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到央视的极致毛坯房改造:家里什么都用白的,整个房子在发光 首
2020-04-27 15:11
3年前,建筑师施聪改造了一套毛坯房,
作为他和太太在厦门的新家,
看不到一个灯、没有一张床……
几个月后,他辞掉了上海的高薪工作,
在“中国最文艺的渔村”厦门曾厝垵,
租下了一栋农民房开民宿,
将自宅的设计“照搬”到了里面,
花了170万,却只改动了一处,
房价翻涨了30倍,入住率近乎100%。
施聪在外立面上设计了一个半圆形,
从远处看,就像一张笑脸,
到了晚上,仿佛一块巨大的广告招牌,
从几百家民宿里凸显了出来,
很多人都从客人、粉丝,变成了投资人。
施聪说:“这是一个靠颜值取胜的时代,
施聪是一名建筑师。3年前,他因为改造了一套小户型的毛坯房作为自己和太太的新家,意外在网络上爆火,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央视也专程到他的家里进行了拍摄。
光之住宅屋主、建筑师:施聪
2011年,施聪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上海一家知名的设计公司工作。他的业余爱好是写小说,2013年,他的第一本悬疑推理类小说正式出版。
现在,除了身兼建筑师和小说家两个身份,他又多了另一个标签:民宿主。因为对厦门十分熟悉,2018年他果断辞掉了上海的高薪工作,决定借着自宅的“东风”回到厦门创业开民宿,没想到刚开几个月就再次火到了央视。
在他看来,做设计和写小说这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本质却是一样的。都是在构想一件未发生的事,在“设计”人的感受。
低成本改造毛坯房,把光线用到极致
因为喜欢自然光,施聪给自宅取名叫“光之住宅”。它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湖里区,现在,施聪和太太常住在这里,父母偶尔也会过来小住几天。
自宅刚买的时候是毛坯房,使用面积只有105平米,三室两厅的格局,还有一个餐厅、一个厨房和两个小阳台。为了节约成本,他几乎没有破坏任何的结构,最终只花了22万就完成了软装和硬装的全部改造。
房子位于一栋住宅楼里的中间层,打通楼板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但因为喜欢自然光和古宅的天井,施聪就想方设法将光线引进家中。
一进门,最吸引人的就是落地玻璃围合出的中庭,是施聪在家里创造出的天井。这里原本是连接主卧和次卧的连廊空间,施聪觉得,传统的连廊只串联了不同的区域,两侧的墙面挂一些装饰画,却没有任何的实际用途。
他决定敲掉相邻的一个封闭衣帽间,设置4扇落地玻璃,中间铺满了白色的碎石和土色陶罐,做成通透的中庭。材料选择的是类似广告招牌的灯光和软膜,价格非常实惠。“改造后的中庭只有5平方,有点像日本的枯山水,很寂静。”
改造后的家里,看不到一个灯,灯槽全部隐藏在屋顶的斜角背后。就连客厅通往餐厅的两个弧线顶,都是为光服务的。因为灯光打在墙体的曲面上,会变得更均匀、柔和。
“我需要的是光,而不是灯。家里的灯全部是4000k的暖白光,这是最接近自然光的颜色。”
家具只有两种颜色:白色和浅木色。施聪说,这样选并不是为了白而白。出租房的墙面,大多粉刷的是白色涂料,但更偏冷调。
“家里的白只是一种底色,搭配浅木色的家具和地板,会让整个家变得透亮。”
墙上没有一幅画、三个卧室没有一张床
施聪家里的墙上,没有挂一幅画。他觉得,装饰墙面不一定要选择画、照片......只要有光就足够了。
一共有三间卧室,却没有一张床,施聪选择把床垫直接铺在地上。他还喜欢席地而坐、光脚走路,家里铺设的全部是木地板。“睡在床垫上、坐在地板上,整个人的重心是最低的,房间会感觉变大了许多。”
主卧正对的房间面积最小,朝北侧,是夫妻俩为偶尔来的父母专门预留的空间。很多人会在家里预留一间客房,但一年的使用时间也不超过10天。为了提高利用率,施聪专门在这个房间里设计了地柜,平时不用的杂物大多藏在下面。
父母不来的时候,夫妻俩把它当作书房使用。如果父母来住,地柜上直接铺上榻榻米,就是客房。
施聪还喜欢坐着淋浴,所以在浴室里砌筑了一个坐台,墙面铺满了清水混凝土的瓷砖,非常素雅。“很多人淋浴,像是完成任务一样速战速决,而坐着淋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我很享受这段时光。”
自宅设计完成之后,几十家媒体先后报道。2018年,施聪果断辞掉了上海的工作回到了厦门,开了一家“白书”民宿,并将自宅的设计风格和手法完全“照搬”。
只改一处,就像换了一栋楼
民宿位于厦门的曾厝垵,这里被很多人称为“中国最文艺的渔村”。房子改造前,是一处农民的安置房,非常破败。作为家庭旅馆,房东经营了十几年,平时入住的房价是60元一晚,虽然价格很低,却生意惨淡,天天空房。
房子的建筑面积是700平米,通过朋友介绍,施聪租下了这栋安置楼,花了170万改造。完成之后,旺季能卖到2000元一晚,从开业到疫情发生之前,几乎天天满房。“在厦门的几百家民宿和家庭旅馆中,达到近乎100%的入住率是很难得的成绩。”
老宅改造,最难的是结构问题。他将老房的外表面重新刷白,南侧、北侧的转角处各增加了一层薄板,并绘制了一个巨型的半圆,从远处看,就像一个笑脸,很多人戏称它是笑脸楼。
施聪说,每到夜晚,这个笑脸就像一个巨大的广告招牌,从曾厝垵几百家民宿里凸显出来。很多人会因为感兴趣到这里拍照,再走进民宿,成为客人。“老房只改动了一处,就能让人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发现它。这是一个靠颜值取胜时代,只有先让人眼前一亮,才有更多的可能。”
房子一共有四层,为了增加公共空间,客房从原来的22间减少到了17间。原来的一楼是地下室,是作为最便宜的客房使用的。不仅阴暗、潮湿,而且层高只有2.3米,非常局促。
为了减少压迫感,他反其道而行,将层高变得更矮了,把这里设计成榻榻米的休息区,摆放了几个懒人沙发和蒲团,“迫使”人坐下来。重心降低了,大家反而忽视了只有1.8米的层高。很多客人入住之后,经常喜欢坐在这里喝喝茶、聊聊天,和朋友一起看电影。
施聪还将大量的几何造型运用到了大堂,一方面遮挡住了老宅里不能拆除的梁、柱,还可以把自然光引入室内,让阴暗的地下室变得明亮了不少。
二楼的走廊只有90厘米的宽度,远不及酒店1.2米的标准。他在靠近房间的走廊一侧贴满了一列镜子,“视觉上让空间变大了不少,其实是模糊了人的感受。”
二楼靠近走廊的胶囊房,面积只有11平米,却成了很多背包客的最爱。
最差的一个房间在一楼,因为靠近入口,必须靠常年拉着窗帘才能保证私密性。施聪在靠近房间外侧1.2米的位置增加了一堵墙,窗户换成了落地窗。为了增加趣味性,墙和落地窗之间的夹缝被打造成了小庭院。“唯一一间没有电视的客房,却成了最受欢迎的房间之一。”
从陌生人到粉丝、投资人
像施聪自己的家一样,所有的客房,都是极简的榻榻米空间,床垫直接落在地面上。柜子、卫生间的隐形门、以及床的上方全部安装了镜子,很多人会对着它拍照。
施聪说,很多人都会怀疑这样的设计是否会触犯风水。其实,他非常严格地进行过视线分析,即便睡眼惺忪的时候,也不会从镜子里看到自己。
“来住民宿的人,想打破的正是一成不变的生活。而房间里360度无死角的镜子,恰恰让他们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刺激。”
来这里旅游和住宿的客人,大部分是90后,甚至是95后,情侣和闺蜜更是占到了一半以上。最初,很多人是自掏腰包变成了民宿的客人,住过之后成为了粉丝。后来,有6位变成了民宿的投资人。施聪常常开玩笑地说,这些人是在用身体肯定设计的价值。
采访期间,谈及如何让小空间变大的技巧,施聪给出了几点建议:
小户型变大,最忌讳的是将空间进行小区块分割,反之,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将餐厅和客厅的空间,利用两片倾斜的吊顶与弧线墙,将功能不同的区域连通起来。即便人在客厅,也会感觉餐厅是客厅的一部分。
客厅原本是非常小的,它背后的这面墙体的宽度也不够,大部分人会把阳台包进客厅里面,而施聪却刻意地保留了阳台。
其实一个人对空间大小的判断,是通过眼睛感知的,只要改变视觉上的感受,就会让人觉得原本的小空间忽然变大许多。
改变眼睛看到的场景,是一个好办法。比如在远端的书柜中央设计一面镜子,即便人不直视它,眼睛的余光也会注意到,潜意识里觉得空间好像大了许多。
其实,任何空间的设计,都是以人移动的尺度作为标准的。只要在需要坐下的地方,摆放一些地毯、懒人沙发或者蒲团,代替椅子或者沙发,降低人的重心。而且人坐下之后更贴近地面,看电视、听音乐的时候,会更放松。
来源:一条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