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街亭167号院民宅更新 中国建筑设计院
2017-12-21 17:00
乡土 甘肃天水街子村,是麦积山下东柯河河谷中一处的历史文化名村,三国马谡、唐代杜甫都在此留下足迹。然而,这承载了厚重历史记忆的古村在城镇化进程中被裹挟前行,破败的院落与参差的欧式民宅数量迅速增加,古村不断遭受着破坏。项目167#院位于老村十字古街沿街,样式保存较好的老院落之中。该院由三户村民共用,包括一栋沿街木构两层商铺和一处院落后侧的临时用房。商铺为天水当地的典型样式,底商上住,木构瓦顶,土坯墙围护。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房屋存在着的基础局部下陷,围护墙体严重开裂,木构架变形倾斜,支撑柱虫蚀严重等问题,这栋老房子仍能坚持已经是奇迹。我们期望通过对街子古村的聚落场所与人文景观深入的理解与尊重,使项目成为古村中村民生活、商业的聚焦,和历史场景逐步复生的起点。
街亭村鸟瞰照片. Image © 张广源
重构 历史建筑作为一个场所的历史身份、特色和行为主体,它的纪念价值与文化价值是环境和文化的可识别性、多样性、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载体与源泉。在街子古村中,从农耕文明延续下来的地域乡土建筑正在无法避免地处于消亡之中,其建造体系需要重新进行整理以应对新的需求。但在如此传承悠久的古村聚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存在于物质与心理两个层面,使村落具有独特的地域气质。而设计精心构造的“空间”、“形体”等,往往更加的个人化,往往无法通过古村固有环境的考验。因此设计以建筑的重构来复生地域乡土场景。
前后对比. Image © 张广源
在本项目中,最为关键的操作是沿街商铺的重构设计策略。相比规范50年使用要求的现代建筑,已历经数十载、存在诸多问题的老商铺给使用它的三户村民带来了极大隐患,而最为保护历史原貌的建筑整体修复耗费过多且适用范围太窄,并不具备推广价值。因此,我们与当地工匠对原有建筑进行整体评估后,决定采取落架大修的策略,并通过大修过程中的设计提升措施来达到建造体系的重构。此次重构的核心在于设计与工匠技艺的结合,以传统材料和工艺实现建筑更新、复生历史环境。设计在原有的木结构基础上,通过抗震分析与结构计算,提出了对传统基础的改造形式,保障了木构房屋的稳定性。保留落架过程中的完整构件,并对其进行修整,使其作为门窗台阶等非承重小构件的材料,在大修过程中重新利用。
沿街商铺西南角人视. Image © 张广源
院落后侧,为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在拆除原有用房后,设计以古村典型院落为空间原型增加了一组新建体量,以院落空间为主体对新建体量进行错动,完善了后院的场所秩序。新建体量采取形态简化的方式去处理,弱化传统形式,为重构划定空间与时间的边界。
轮廓起伏. Image © 张广源
再造 街子古村积淀形成的场所记忆深植于村民的心中,但需要去被引导与唤醒,而乡土再造的最大难度就在于村民心理的再造。
伴随着老商铺的重构,一种新的营造选择被提供给村民,这是对村民心中“简易欧式”营建思想的再造。在采访中,项目中的三户村民从最初对木构形式的抗拒,到安然地以原有的节奏与方式生活,再到主动的向他人介绍自家房屋,街子古村的村民们正逐渐改变了对于传统建筑形式与传统木构体系的偏见。
木匠. Image © 张广源
复生 167号院项目探讨了在乡村地区复生历史环境与地域乡土景观的方式。乡村中历史建筑及其营造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需要被重构,需要被再造,最后使的环境整体得到复生。在回访中,针对街子古村的保护措施在逐步落实,古村的聚落环境正走向良性发展。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乡”在某种维度上来看就是传统,而“土”则是一种建构逻辑,也是一种生活状态。乡土不是复古,而是创新,是在创新中怀古。
入口. Image © 张广源
推荐作品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