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隧道的另一头有海的呼唤、有生活的开端 向度设计
2020-01-21 14:23
当车水马龙、摩肩擦踵成为城市的代名词,当快节奏的步调成为生活常态,我们忘了怎么让自己慢下来,于是放任自己,载浮载沉在忙碌且日复一日的时间洪流。然而内心对于「慢一点」的渴望,始终推动着我们前往隧道另一端,进行生存与生活之间的转换。感受到视线与建筑密度逐渐降低,没有栉比鳞次的灰色高楼、吵杂喧闹的引擎运转,取而代之是一片平畴万里、绿波荡漾,还有浪涛啪搭规律地亲吻着大地。
住宅是自然与生活经验的延伸。入口处分隔内外的圆弧拱门,不仅呼应从都市前来的我们,穿越长长的隧道来到这里的过程风景,同时也象征了心灵意识转换的仪式开端,既是一段路程的结束,也是下一趟旅途的开始。
沉着俐落的线条,如山洞般静谧地矗立,镂空的设计,则减轻山洞意象可能带来的压迫与沉重,徐徐引导我们,留给自己一段时间的沉淀。跨越至内里,将繁忙的外衣挂置一旁,我们仿佛正一层一层褪去那为了生存汲汲营营的面具,进而从镜面反射中,看见最赤裸的心境面貌,也逐步除去脑中的喧嚣与浮躁声响,领略自然的慷慨给予,最终使身心回归纯净质朴的生活状态。
有限的空间透过架高地板的设计手法,使原始地面与架高地板产生高度落差,创造既有地坪不同的层次变化,同时也透过减少隔间的数量,来提升整体视野格局。阳光透过大片落地窗肆意倾倒,在室内晒出一片慵懒,而我们透过那片窗窥探着海洋;既然幸运地拥有一片海洋,就该奢侈的让它尽情流淌在视线所及的地方。高度不一的弧形天花板,承袭自山海的层层交叠,再度创造出山洞的错觉,在虚实相映的空间里,住宅内外的界限不再如此泾渭分明,我们与自然似乎更靠近了一些。
空间中巧妙地藏着各种减法语言,从细微末节诱导我们跳脱充斥着加法、乘法主义的城市生活型态。离开不是必要,却已成习惯的忙碌步调,将自己专注单一地投入在空间本身,感知周围环境与自身的低喃,享受着「Less is more」的生活情趣。
独立却开放的两方天地,以隐藏式的收纳方桌取代常规制式的家具,周边的层架台面以及衣物间,则足以满足基本生活之所需。连贯的卧榻,轻柔地为空间定调一处放松纾压的场域;
而半开放式的主卫浴,则允许视觉彻底「穿越」延伸至海的彼端。当空间里的人扎实的成为主体,我们能随心所欲去赋予所在空间之意义,享受空间最高的自由度。
当环境如此开阔,身心灵也同样跟着自由了起来,不论视感或是体感上,透过水的净化,层层过滤生存所带来的杂质,也让我们重拾对于生活的初衷。离开这个庇护所之后,人所拾获的除了情感上的满足,也带来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身心终能在繁忙与放松间取得平衡。
创造设计是为了更贴近生活,同时也在被设计的空间里塑造出自我。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