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寻访卢志荣:回归设计本质,重返生活 首
2020-05-07 21:39
如果设计师愿意摒弃花巧眩目,褪后一点,隐藏自己一点,家具与建筑就可以显露出它们的生命。
Chi Wing Lo 卢志荣
他谈到:「我们需要恢复信心,不再担心我们所做的不够满目、耀眼,能够远离装饰,是一种自信。当沉重的装饰脱下,回到空之盈的境界时,这就是“无华”。我们正在失去的是被无关重要的装饰表层所掩盖的真谛和本质。」
「因为设计是关乎人、关乎生活、关乎如何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容易、更简单。我认为好的设计,通常是可以非常正确和真诚地正视这些问题,能够给出一个对我们有用的解决方案,而非回避问题。我想我作品的一致性,是来自于一种长期信念的理解。相信生活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将这种理解融入建筑、室内、家具、灯光的设计。
要使设计深入地贴近生活,首先,设计品必须贴近我们。它不能只流于形式、斑斓的色彩或是任何与生活无关的做作。现今我们看到很多设计,都是对于形式和视觉效果的探索,但我认为设计最终真正追寻的是完善生活的一种方式,可以真正的理解并解决生活问题,例如:在我的作品里,怎样保持床品的清洁,明白清洗过程中的要求;如何方便并有意思地打开一个柜子;如何把东西井井有条的收起来;如何设计书桌的照明,以利于阅读和书写,避免手影;如何保持一个健康坐姿的沙发。这些最终才是设计的实质,与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积年的沉淀,卢志荣创办了属于自己的设计品牌:DIMENSIONE CHI WING LO和“ 一方 ”。品牌中涵盖了艺术、建筑、室内、家具、器物等多个创作领域,一直延续了卢老“理念的净化、诗意的诠释、细节的关注”的创作特点。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生活痕迹的微妙转化,充满了诗意却糅合了理性。切身入微的生活需求也为他下一个作品指引了方向,卢志荣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设计才有了促发感动的灵魂所在。
他创造的空间一直很讲究‘度’,过犹不及的分寸感,能像水那样,可圆可方。希望人们不论去向何方,都保持乐观的心态,以从容自若之姿,翘首未来。
在华侨城·原岸,他将设计的精神与东方文化的内核,与现代生活相依相融;从他的室内设计到最小物件的挑选都贯注着一致的诗意,将潜藏于湖山的原生大美,引进至一室一物、一边一隅。卢志荣对每一细节的把控延续了自然的真、善、美。他以下‘无言’的表达可谓人和自然共处的隐喻,他和猴子们的无言对话,或许能再一次带领我们重溯美的定义、生活的本质。
再来到武汉,每次对这城市的感觉总是徘徊于它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之间,一直没有加深。
或许我还没遇上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民居、不一样的街道、不一样的奔波;周遭的一家一店、一灯一树,让我感概生活可以是这么高效、这么规行矩步。
或许在我没去过的新街旧巷里,大家都期待让自己生活的动力和痕迹得以展现,把城市布置得更体贴、更平易近人。
十多年了,第一次去武汉的旅程还历历在目。从重庆的长江上游,顺着河流的方向,慢慢飘过崇山峻岭的峡谷。
不由自主的,咏叹水的平和、它的浩瀚,同时去安抚、去激励大地的生命;它的澄澈,不息地灌溉着沿岸的文明⋯
有时,可以看到伶俐的小猴穿梭于悬崖石洞,你追我逐的,它们的一举一动,总不会失去这种自娱娱人的纯真。
互相眺望着,我们之间的遥远距离都被对彼此的好奇渐渐拉近,基乎可以听到它们在问“你们来到这荒凉无人的山川到底为了什么?
你们的毅力像长江那么磅礴,把倔强的山河都一一驯服了。你们还有其他还未能实现的吗?”
如果在这一刹那间,我真的要代表人类向猴子们汇报一下我们将来的计划,大概,我僵着的迟疑,不只是因为找不到立刻令它们满意的回应,更多是因为一直找不到我们一致认同的方针。
我们的智慧,对大自然的无限视野;我们的恒心,对将来抱着的承诺……蓦然间,被猴子们的几句话儿质问起来……
猴子们又调皮地问道:“你呆了半天,一声不发,看你这不愁、不躁、不移的面容,我们帮帮你吧。不管怎样的时移世易、天翻地覆,我们几只老友,长尾钩、红鼻尖、穿山侠、吱喳命、大笑口等等都会在这里嬉戏作乐。你呢?跟我们洞穴里的小蚂蚁一样,天天在移山倒海,快乐满足吗?”
回答的机会还没有抓紧,它们喜气洋洋、成团成簇的挂在松柏树上,猴迅速就抢问着:“你的房子是怎样的?周围有什么好吃好玩的……?”
还未问完,猴奶奶就置喙了:“可能是讹以传讹,我亦不想多说了,大家都聴闻到你们的房子很小,门又低,天天关着,不见天的,一生忙碌,生活成这样子,是怎么一回事呢?”
河水的流向越来越慢,水面越来越广,水位亦越来越高,我渴望能亲身体会到的三峡水坝好像快在前头。禁不住內心的激动,这奇迹究竟会是多么雄伟壮丽的景象?
不约而同,当我想到关于「美」这问题,之前默默守在一旁的猴爷爷就手舞足蹈,胸有成竹的:“什么是「美」?你看看我们,我们的屋顶是云,下面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房子,玩累了,去睡;饿了,爬上去吃;渴了,跑下去喝;我们不需要去费心创造美,很简单,因为美一直与我们同在……”
设计,宜“细”不宜“快”
朱光潜曾说过,习俗有两种,一为传统,一为时尚。传统尊旧,时尚趋新,新旧虽不同,而盲从附和,不假思索,则无二致。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越下。对于中国当代设计,卢志荣的见解与这位美学大师一致。“中国的设计,要么根植于西方,与中国实则没什么关系;要么太推崇传统文化,徒具其形而不得其神。”他认为,中国设计的硬件环境优于意大利,而至今未能望其项背,究其原因,一是两者追求不同,前者对经济增长的渴求甚于艺术的沉淀;二是中国节奏太快。有些错误来不及反思便被略过,有些进步来不及总结已成云烟。卢志荣开玩笑说,国外的客户可以给他五年的时间设计一座私宅,而在中国,这是建构一座城市的时间。九十年代初,卢志荣参与希腊新卫城博物馆项目角逐,廿多年后,站在方案的模型面前,他依旧面带自豪,“这是我和妻子两个人,花费了几个月,每日十六个小时,从一块又一块木头里打造出来的。”圈内不乏认不出自己“作品”的设计师,追溯其因,若非未上心,便是数量太众,三两日即出“新作”,再好的记性恐怕也是记不全的。
慢工出细活。形容卢志荣作品的词藻很多,最高频的是“精细”。他自己也说过,“无细节,不设计。”卢志荣设计的家具作品,制作过程近乎苛刻,每一根线条都必须达到要求。有时无法用图纸画出来的设计,他会让木匠做出大致模型,自己亲自动手一点一点打磨出来。他还会在柜子抽屉开关处加装电子芯片,这样按下开关按钮后,抽屉可以停顿一秒钟,再安静打开。就像人一样,在收到指令后,思考一下再行动。卢志荣的作品,设计之“细”,做工之“细”,由此可见一斑。
卢志荣生于1954年,同辈人多已筹划退休,包括好友梁志天。他却不。“为什么我要退休呢?离开能每天给予我快乐、实现我梦想、赐与我灵感的事情呢?”这位华裔设计师的反问,纯真得像一个孩子。2012年,他创办了意大利家具品牌 DIMENSIONE CHI WING LO;2015年,他创办“一方”,旨在融会古今智慧与感悟,以物品的创作重申永恒、简洁和本质之道。新近接受深圳湾1号的邀请,为其担当顶层特色单位的设计。外界猜想他接下该项目的初衷——这毕竟是一个商业项目,与素有“艺术型设计师”之称的他似乎并不相符。此前美国Yabu Pushelberg、台湾李玮珉、香港梁志天等国际上炙手可热的室内设计师已率先为深圳湾1号担纲设计,并创下“11个月销售52个亿,10万 成交单价,过百套成交数”的神话。打动他的,会是这一连串的名字与数字吗?“深圳湾1号给予了我很多发挥的空间,我希望自己能赋予这个地方quietude(宁静)、modesty(谦逊)以及timeless(永恒),为居者找到‘家’的感觉。”卢志荣的答案只有一句话。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