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舍 INTEGER Ltd (Intelligent - Green) - Oval partnership Ltd

2015-09-09 09:00
在自然中设计这件事,深奥又广阔。
我猜测,大概在所有建筑师的脑海里,都印记着那类美好的,甚至是有些诗意的空间吧。这些深藏在记忆里的空间,可能是幼时的四合院;或是城外郊野里的村屋;亦或是雅典娜高耸着的帕提侬神殿。自然深植于建筑,建筑置身于自然,对这样的空间, 我们往往感触深刻。但真的在自然中设计的话,虽说预设了设计要遵循自然这个大道理,具体的过程恐怕还是会颇为艰难。
 © Kerun Ip
人应当籍由建筑如何地融入和感知自然呢?建筑如何于自然中,引发更深层的感染力与微妙想像?如何表达所谓建成环境与原生自然间的平衡和张力?自然与人为环境之间的一层薄薄的交界应当是什么呢?
 © Kerun Ip
现在每次去昆明,都住在隐舍。有时,会在不远处亲身经营过的竹屋里和业主享用农家手艺的晚餐。时常,在两个建筑之间,我们会故意绕个道儿,选择漫步在业主精心策划的林间步道中,享受这种丰饶自然给予的时间和空间的质感。因为经历了这些设计和建造,所以这样的旅程,对于我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和幸福感。
 
业主在委托隐舍这个任务的时候,并没有提出具体明确的任务书,只是希望在优美风景中建造一处小型的旅舍,向有限的客人开放。虽然最初没有具体的功能要求,但客户的期许足以令人激动。业主没有将庞大的机构和定义成熟的大型连锁酒店的酒店引入到如此静谧和茂密的林地,这是根本上的明智。即便如此,设计中还是需要摒弃很多常规的选项和面对不少的困惑。在同时面对开发和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惟有大家转换角度看待和沟通问题。过程中,团队数次地面对“这到底是不是酒店呢”、 “建筑分开的话,会淋到雨啊”这样的问题而反复评估设计。至于答案,在通常的思维下,恐怕一直都找不到吧。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面对那些客观、具体而细微的场地、功能、经济等条件慢慢地解答。这也是逐渐形成所谓任务书和共识的有趣过程。
 © Kerun Ip
因为要做一个与自然拥抱的建筑,隐舍的合成在不少角度上观察都显得不同寻常。她不像一处常规意义上的旅舍 – 内外并无边界;自然的手可以伸进来;没有围栏、大门和所谓的大堂。开放的建筑群纳入周边广袤的林地和步道,依托起伏的山势,并几乎保留了所有的场地树木。 我的角度是,虽然是个旅舍,但希望不论在什么样的气候下,访客都更为乐意地步出房间,走入自然,并以各种方式享受自然空间,美好的记忆。人是自然的动物 (we are outdoor animals),有与自然共为一体的天性。旅客使用旅舍的方法、基地与自然环境的潜质对于营建的影响,以及当地的气候、物料素材、建造条件与工艺, 甚至是林木花鸟,对于呈现这样的空间都具有影响。就使用而言,设计需要了解自然与人的生活空间边界的消除、自然环保工艺对于固有环境的保育提升、以及类似自然管理的经营。 仔细想来,似乎可以径由经营自然来定义建筑与场所。建筑的角色就是揭示场地的品质,并强化此地此景的场所罢了。
 © Kerun Ip
如此,隐舍设计中所谓的建筑性问题反而淡化了。设计的房子像一组微型群体,彼此围聚着。设计尝试若干的形体和组合,将建筑群体的摆布看似是不经意地分散在场所中的样子,希望获取最佳的空间张力、层次感、视线、阳光、空气和自然景观的匹配,好像“自然村落”。在这里,自然如常的生长,建筑体现在自然中静寂和朴素的品质,旅者欣然接纳自然的给予。团队一直到设计后期才探索感悟出“隐舍”这个名字, 英文是Innhouse, 大致的意思是想表达这是个类似民舍的小旅店。这样一来,大家似乎都有点儿认同感了。
 
隐舍的关键是高高低低的院落。步道穿越院落,院落穿越建筑,起承转合,好比是院套院。庭院半开放,合而不围,也可以瞥到另外一个院儿。院子是我脑中真正的客房,因为山间的景观和自然的丰饶大概才是旅客要去到那儿的原因吧。喝本地的茶、吃附近园子里四季产出的有机蔬果,阶段性地也可以有些特别的节目助兴。院落里间或有些极简的亭子、无边的水池、或是挑出坡地的小块山地平台,有意无意地为访客提供些闲散的小小幸福空间。在设计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地在脑海中想象着穿越这些属于自然的空间;在建造和落成的时间里,也无数次地感受着其间的微风、细雨、鸟语、花香、酷暑和严寒。穿越建筑彼此的空间,与风雨和自然为伍,是真正绿色建筑的仪式和住居的要义吧。
 © Kerun Ip
就每栋建筑而言,单元建筑分为三个体量, 即两个翼和类似灯笼般的半开放垂直上落空间,并通过景观廊桥连接。另一条步道是林间小径,在山坡的下部,与茶室、健体、餐厅等附带的院子和若干大小不一的山谷平台相连。小径是本地素色的火山石板与野生植被的结合, 依照山体上下蜿蜒折动。停车的区域被石笼挡土墙和透水的覆草地面定义着。背靠庭院的两侧是首层客房的栅篱, 添加了景深的层次感,并保障客房的隐私和隐约的庭院视线,也体现植物攀爬的趣味。 开放的一侧则是一层层延伸出去的风景。景观并不拘泥,因为我并不中意那些过于人为雕琢的景观铺陈,所以场地上都是保留的原生高大树木和各种本地树种的混杂。 悬空的连道穿越其中。原有的飘逸竹林提供了围合酒店村落最好的屏障。新添的竹篱、落水和铜制的标识定义了入口。庭院铺素色的复合竹地板,局部较大的平台处设有无栅水池。
 © Kerun Ip
隐舍在林间若隐若现,仅为访客提供十七间大小不一的体验式客房。配合自然的环境,旅舍的庭园覆以环保重组竹板,以表现素净、温和与单纯的地景。林间微妙的光线也启迪了建筑表情。 建筑表皮抽象的雪松木条板处理是与高耸的针叶林和本地桉树丛林的对话。在这样的氛围中,访客或许可以找到满足潜在需求的地方。我希望他们心头里留下的是那类属于自己的美好的自然生活与空间体验。建筑是开放、留白、如影随形的。访客也会尝试探索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最佳方式。
 © Kerun Ip
拓展自然的想象力,我同时也从内部的空间着手,形成与外部的密切关联。客房的空间中央设计了两道核心墙体,以同时满足三个高度融合的功用 - 集中整合内部的承载结构和机电设备单元;释放四周围护墙体的负荷而使立面可以灵活地应对自然环境和被动设计;划分私密的卫浴一侧与开放的起居空间。当然这样的做法也使得建筑更为微妙。因为围护墙体被完全地释放出来,所以每个客房设计都可以是林间风景的延续。起居和卧室的一侧有大窗面向山谷和庭院,设计开敞通透并结合深远出挑的景观露台,有时好像是要挑到树丛中,与四时共舞。浴缸紧邻玻璃,呈现的是沐浴的裸心和无边的风景。躺在床上也可以欣赏晨曦和暮色是最怡人的地方。卫浴在特征墙的背后, 形成了两个私密而亲切的小空间,并且拥有自然的采光。这一侧的系列竖窗引入那些穿越树木的如纱一般微妙的光线。
 
隐舍的建筑化身为自然的一部分,又表现出了独立的性格。这给设计者、业者和使用者都赋予了必须面对和应战的自然观念。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随便处置自然与建筑之间关系的营造来说,这栋建筑在很多方面是超乎想象的。但是,永续设计所需要扮演的角色,正是发掘自然中的睿智,去拓展连接生活的桥梁。这样的建筑,与自然共舞,也常会折射出自然的样子。
 © Kerun Ip
 
建筑师 INTEGER Ltd (Intelligent & Green), Oval Partnership
地址 昆明,云南,中国
项目建筑师 郝琳
建筑面积 4238.0 sqm
项目年份 2012
Category 居住建筑

                    

举报

沈书枝

什么也没写

1840 作品/ 0 人气

  •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推荐作品


    相关文章

    下载

    加入到画夹管理

    添加画夹

    提示

    右键保存、高清大图仅支持VIP会员
    名师作品集【专享】
    全网名师最多、更新最快、作品最全
    作品库【无限查阅、一键下载】
    全球最大室内作品库,超33万部
    精品资料【下载】
    全年精品资料更新超1000部
    灵感搜索【原图下载】
    中文搜索全球顶尖案例灵感图
    设计师生活馆【内购价】
    5大电商平台官方合作,专享内购价
    CAD库【模型下载】
    cad单体模型库精准搜索查找下载
    免广告打扰【屏蔽】
    屏蔽全站广告,享受纯净体验
    3D模型【送199币值199元】
    分享全网最新精品3D模型
    名师与资料完善后,价格涨至699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