建筑
改造前:400㎡民国时期的民居
改造后:当地历史文化馆,“村民的客厅”
2018年夏天开始,我们花了三个月时间,把绍兴小越的一个400多平米的百年民居,改造成陈列小镇历史的文化馆,当地人就叫它“小越馆”。
小越在绍兴老城的东北方向。绍兴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中间站,运河的一个分支便要经过小越这个位置,小越镇就像老城的缩影,河道密布。
这个民宅,在清末民国初年时候建造。听说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在上海做生意发了财的商人, 把自己的家眷安排在小越,造了一个房子。
这些年已经空置,屋主人的后人索性把房子长期租给了镇政府。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宅子已经相当破败,屋面、墙壁都开始坍塌,但还是挺让我兴奋的:
从南往北、四房三院的格局挺完整,粉墙黛瓦、观音兜山脊都有着浙东民居的秀气。
官式建筑会严格遵照坐北朝南的方位,小越馆前身因为是个民居,算得上坐南朝北,朝北的正门前有小越河流过,南边有当地的一座小山峰。
从院中向上仰望 摄影:吴清山
要把曾经相对封闭的民居改成公共、开放的小镇展厅,我在这三进院的正当中“劈了一刀”。
原先的四间房变成了八间,当中按着南北走向,挖出一条水道,流经每个院子形成一个方塘,大小不一,长宽不同:
第一进院中的方池 摄影:吴清山
通往最后一进院的洞口 摄影:吴清山
北边第一进院的池塘最大,与二层高的主展厅、院里茂盛的泡桐组成最有气势的一个院;最窄的地方,水流过从屋墙中央开出的门洞,只能容一人通过;
到了最后一进院,水面再次变宽,与旁边房子相接的地方做出几级台阶,给了一个走下去与水亲近的机会,也算得上是绍兴水乡河道上的“河埠头”的一个翻版;
从小越馆二层看院内的水杉 摄影:吴清山
水道在院里终止在一棵20米高的水杉下面,这棵水杉很重要:
植物是我们中国造物系统里很重要的一个元素,传统的村落里,水口边上会看到一些古树,和这里设计的逻辑是一样的,树跟水一起常常体现出一个地方的特色。
这样原先看上去很严谨、甚至很严肃的房子多了一条漫步的路径,从屋子里面走得通,沿着水道走得通,又可以从屋内绕到水边,再绕回屋内。
站在二层,视野更加开阔:前门外的小越河,延续到到宅内的水道、杉树,院墙外的农田,再到远处的山峰,形成一个咱们中国人心中独有的图谱。
面向院内河道的墙面,就都换成了通透的玻璃门窗,玻璃缝不灌胶;
粉墙重新修了之后,做了旧,还特意凿出一些缝隙,让自然气候渗透进屋子里来,一个会呼吸外部环境的建筑。
从房子回收的老木窗也安装回来,都是一些轻巧的改造动作,但能让人觉得这个房子既老又不老,既新又不新,有一百年前老房子的味儿,也有些可以探索的空间。
展厅内部 摄影:吴清山
八个房子是八个主题的展馆,有介绍小越镇剪纸、竹雕、武术、蚌舞等文化的非遗馆,有展示小越镇古桥的古迹馆,还有梳理当地名人的人物馆。
小越馆挨着镇上的公园,大门开着,到了展厅布展的后期,周围来公园散步遛弯的居民都会过来看看。
镇子很小,外来人口也不多,大家进来看展览,找到自己的祖先、或者跟自己生活经历有关的事情,历史的记忆在年轻人当中是比较淡薄的,把这样一个曾经私密的住宅打开,变成小镇里的公共客厅,讲一个当地人自己的故事。
明代民居所在的西小路历史街区
鲁班殿 —— 在建筑内置“一横一竖”的水景
修缮前:国宝级别的明代民居
今年夏天完成的一件大事,就是把绍兴市历史街区的一座“国宝级”明代民居给修缮了,新造了水景,变成展示咱们中国人木构建筑的展厅。
说是国宝,因为是绍兴市里唯二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曾经也是有着好几进院的大户人家,如今留下的仅剩现在眼前的这座厅堂。
“鲁班殿”内部 摄影:吴清山
这座厅堂宽有五开间,在绍兴很罕见,一般民间常见的住宅是三开间的面宽,说明当年的屋主人要么是有一定身份当官的,或者是个商人,捐了官,才有资格去建造这样一个房子。
沿门外的北海桥直街向东走出去,三分钟就是河道,游客都喜欢在石桥上站站走走。
所以我想在这宅子里做些直接让人感受到水的景致,有了“一横一竖”两处:
门厅与大厅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内院,院中设置了一口长长的水缸,是“一横”,如同一张记事的条案,寓意对绍兴的水文化建造的祭坛;
鲁班殿后的茶轩 摄影:吴清山
大厅后新做了一个茶轩,里面有一口垂直向的水井,是“一竖”,实际是个现代的自来水系统,给煮茶提供用水。
古代有一口井,人们就会造一座亭,让来打水的人们在下雨天不至于被风吹雨淋,我们做茶轩和井,也是这个道理。
这个展示木构建筑的展厅,取名叫“鲁班殿”,有缅怀鲁班的意味。
虽然房子的性质不再做居住用,但这两处小水景的营造,来展示绍兴人性格里向水的生活文化:
绍兴的居住文化就叫枕河而居:沿街开店、沿河居住。过去,生活物资都是通过河埠头,也就是河岸口、码头运送过来,乌篷船本质上讲就是私家小汽车。洗菜、洗衣这样的日常,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雅士的活动,和水系息息相关,形成不能割舍的、对水的依赖。
水是这个城市的客厅,这里的人们可以自豪地说水是我家一个重要的标志,自己家多大似乎不那么重要了。这是你住在上海或者其他城市,无法拥有的生活体验。
改造后的职工宿舍 摄影:郭国柱
职工宿舍 —— 废弃地变身水乡风光的田园
改造前:80年代的涤纶厂职工宿舍
这片建造于80年代末、被荒弃的一栋涤纶厂职工宿舍,是裘浙锋租下的,请我来改造成工作室。我花了不少的力气凿墙洞、造水景、种绿植,现在它已经绿意盎然,有着水乡田园风光。
2017年那次,我虽然被古城里沿水而造的明清建筑所吸引,但也看到了绍兴城正在死去的一面:
很多河都被填了,走在很多马路上都看不到水乡的格局,不像穿梭在威尼斯、鹿特丹或者阿姆斯特丹,能感受到它是个运河城市。绍兴走到中兴路,走到解放路,你会发现跟河一点关系都没有。
改造前的职工宿舍 摄影:刘秀
这片区域,就是这个城市干涸的一面:
南边有条投醪河路,名字带了一个河字,说明这条路是填了一条河而建造的。
这个职工宿舍楼真的是没有任何特色,边上环境也都是行列式的普通民居,楼与楼之间还有很多一层的条状自行车库,就像晒干了的鱼干一样,整整齐齐地被码在这条干涸的河床上。
屋顶水渠建造中 摄影:郭国柱
最先提出在这个无趣房子上造田园风光的是裘浙锋,他说给工作室的屋顶上造个空中稻田。我顺着这想法,首先想到的是这里需要一个庞大的灌溉系统,于是在房子的屋顶上做出了四条沟渠。
这样一来,无论是自己来注水、或者雨天落雨,水都会通过这些沟渠,再经过烟囱,汇集到地面挖出的一个池塘中。
王灏、裘浙锋与团队在改造前的职工宿舍楼
原先干枯、没有任何植物的屋顶和水泥地面,就形成了两道有趣的风光:
在屋顶上四下张望,周边都是五六层高的居民楼,傍晚时分城市里非常市井的场景,就照映进水面中,仿佛就是古城水乡里场景的现代版复刻;
而到了地面,进工作室要从池塘上穿过,这里种满了荷花。夏天荷花盛开的时候,有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到了秋冬,花朵凋谢之后,泥土便显露出来,看见泥土,便有种置身田园之中的感觉。
在这过程中甚至要缩减一些房子的使用面积来营造这些环境,裘也同意了,也是献给周边的居民,让他们站在自家的阳台上,就看得见这里的风景。
王灏、裘浙锋与友人在改造完成的工作室中
在我们这两个浙江小镇出来的青年看来,水乡生活是大家当下依旧需要的生活场景。
只是现在的我们都很忙,对自然的感悟力也在下降。但是话又说回来,江浙水乡的古镇里永远游人如织,这就代表了大众的一种天性:对水文化的喜爱。
中国人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文化是高一级的生存哲学。改造绍兴的这三个房子,在它们当中造水景,然后把它们变成城市里的公共空间,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接近、走进这些房子,呼唤一种有生命力的当代水乡生活。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