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万科天一玖著示范区 上海汇乘建筑设计
2018-02-02 14:00
建筑是微缩的城市,有义务完善城市的空间结构。建筑的使命完成了自身价值的同时,城市空间结构也得以实现。项目的设计用地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在沪宁高速、锡澄高速和锡宜高速的交汇处。地块位于天一新城内,南面临近天一商娱体验区,西面紧靠西漳地铁站,北面拥有大片近水景观公园,东面为住宅用地和惠山大道。天一新城作为无锡市的北大门,交通便捷,尤其是地铁的开通直接串联了无锡市中心老城区和天一新城区,实现了老城区与新城区的联动发展。
格栅. Image © 曾江河
此次场地处在河流的南面,河流形成的开放空间与场地建筑相邻,建筑后期使用将打开与河流相邻的底部空间,形成公共城市空间的一个节点,示范区后期将作为城市配套建筑功能来使用,城市空间节点是整个住宅区的门户,也是城市空间网络的节点。
示范区的设计往往会被所在城市的文化信仰左右,这种文化的重量会进而代表整个项目的设计基调。这种文化的“重”又必须适应现代化结构的“轻”的大逻辑,与之交融。背倚惠山,面临太湖,山与湖的互动,形成了无锡自己独有的艺术特性。故而无锡本身就是“重”与“轻”双重互融互济的性格。设计最终致力于表达如何处理“重”与“轻”这对矛盾,尝试通过这对矛盾来物化出一种有趣的和谐,表达出锡城这种双重性格。
水中休息区. Image © 曾江河
山之重 提到山,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山的重量感,而设计要表达出对山岳的重量感自然是表达“重”的合理解答。“重量感”是坚硬岩石的视觉表象传递出“重”的一种心理暗示,这种重量感和力量感也是示范区整体设计的体现。
建筑横向大致能分割成四块,第一块是前庭,包括入户的大门和水景设计;第二块是中庭和接待;第三块是售楼大厅和水景设计;第四块是样板房展示。整个建筑也是围合式院落的缩影,建筑期初的推敲也是利用了这一特点展开。古代造园手法讲究背山面水的地理布局,示范区作为一个缩影也在围合空间中做了推导。中庭枯山水的围合是典型的全围合式院落,砂石为水,建筑为山,建筑将其包围,犹如重重叠叠的山脉,这种体量感也是“重”的体现。到了内庭院则是半围合式空间,水景三面均有建筑围合,将其包容,刚劲有力的金属格栅屹立在水面上空,北面做了隔离的围墙,隔地界而不隔风景,天昌路上的行人依旧可以透过围墙看到秀丽的景色。建筑体块围合一廊一院,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线的变化经由庭院空间漫渡到室内,人的活动又由室内延伸至庭院。在此,空间界面可被隐退,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
示范区鸟瞰. Image Courtesy of 上海汇乘建筑设计
门庭知礼序,建筑鉴人居,院落阅风雅。作为示范区的主入口,设计必须大气,体量感十足,彰显出整体的磅礴气势。主入口面向城市主干道天昌路,坐落在车来车往的显著位置,入口布局序列庄严,内庭外院,现代手法全是空间的刚毅。硕大的挑檐配以深咖啡色的金属铝板,体现了入口的厚重气势,挑檐做了方形的镂空处理,使整体又显得似透非透,厚实而不笨重,光线透过镂空的挑檐照射在地面上,斑驳的光影效果使整体气氛活跃起来。
入口及前院. Image © 曾江河
在中庭边上有个不起眼的坡屋顶建筑,作为整个示范区必不可少的配电设施,需将其隐隐的设计在其中,使其与周围相融相济。中庭设计的枯山水作为意境所在,因此配电房设计成简约的坡屋顶建筑。使其犹如中庭背倚的“山”,写意的稳重感隐匿其中,不失风度,不缺刚劲。中国山水画讲究“得势为主”,“山得势,虽萦纤高下,气脉仍是贯穿”,建筑布局中有气势,不平淡,就要有轻重,高低。
前院. Image © 曾江河
售楼大厅建筑两层通高,建筑外部附以金属格栅。“重量感”是坚硬岩石的视觉表象传递出“重”的一种心理暗示,这种重量感和力量感也正是我们建筑立面设计时精神内核所追求的。这种视觉风格的形成如同绘画,需要酣畅的块垒经营和笔力来达成。刘勰《文心雕龙·风骨》里提到“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指的是通过语言与结构所表现的刚健有力之美。所以设计里合适的骨法提炼和表达成为了关键。建筑外立面的金属格栅犹如崛峨层叠的笔法绘制出的积岩磐石的断面,里面包含了时间的亘古传承和沉淀积累的刚硬品质。积硅步以致千里,层叠的格栅井然有序的排列,重的体量感和力量感因此而体现,惠山那层峦叠嶂的缩影也映射在建筑金属格栅内。
格栅光影效果. Image © 曾江河
水之轻 廊为界,水为面,空间灵动在两边。从前庭起经水院而过,宛如人在水面轻浮,人与自然交织相融,寄人以心灵的平静。简洁的墙面和金属格栅作为映衬,枯石立于水面中,水中矗立一颗大树,给整个前庭带来生气。一棵树,一块石,一方水,浮光掠影,演绎四季轮回,岁月沉浮。一切都是那么轻巧。
中院水景. Image © 曾江河
穿过狭长的廊道,缓步踏入一方庭院,寥寥几笔,“枯山水”的一砂一石道尽了侘寂美学中“无一物”的美,一棵枯树更是点睛之笔,没有喧闹,寂静如初,静雅之极。简洁的空间围合,来衬托禅思主题,没有奢华的装饰,没有华丽的细节,阳光透过雾气,时间搁浅于此地,洗净凡尘俗世,回归生活本真。简介素雅的石材围墙退为背景,庭院的静谧、拙朴、雅致,远远映于盈盈枯山水,一颗心也沉寂下来。
景观小品. Image © 曾江河
形简而神厚,一方净水,一片流云,天光云影,水月镜花。“轻”的另一重含义是从人文角度和使用者的精神层面出发,希望使用者在忙碌工作的同时能放松心态。内庭水景中设以一方休憩空间,可小酌放松,抑或泛舟书海,小暇呆坐。
前院入口两侧的水景. Image © 曾江河
建筑整体以简洁米黄色石材为主,形体亲切近人,造型力求多变而不夸张,装饰华繁为简,细节精致而不简单,整体以质朴的材料与柔和的色彩表现清雅的格调。“轻”不只是体量上的轻,也是艺术效果中所体现的静雅,洁净,柔和。
建筑细节之处总能带给人更多惊喜,“轻”亦是精致。为了打造一个隽秀而不失大气、简约而不简单的精品售楼处,示范区设计着力于细部刻画,历经数次立面优化和细节推敲。在石材幕墙和地面的交接出,金属条的收边显得格外精致。灯带暗藏金属收边后方的凹槽,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原本厚重的墙面也能熠熠生辉。利落的深咖啡色金属型材,不仅作为轻巧简洁的玻璃材质的对比衬托和裁剪收边,还内嵌在每一个材料交接、门窗洞口、线脚收束的位置。结合精湛的现代工艺,推敲每个型材断面的细分尺度,细究每一毫厘的材质的切口比例,力求每个转折交接部位的精致,使示范区的品质和尊贵得到最大化的呈现。
售楼大厅展示及洽谈区(新中式风格的室内). Image © 曾江河
“重”和“拙”外表下需蕴藏着“轻”和“巧”,这种状态也是现代建筑结构和节点美学审美趋势追求轻和简约的必然。建筑整体体量的“重”感配以风格“轻”感,既是相对立的一面,又是相互交融的一面。山为重,气势磅礴,水为轻,生气灵动。“重”与“轻”两个矛盾的状态,我们设计时寻求他们的平衡,厚重而稳健,轻巧而静雅,只为达成一种微妙的和谐。
富有文化气息的走廊. Image © 曾江河
结语: 见一石,得崇峦山峰;见一水,得辽阔湖面。将古园林造园手法融入空间,打造一幅幅连贯的山水画卷。
建筑布局中山和石是重的、实的,静的,水和云是轻的,虚的,动的,山与水相融,使山有奔走的气势,水有蔓延流动的神态,则水之轻更能衬托山的凝重,坚硬,山之重更能映射出水的轻巧,静雅。
设计本身也经历了由“重”到“轻”的心路历程,最后删繁就简表达的建筑精神为“重”和“轻”这一对矛盾而有趣的对立也是必然。“重”与“轻”的对比是建筑的对比,相融,也是无锡文化的传承表现。
示范区入口. Image © 曾江河
推荐作品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