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我看2019普利兹克建筑奖
2019-03-11 11:06
今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委决定将国际建筑界的最高荣誉颁发给日本建筑师,矶崎新(Arata Isozaki,1931-)。矶崎新在5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设计并建成100余座建筑,设计东西融合,超越时代。在同时代的建筑师中,他拥有惊人的产量与影响力。矶崎新是第49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也是获得此殊荣的第8位日本建筑师。如果从建筑背景来看,他则是具有最强烈后现代主义背景的一名日本建筑师。
这么多年来,我就是看着日本建筑师一个接一个的拿普利兹克奖,从丹下健三(Kenzō Tange,1913-2005)、安藤忠雄(Tadao Ando,1941-)、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1966-)、槙文彦(Fumihiko Maki,1928-)、伊东丰雄(Itō Toyō,1941)、妹岛和世(Sejima Kazuyo, 1956-)、坂茂(Shigeru Ban,1957-),直到2019年3月份宣布的矶崎新,从年龄来看,丹下健三是1913年出生的,槙文彦是1928年的,矶崎新是1931年的,安藤忠雄和伊东丰雄都是1941年的,妹岛和世是1956年的,坂茂是1957年,西泽立卫是1966年的,因此,日本获得这个奖的1930年代的建筑师就只有矶崎新一个。
为什么今年的普利兹克奖评给矶崎新呢?我们来看一看评语:评委在评价矶崎新时说道:“……在追寻建筑意义的过程中,他创造了高质的建筑,直到今天,他的作品无法用任何一种风格来定义。他始终保持全新的思维和视角来设计每一座建筑,他的思想一直行走从未停滞。”
而评委会主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芬·布雷耶 (Stephen Breyer)说:“矶崎新是一个先驱者,他认识到对建筑的需求是全球性与本地化的统一——这两种力量构成同一个挑战,……多年以来,他不懈努力,确保世界上具有悠久建筑传统的地区不局限于这一传统,而是助力传播这些传统走向世界,同时从其他地区有所借鉴。”
这些评论其实都有点含糊不清,我理解中的矶崎新是现代建筑师里面比较少的一位从现代主义走进后现代主义,之后又能够从后现代主义走向更加当代、多元化的一个人物,更多的人一辈子都是现代主义者,比如槙文彦,走过现代和后现代的人也有几个,比如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1906-2005),但是从后现代主义破灭之后,又继续往前走,依然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建筑设计道路来的人,真是非常的少。后现代主义的几个主将,比如罗伯特·文丘里、迈克尔·格雷夫斯都没有能够在后现代之后走出康庄大道来,而矶崎新则依然继续前进,摒弃保持影响力,成为贯穿了建筑设计三个时期的经典人物,值得获得普利兹克奖,我心目中这个奖是一个类似“终身成就奖”一样的意义。
现代主义建筑在1920年代的欧洲崛起,始终没有办法出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欧洲的现代设计师移民到美国,美国合适的土壤才让现代建筑开花结果,并且逐步压倒其他建筑类型,成为战后国际建筑的主流。至1960年代末期,“国际主义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 )垄断建筑、产品和平面设计已经有将近30年的历史了,世界的建筑日趋相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逐渐消退,建筑和城市面貌越来越单调、刻板,加上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在战后年代逐步演进出来的“粗野主义”(Brutalism),在马谢·布劳耶(Marcel Lajos Breuer ,1902-1981)、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1901-1974 )的推动下,迅速改变公共建筑,特别是学校建筑的面貌,往日的具有人情味的建筑形式逐步为缺乏人情味的、非个人化的“国际主义风格”建筑取代。对于这种趋势,建筑界出现了反对的呼声,也开始出现了一些青年建筑家来改造“国际主义风格”面貌。典雅主义、有机功能主义是对国际主义风格的一些调整,也因此出现了一系列比较具有人情味、个人化的建筑,但是它们毕竟影响有限,而且都依然坚持反对装饰的现代主义基本原则立场。因此,建筑界的确需要一场大革命,来改变建筑发展的方向,在国际主义风格的垄断中开拓一条装饰性的新路,丰富现代建筑的面貌。这个背景,就是后现代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就建筑本身而言,后现代主义建筑其实可以笼统归纳为折中性的历史主义、戏谑性的符号主义两大范畴。在众多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师里面,有些人属于前一个范畴,另一些人侧重后一个范畴,矶崎新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两者均有涉足的建筑师。
↑ 奈良百年纪念堂,摄影:Hisao Suzuki
他的设计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与现代主义的冷漠、严峻、理性化形成鲜明的对照。
而他的设计中对历史动机采用折中主义立场。对历史的风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而且这种折中处理基本是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的。
矶崎新的设计具有后现代主义特有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甚至出现了空间处理的有意识的含糊性,这是非常突出的。
矶崎新于1931年7月23日出生于日本的九州,是日本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最重要代表。他能够在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之间寻找到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达到既有现代主义的理性特点,又有古典主义的装饰色彩和庄严特征,在亚洲的建筑设计家中非常突出。他是丹下健三培养出来的日本现代建筑三个最重要的领导人物之一,其他两个是槙文彦和黑川纪章。他们发展了日本式的现代建筑,并且使日本现代建筑能够立足于世界建筑之林。
14岁时,他的广岛和长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摧毁。他回忆说:“当我刚刚开始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的家乡被烧毁了。一颗原子弹投放在广岛,所有的东西都被毁了,没有建筑,没有楼房,甚至没有城市……我在一切归零的废墟上长大。所以在我的生活中,建筑一直是缺席的,我开始思考人们如何重建他们的家园和城市。”
矶崎新进入东京大学学习建筑学专业,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了丹下健三建筑事务所工作,很快就成为丹下的得力助手。在丹下健三的影响下,矶崎新和其他几个日本建筑师开始探索新的现代建筑方向,被归类为新陈代谢主义(Metabolism)。他们将建筑巨型结构的想法与有机生物生长的想法融合在一起。
1963年,他建立矶崎新设计室。当时的日本正处于一个巨大变革和革新的时期,整个国家仍然在大战的余波中挣扎。矶崎新表示:“为了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适的方法,我不能停留在单一的风格上……变化成为一种常态。同时,持续的变化成为了我自己的风格。”
矶崎新的早期作品以明确的未来主义手法而闻名,这一手法在他的新宿“空中都市总体规划”中可见。在这一愿景中,建筑层层叠加,住宅和交通都将漂浮在老城区之上——这是对日本当时蔓延的城市化、同质化严重的现代建筑有比较极端的对抗趋向。尽管他的设计计划从未实现,但它为矶崎新后来的众多项目定下了基调,也对世界未来的城市规划带来了影响。
因此,可以说矶崎新是新陈代谢主义的主将之一,他在日本大分县立图书馆、岩田女子高中和为福冈银行的设计都是这种思潮的结晶。但矶崎新本人却一直拒绝承认与新陈代谢派的原则有任何直接的关系。2008年前后,有一次他去参加湖南省博物馆的投标,路经广州,我和他吃晚饭,席间也问他和新陈代谢派的关系,他一开口就说:“我从来不是新陈代谢派的”,搞得我没有办法问下去了,估计他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所有总是一开头就堵死讨论的余地。
↑ 琉森音乐节Art Nova,摄影:伊万·巴恩(Iwan Baan)
矶崎新在丹下健三的设计事务所工作了9年,受到丹下很大的影响。他通过丹下的设计,逐步了解到国际主义风格和现代建筑的内涵,也开始逐步对于国际主义风格的刻板面貌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开始探索自己的建筑设计道路。他逐步建立了与日本的“乌特克”(Urtec,这个名称是“城市规划和建筑师”Urbanists and Architects两个英文单字的组合)建筑小组的合作关系,1963年开始自己开业从事建筑设计,并且受美国一系列大学邀请赴美担任客座教授,讲授他个人和日本的现代建筑设计。他的美国关系使他的眼界大大开阔,能够充分把握国际建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了解自己的设计的位置。
他最早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是他出生的城市九州三重的地方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是在1966年设计和建成的,当时他的设计方向还不是太明确。因此这个建筑具有一些隐隐约约的后现代动机,但不是太明确。1970年他被委任为“日本1970博览会”的总体设计师,开始逐步摆脱现代建筑的影响,也不同于其他日本建筑师那样在传统文化中发展自己的现代建筑,而是在更加国际化的范围中探索后现代建筑,寻找后现代主义的国际语汇。1974年他设计了北九州市立美术博物馆,开始出现了比较强烈的个人特色和后现代主义的风格。
1980年代是矶崎新进入设计成熟的巅峰时期,他融合了西方现代主义结构、古典主义的布局和装饰、东方建筑的细腻和结构部件装饰化使用三方面的特点,设计出一系列非常特别的大型建筑,其中以日本筑波市的市政中心(1979-1983年)、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1989年)、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扩展部分(1986年)、日本的冈之山美术馆(1986年)和富土乡村俱乐部等最具有代表性。他的作品具有比较游戏性的特征,与菲利普·约翰逊相比,则没有那么严肃,也没有古典主义那般严谨。而他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具有强烈对比的特点,因此更加丰富。
普利兹克奖评委在获奖评语中说:他的作品被描述为异质的,符合从一般建筑到高科技建筑的描述,他并没有追随潮流,而是走自己的路。这一点从他的建筑的排序,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如何从丹下健三的纯粹现代主义、进入到后现代主义,再进入到新现代主义 个人特征的当代时期。他的建筑作品跨越60年的发展,超过100个已建成的作品,遍布亚洲、欧洲、北美、中东和澳大利亚。从北九州市立美术馆(1972-1974,日本福冈),筑波中心大厦(1979-1983,日本茨城),水户艺术馆(1986-1990,日本茨城),奈良百年纪念堂(1992-1998,日本奈良),到Pala Alpitour体育馆(2002-2006,意大利都灵),安联大厦(2003-2014,意大利米兰),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2004-2011,卡塔尔多哈)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2008-2014,中国上海)。
矶崎新在其职业生涯中曾获得过许多奖项,其中最著名的是1974年日本建筑学会的年度奖、1986年的英国皇家建筑协会(RIBA)奖、1992年的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荣誉奖。
2019年普利兹克奖颁奖典礼将于今年5月在法国凡尔赛宫举行,届时获奖者矶崎新将在巴黎进行公开演讲。
◎ 斯蒂芬·布雷耶 (Stephen Breyer),主席,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 安德烈·阿拉尼亚·科雷亚·杜·拉戈(André Aranha Corrêa do Lago),巴西驻日本大使;
◎ 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2007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 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2010年与西泽立卫共同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 本妮德塔·塔利亚布(Benedetta Tagliabue),“EMBT米拉莱斯-塔利亚布”建筑事务所董事;
◎ 拉丹·塔塔(Ratan N. Tata),塔塔集团控股公司塔塔之子公司的荣誉主席;
◎ 王澍(Wang Shu),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 玛莎·索恩(Martha Thorne),常务理事,评审过程中不参与投票。
本文即将刊登于《室内设计师》杂志 70期 (主题:居住)
如果您有优秀的设计作品想与我们分享,并想通过《室内设计师》的微信平台与更多设计师及读者朋友交流,我们竭诚欢迎您向我们投稿。
投稿作品内容:项目基本信息、文本说明、高清图片以及线图(如平、立、剖面图等)
优质投稿将会入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室内设计师》纸质杂志。
扫一扫或长按下方二维码,欢迎关注室内设计师公众号!平台将定期推送杂志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ider2006@qq.com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