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博物院 中国建筑设计院
2018-01-18 20:00
昭君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6公里处,距离白塔机场20公里。于2017年8月正式竣工。新建昭君博物馆的择址几经论证,最终选定在昭君青冢南轴线的起点上。它将重塑景区形态,形成新的中轴线秩序,并和景区核心---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昭君青冢形成距离与时空的对话。
再现与再造 根据考古研究,王昭君的青冢为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所建,夯土成冢。高度约为31米。新建博物馆力图通过再现“土木之像”表达后人对昭君青冢的敬意。
穿越与汇聚 博物馆南侧即园区入口处设计了巨大的漏斗形下沉广场,将远方的游客略带有强制意味地引导交汇到入口空间。博物馆让出中央轴线,使青冢在大门外乃至道路上依旧可见,青冢的图像亦在人的穿越过程中实现和人的互动:窥见--窥不见--消失--显露--全部呈现。
协同与不同 当代工艺的现代性并不符合我们设想的新馆与青冢协同的初衷,因而我们在设计上采用了不同于现代建筑经典语言的方式,让材料语言成为建筑的空间语言主体。夯土中的夯痕让材料具有了故事性,我们意识到混凝土挂板通过模具和缓凝剂可以让其具有相应的特征,通过板缝的不处理方式暗示当代工艺的时代性。项目中我们采用了胶合竹材料作为“木”的对应,不仅因为可循环性和外观,更是因为它优于木材的力学性能。宽大的室外雨棚完全由受力结构形成,将材料受拉性能直观表现于形式上。
内景与外境 室内的材料逻辑依旧延续室外的“土木”情怀。我们对公共空间提出了“室景”的概念,即同一个空间里在不同角度形成不同的空间“景像”。建筑轴线处的“正负”三角窗贯通了景区的轴线景观,并给予了有趣的“画框”,它将建筑的内景与外景联系在一起。和内景相比,外境的设计了更为广阔:三角形的连续表皮由草植和仿夯土的混凝土面组成,建构了几何的微观地形,将建筑的控制力弥散到更广阔的大地之上。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