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建筑师都在谈材料的感官体验,但做得像卒姆托一样好的却不多

2020-04-08 22:27
 

                            
Six Architecture by Peter Zumthor
in Germany, Austria and Switzerland
共99张图,全部阅读约需10分钟。

                            
去年冬天在欧洲大陆游荡了两个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看卒姆托的房子。对许多建筑而言,其照片所传递的情感与意境总是高于现实,于是满怀希望的现场之行常以失望告终。
卒姆托的建筑却不同。其现场体验总是比照片所传递的更加丰富动人。其原因在于卒姆托在设计的过程中一直重视建筑能带给人的感知。这种感知不仅是视觉上的,更是听觉、触觉、嗅觉上的,而这些恰恰是照片难以传达的。
这也正是拍摄卒姆托的建筑所面临的挑战。我尝试透过特定的视觉元素唤起你对声音、触感以及气味的想象,进而帮助你创造基于自己经历的独特体验与理解。
与此同时,卒姆托的建筑也在诉说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场地的历史、建造的过程、建筑师的自我经历、内心的想象……
希望以下的照片能帮助你更细腻地感知建筑的氛围,并察觉建筑自身以及周边发生过、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故事。
科伦巴艺术博物馆,德国科隆
A. Kolumba Art Museum, Cologne, Germany

                            

                            
博物馆是在一座二战被炸毁的哥特教堂的遗址上建造的。卒姆托的设计保留了遗址,并将其与新建筑粘合。精准的新与残破的旧并置展现,诉说着场地与教堂曾经的遭遇。而此时新墙前坐着的是一对流浪者,他们共享着毛毯抵御科隆的寒风,不幸却温暖;旧墙前是一家三口,他们刚刚分别,孩子似乎对母亲恋恋不舍,面临抉择。

                            

                            

                            

                            

                            
一直在下小雨,风不大,树叶时不时飘落,有暗暗的泥土气息。下雨天的湿气很有氛围,但事事不能完美,花园因为下雨临时关闭了。

                            

                            
内部保存的曾经的教堂遗址。这座建筑不仅是美术馆,更是处遗迹的庇护所。听说阳光能透过墙上的细小空洞流入,在天花板上显出水波般的光。

                            

                            

                            

                            

                            
博物馆的三层特意开了一面窗,透过它可以看到远处的科隆主教堂。当年博物馆所在地的教堂被炸毁了,科隆主教堂是如何躲过劫难的呢?
克劳斯兄弟乡野教堂,德国瓦肯多夫
B. 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 Wachendorf, Germany

                            
建筑在左下角,北侧是停车场,相距大约1.5km。

                            
教堂在一片田野中,周边就是菜地,夏天会有大片的向日葵。克劳斯兄弟不是兄和弟,而是当地信仰的一位可以保佑收成的圣人。每位参观者都需要从停车场步行到教堂,没进入教堂前体验其实已然开始了。

                            

                            

                            
教堂的混凝土质感宛如夯土,材料与农田、土地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外墙上的小孔一直贯穿到内部,以玻璃球体收尾。一进门便会看到与视线相平的玻璃球体。

                            
特制的门把与门锁,尺度与玻璃球体相当。

                            
地面设计了凹陷,用以积累雨水。尽管外部看起来宛如一块石头,其内部却是与外部完全贯通的。人在内部也能够感受到天气的变化,闻到田野的味道。

                            
内部的碳色混凝土记录着施工的模具与技术。木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被一把火烧掉,留下了碳色与淡淡的木碳气味。

                            

                            
毫无遮蔽的天井。雨水正是从这里进入。

                            
天井的形状是一滴雨,雨水汇集起的水洼也是水滴的形状。这两者在水面借着反射而重合了。现代的建筑很矛盾,它用玻璃隔绝内外,靠换气设备来维持内部空气的清洁;它靠防水材料和特意设计的排水系统将雨水阻隔,却又设计引水管道将水从汇集雨水的水库中引入建筑。这些真的都是必要的吗?

                            

                            
光导管在浇筑前便已嵌入其中,浇筑后进行切割。

                            
这是一个真正的公众参与项目,施工人员大多来自Wachendorf。他们一层一层浇筑,每浇完一层要等三周至完全稳定才能进行下一步。外墙上的横向条纹记录着施工的过程。

                            
田野边的椅子是专门为腿脚不便的“朝圣者”准备的。阿尔卑斯山周边的人滑着雪长大,每年冬天都能看到许多因滑雪骨折的人。这次也看到很多拄着拐杖来参观的滑雪伤员。

                            
建筑不仅是体量所占的那一部分,
更包含了天空、云朵、大地、田野与森林。
布雷根茨美术馆,奥地利布雷根茨
C. Kunsthaus Bregenz, Bregenz, Austria

                            

                            
美术馆外表皮用的是一种特质磨砂玻璃,宛如薄雾。据说卒姆托的灵感来自于雾天登高看到的博登湖上的雾气。现在很多人似乎很不喜欢这类“灵感”说,觉得不够科学。然而建筑本身就不仅仅是科学,自然也就不能仅用科学来推动设计,灵感是很重要的。但灵感也不是全部,需要有切实的科学根据支持灵感的发展。

                            
当阳光过于强烈的时候,薄雾变成了厚实的云层。

                            

                            
博物馆声学效果很不错,声音在博物馆弥漫得通透。

                            

                            

                            

                            
为活动提供了薄雾般的背景。有一点奇怪,博物馆顶层并没有看湖的空间,不知道卒姆托是怎么考虑的。

                            
罗马遗迹保护所,瑞士库尔
D. Shelter for Roman Ruins, Chur, Switzerland

                            

                            
这个博物馆平时参观的人很少,也没有设计售票处,最初是为了保护遗迹而设计的。若是想参观要到库尔火车站的游客中心拿钥匙。

                            
外立面上半部分的木隔栅内部没有墙,保证了内部的通风,对遗迹很重要。奇特的悬浮入口似乎有着某种吸力。

                            
建筑上的青苔诉说着建筑的寿命以及雨水的走向。

                            
天窗的位置正对着下方的遗迹中心,遗迹变成了舞台。

                            
轻钢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地面与遗迹的破坏。

                            

                            
面向街道的开窗吸引着人们走下栈道进入遗迹,
也为城市行人提供了窥视内部的窗口。

                            
圣本尼迪克特教堂,瑞士苏姆维特格
E. Saint Benedict Chapel, Sumvitg, Switzerland

                            

                            
教堂在小镇的最高处,体量与质感都与当地民居相似,让人感到亲近。开车来的话一定走大路上山,google导航的建议路线估计只有悍马可以开。

                            

                            
在爬往教堂的路上有块石头挡住入口,

                            

                            
这只猫是长久居民,就住在楼梯下面的凹槽中。

                            
十分有质感的门把手,这也是建筑设计很重要的一部分。
只可惜现在设计师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抠这种细节了。

                            

                            

                            
一条侧天窗减轻逼仄空间的压力,屋顶仿佛漂浮起来了。透过天窗还能看到北侧的山林。

                            

                            

                            
这样的木材面并不是卒姆托自己创造的,而是一种当地传统的工艺。这使建筑和地区文化建立了很深的关联性,让人感觉合适自如。材料本身的色彩变化也讲述着日晒的时长,颜色深浅可以很方便地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瓦尔斯浴场,瑞士瓦尔斯
F. Thermal Vals, Vals, Switzerland

                            
瓦尔斯离库尔大概有一小时的车程,但山路崎岖狭窄,冬天经常下雪。这次去的路上遇上大雪,雪地胎也打滑,最后是跟着铲雪车开上山的。大家如果要去的话一定要注意安全。

                            
瓦尔斯浴场最初的意图是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优质浴场,同时适当地对外开放吸引游客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结果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地产商来了,把整个浴场都买下来了,还盖了超豪华酒店,要不是地基问题还要盖超高层。至此这个项目的味道有些变了。卒姆托说这个项目已经毁了。然而这并不影响建筑本身保持的质量与内部的氛围。

                            
建筑立面材料用的是当地产的片麻岩,又一次创造了地区与建筑强烈的纽带。然而目前这种石材用在了当地新修的栈道上,下雨下雪异常湿滑,显然是不合适的。

                            
为了尽可能小地减少对景色的遮挡,也是为了创造一种洞穴般的感觉,建筑一半嵌入地面,留下了空旷的远景。

                            

                            

                            

                            

                            

                            

                            

                            

                            
抽象的太阳与消失的窗。

                            

                            
雪在墙面上留下的痕迹。

                            

                            

                            

                            
很可惜浴场里面不能拍照,内部的氛围更加动人。萦绕的蒸汽,不同的光对应不同温度的浴池,弥漫的花香,时不时的钟声……

                            

                            

                            

                            

                            

                            
卒姆托的建筑中藏着太多的惊喜,而且不需要太丰富的建筑专业知识也会被细腻的氛围所打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浅显易懂或直观感受好的建筑就是优秀的建筑。在作者权威被削减的时代,作者本身的想法变得愈发不重要了,人们转而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事物进行解读,或者根本不解读。为了讨好读者与群众,文章内容变得愈发直接而浅显,设计也变得过于直白,缺少思考和深度。虽然说单纯用建筑来表达观点或验证理论而忽略使用是不可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关的观点与理论是可有可无的,相反,这是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着设计的深度也引导着设计师的方向。卒姆托的设计看似简单易懂,可其背后有一套完整的哲学支撑,正是“细腻的表”与“坚实的里”的统一使得卒姆托的建筑质朴有力。

                            

                            

                            
 

采集分享

举报

Hell

什么也没写

471 作品/ 0 人气

  •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推荐作品


    相关文章

    下载

    加入到画夹管理

    添加画夹

    提示

    右键保存、高清大图仅支持VIP会员
    名师作品集【专享】
    全网名师最多、更新最快、作品最全
    作品库【无限查阅、一键下载】
    全球最大室内作品库,超33万部
    精品资料【下载】
    全年精品资料更新超1000部
    灵感搜索【原图下载】
    中文搜索全球顶尖案例灵感图
    设计师生活馆【内购价】
    5大电商平台官方合作,专享内购价
    CAD库【模型下载】
    cad单体模型库精准搜索查找下载
    免广告打扰【屏蔽】
    屏蔽全站广告,享受纯净体验
    3D模型【送199币值199元】
    分享全网最新精品3D模型
    名师与资料完善后,价格涨至699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