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悦社区文化中心 汕头 | 立木设计研究室 首
2019-01-02 15:44
在全球化冲击如此泛滥的今天,如果从地域角度讨论“家”的概念,汕头一定是无法绕过去的一个话题,这也是我们思考这个社区性文化中心项目的起点。
鸟瞰社区文化中心 如今都市中的人们在品尝潮汕牛肉的美味时,很难意识隐藏在这种精致里的文化传统。“家”这个词是整个潮汕文化的基因,潮汕人以家族为半径构筑紧密圈层,这个在农业社会的精耕细作里发展出来的文化,似乎与现代社会的开放与包容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本质上是东方旧有秩序与现代文化间的摩擦,这种摩擦也反映在东方传统伦理空间与当代生活内容之间。因此我们必须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当这种文化的植根性与现代性结合时,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低调含蓄的入口空间 人工与自然 当以“庭院”“园林”为代表的传统生活已经在很多地区成为隐性文化时,我们依然惊喜地发现,这种传统的甚至有些保守的生活方式是潮汕文化的根本。社区性文化中心是一个内敛的建筑,空间原型来自潮汕传统民居的“工”字格局,层层院落和花廊组织起潮汕日常生活,“在这里,我忍不住想泡上一壶功夫茶,然后坐上一天”。
静谧的内院空间 作为一种东方式的伊甸园,园林承载着人们对于人与自然间平衡和谐的向往与追求。无论是郭熙的“不下筵堂坐穷泉壑”,还是司马昱的“会心处不必在远”,都体现出一种对人工与自然两相宜的居住愿景。这也是这个社区文化中心所要营造的起居环境:闭门就能获得良好的居住条件,开门又能方便地亲近自然。
门内风平浪静,门外万物生长
文化中心外立面 内向与具足 潮汕以及江南乃至整个中国的传统院落大都遵循“四水归堂”的布置格局。建筑屋顶向内起坡,雨水从四面流入院落。寓意水聚天心,藏风纳气,符合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学思想。这种空间格局也同时反映出一种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人们以家族为单位内向聚集居住,被建筑围合着的院落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和社交活动的中心单元。
整个文化中心建筑屋顶向内起坡 这种内向院落带来的不只是隐私的空间。路易斯·巴拉干在1951年曾经以《隐秘的花园》为题做了一个演讲,在演讲中提到“广播、电视把新闻带进卧室,现代人生活在公共当中,如同一个开放的花园,他缺乏私密花园的魅力。开放的花园无益于身体和精神的放松,我们会疾驰而过,但不会驻足……每天中哪一刻现代人可以沉思并允许想象力做精神上的游弋?在这样的生活中,可能获得我们需要的宁静吗?”时至今日,我们仍然面对同样的问题,公共生活入侵个人领域,使人更多地向外看而无暇向内关照。
天井中的“林”与“泉” 在设计时建筑师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在建筑内设置了完整的雨水收集与净化系统。这使得建筑不仅在空间上与自然环境产生联系,更能利用自然条件来打造一个高效健康的内部环境。在外部停水断电的情况下,社区文化中心仍然能够自给自足地独立运行一段时间。
雨水收集与水循环系统 活动与生长 大小不同、景象各异的数个院子,在整个文化中心虚实间或地散落分布,被曲直有致的道路联系在一起,一系列不同的场地和空间被并置于在一处。这一处既是现代生活中最小的一处,也是一个生长中的客观世界的完整映射。在这个映射中,传统的秩序仍然占据着中间的枢纽位置,但是周边的每个小空间都各有一方天地,各自生长却又互有重叠。
自由生长的小空间
俯瞰内院与外院 围墙与建筑间的庭院留出了大片的自然生长空间,为人与自然间的积极互动创造了可能性。建筑落成的瞬间也是整个环境生长的起点。随着时间推移,在整个文化中心里,自然与人工的组成比例会悄然发生变化,人与自然间的互动内容也逐渐变化:从小树下孩童的嬉戏打闹,树木长成后人们倚树攀谈,到最终老树参天后树下众人坐而论道。
内院里几何与自然的和谐
雨巷
低调的主入口
屋檐和庭院的处理使原本凛冽的海风变得柔和
在树木掩映中眺望远方的山河
建造过程照片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业主名称:保辉地产 项目地点: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东湖村海悦度假村 建筑设计:立木设计研究室 景观设计:立木设计研究室 规划设计:日建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CCD香港郑中设计 施工图设计:广东新长安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John 项目经理:郭岚,Jacky Lin 建筑设计团队:孟桐,舒洪波,刘津瑞,冯琼,王正阳 景观设计团队:Thomas.T,Mia Xie,Ruka 设计时间:2016.01-2017.10 建造时间:2017.12-2018.10 建筑面积:1257㎡(地上) 建筑摄影:胡义杰
下载